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8日
资源编号 85086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4-09-18 八年级上册 0 1,07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章《物态变化》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3=36分)

1.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

A.-5℃     B.5℃     C.25℃       D.35℃

2. 如图所示,火星的晚上,祝融号火星车内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放热为内部元件保温,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气态物质。则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3.  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沸腾     B.凝固       C.熔化     D.升华

4.下列图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图乙: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中吸收热量

C.图丙: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放出热量

D.图丁: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中吸收热量

5.《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6.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诗词所展现的意境不仅美不胜收,也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7.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时,碘颗粒熔化        B.冷却时,碘蒸气凝固

C.加热时,碘颗粒升华        D.冷却时,碘蒸气液化

8.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和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下列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9.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    )

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

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

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物质是晶体                  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

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

11.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液态氧沸点 液态氮沸点 液态氢沸点 固态氮熔点 固态氧熔点 固态氢熔点

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氮是固态

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低

C.采用空气降温液化的办法,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氢

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

12.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图示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由丙状态变到乙状态,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

B.示例中雾凇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是凝固现象

C.分析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非晶体

D.晨雾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

二、作图、填空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13.作图题:

(1)某天的最高气温为10℃,当天最低气温为-5℃,请分别在图(a)和图(b)中标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将液柱涂黑。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4℃的适量碎冰放置在烧杯中观察一段时间,此时的室温约为20℃(小明通过测量记录了一些关键数据:碎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用时8min,熔化后升温较熔化前慢)。

14. 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_________。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

15. 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他们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改正后进行实验,当发现气泡_________(选填“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到水面处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且温度计示数不变时,说明水沸腾了。

16.  2024年2月20日晚,宿迁地区出现大规模下霰的恶劣天气,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先_____成雪,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雪_____成小雨滴,雨夹着雪继续下降又遇到冷气流,其中雨_____成冰附着在雪花上,形成霰降落到地面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7.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做丁烷的物质,该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会感觉碎片较__________(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汽化时要_____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

18.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通常烧水时我们会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到“白气”,如图,原因是_____。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你可以确定_____(“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19. 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她将干冰放入试管,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发现试管壁外面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外壁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 2024年5月7日,我国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迎来首秀。它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海王星等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确保火箭发射的安全,在发射塔下方建造水池,发射现场“雾气腾腾”,这些水雾是水池中的水先________后__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前者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保护发射塔及周围设施的安全。

21.2024年春,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或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________和渗漏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________。

三、实验题与解答题(每空2分,共36分)

22. 某兴趣小组利用一次性纸杯研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前,应先确定铁夹__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对纸杯加热。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水温为________℃;

(2)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特点为________;

(3)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且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取下温度计,继续加热,在水烧干之前纸杯没有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________,使纸杯的温度________着火点(选填“等于”或“低于”)。

23. 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装有适量的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以外还需要__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分钟;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

(4)小华同学将图甲中试管换成碘锤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如图丙所示(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4℃,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选填“受热均匀”或者“控制温度”)。

24.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形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D.根据图象无法判断

(2)请估计当时实验室的室温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A.甲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

B.乙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

C.甲、乙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都可以

(3)如图,甲保温杯每隔一小时记录的数据依次为50℃、36℃、*℃、22℃,其中第3个小时的数据模糊不清,请你判断下列数据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A.21℃       B.22℃       C.24℃         D.30℃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2∼28℃,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D

【详解】火星的晚上,祝融号火星车内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放热为内部元件保温,放热的物态变化为凝固、液化、凝华,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基本没有气态物质的只有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85086.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