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七年级小敏同学根据《青春的邀约》这一课内容作了一个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
A.①思想②精神 B.①情感②创造 C.①思维②实践 D.①思维②创造
2.青春有格,这里的“格”所表达的是( )
A.我行我素,以我为主 B.青春飞扬,青春萌动
C.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D.自尊自爱,举止文明
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组织《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教学时,开展了有关“情绪波动原因”的问卷调查,下图是数据统计结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的情绪是受多方面影响的
②人际关系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原因
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积极的情绪会带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
④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要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要求,集中整治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利用密聊软件、加密照片等方式实施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突出问题,严管儿童智能设备信息内容安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对问题突出平台、机构和账号从严采取处置处罚措施。开展“清朗”行动( )
①有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能够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
③违背了发展网络多元文化的宗旨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豆豆在排练合唱比赛时因站位问题与同学们发生争执。化解这一冲突的合理路径是( )
①反思个人意愿与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②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化解冲突
③保持冷静,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反应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③
6.每个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集体就会展现出彩虹般迷人的色彩。这意味着我们要创建优秀的集体,就应该( )
A.有共同目标 B.维护集体荣誉 C.各尽所能 D.共同商定集体规则
7.一首歌、一台戏,唱响它、演好它,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它是“红花绿叶相映美”的结果。这告诉我们( )
A.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B.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共同进步的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D.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
8.下列表格中的时事对应体现法律特征的顺序是( )
时事 | 体现法律特征 |
我国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 |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23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 |
纪检监察机关2023年共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下列做法能体现中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有( )
A.与持刀抢劫的歹徒殊死搏斗 B.假期和同学去网吧查阅资料
C.为了赶时间骑自行车带人 D.将擅自发表自己文章且未支付稿费的杂志社告上法庭
10.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特殊保护,下列法规要求与特殊保护对应一致的是( )
①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与未成年人或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交流一次——社会保护
②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保护
③居委会、村委会应当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司法保护
④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影院工作人员对大声喧哗者进行批评教育 B.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C.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恶性打人者有期徒刑14年 D.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2.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能够压实监管责任,坚持社会共治,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是《条例》的最大亮点。该条例的实施(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②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避免非法伤害
③有利于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④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媒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信息泄露,骚扰电话不胜其烦,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运而生;电信网络诈骗让人谈虎色变,防不胜防,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声出台……这反映了( )
A.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的出台是为了限制人们自由 D.法律能够满足人们任何需求
1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法治的作用看,这句话表明( )
A.实施法治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B.法律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15.漫画《校园霸凌,行为严重者入刑》告诉我们( )
A.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B.法律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C.有了法律的保障,校园欺凌就可以避免
D.法律维护正义,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非选择题:共2题,16题12分,17题13分,共2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1)概括上述法条的共同点并分析我国法律作出上述规定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材料二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法治体系,对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2)针对上述材料,有同学认为:我们未成年人年龄小,法治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与我们没什么关系。你是否赞成该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17.某校七年级(1)班在校大合唱比赛中,凭借一首《一路生花》获得了第一名。校园小记者小美决定将七年级(1)班的集体风采拍摄成短片。让我们一同跟随小美的镜头走进七年级(1)班。
【镜头一】奖状旁边是七年级(1)班最新一期的黑板报。
我们的集体,是一片阳光的天空民主公正,照亮每个心中
我们的集体,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充满友爱,滋润每个心情 我们的集体,是一团热情的火焰 充满活力,温暖每个心灵 我们的集体,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互相合作,保卫每个心愿 |
(1)从七年级(1)班的板报分享中,你感悟到了哪些集体之“美”?
【镜头二】在排练过程中,小丽和另外一位同学因为对编排的理解不一致吵了一架,在气头上的小丽一怒之下跑出了排练现场。跑出去后,她冷静下来了,觉得自己的行为太过激了,于是又返回排练现场,为耽搁排练进度向同学们道歉,没想到大家都在原地等她,这让小丽既内疚又感动。
(2)小丽的经历对于我们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处理和他人的矛盾或冲突提供了哪些参考路径?
【镜头三】班主任发言:“一次大型活动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有付出有收获,付出汗水和时间,收获快乐和自豪!同时孩子们也在磨合中成长,学会相互尊重和感恩!希望孩子们能把这种精神迁移到学习中来。快乐歌唱,静心学习!永不服输!”
(3)请你运用“集体生活成就我”的相关知识,谈谈班主任的发言对你有着怎样的启迪?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开发创造潜力等
ABCDD:根据教材知识,青春期的变化包括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变化。思维的变化包括出现独立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有格。
C:青春有格,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故C符合题意;
A:“我行我素、唯我独尊”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故A说法错误;
BD:材料中未体现青春飞扬和自尊自爱,故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