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
道德与法治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部内容(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进入青春期,许多同学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的同学为自己个子比别人矮而自卑,有的同学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漂亮而烦恼。对此,我们要( )
①学会欣赏自己
②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
③专注于完善外表
④表面毫不在意,内心偷偷比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小梅同学经常感到烦恼,她说:“我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他们’出现!”面对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们应该( )
①培养独立性格,不与父母沟通交流
②培养兴趣爱好,接纳和调适自己的矛盾心理
③学习专业心理知识,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④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掌握化解烦恼的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对下图蕴含的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
①出现心理矛盾时,我们要主动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
②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无需关注
③遇到烦恼时,我们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进行自我调节
④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存在心理问题,要相互理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绝望的文盲”是网络流行语,形容某些年轻演员的表现过于“文盲”,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绝望”。起因是某春节档电影主演在路演中接受采访,被问到对作品和角色有什么感悟时,一问三不知。“绝望的文盲”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有( )
①青春的我们应追求内外兼修的美
②颜值担当最重要,文化储备不需要
③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就能成名
④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树立底线意识
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违背道德的事情可做可不做
④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梁启超:“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启示我们( )
A.青春有格,自省慎独 B.青春畅想,批判质疑
C.青春心弦,打破常规 D.青春飞扬,唯我独尊
7.刘洋、王亚平等优秀女航天员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航天员应由男性从事的传统印象。相比男性,女航天员受生理条件影响,进入太空会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但女航天员也有自身的优势,如考虑问题更加周全,可以完成一些细致的工作。这告诉我们( )
A.女生比男生更适合从事航天员的职业
B.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差异可通过后天改变
C.应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发掘自身潜能
D.实现男女平等,女生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这首诗说的是,生命即使平凡如苔花,生长在没有阳光的角落里,也要像牡丹一样绽放自己的青春。《苔》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个人成长只需借助外力
③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 ④青春的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告诉我们要( )
A.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奋进力量
B.磨砺坚强意志,追求个性独立
C.塑造完美人格,展现青春风采
D.克服青春烦恼,适应青春变化
10.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其中上榜的“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绪价值则越低。这告诉我们( )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表达情绪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③人际交往中不能表达负面情绪 ④要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某公司研发设计的55℃杯能够将刚倒人的开水摇一摇(约1分钟)后,快速降温至人体可饮用的55℃左右温水,这个创意源自其公司老板的一个“痛点”。他女儿2岁时被开水烫伤。这说明了( )
A.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B.情感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C.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D.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
12.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直接参与的研究机构、基地等单位有百余个,配合参与的单位有三千多个。由此可见,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来源于( )
A.我国掌握了航天的关键核心技术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精神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完全一致
D.航天团队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13.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
①要充满自信,集体要以我为中心
②学会与他人合作,更好发挥优势
③重视他人评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④在集体中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小涵同学平时总是独来独往,对班级的事情也漠不关心。为了让他融入集体生活,班主任老师让他担任卫生督查员,每天负责检查班级卫生。一学期后,他变得待人热情,关心集体,还经常为班级的发展建言献策。小涵同学的转变告诉我们( )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成就
②集体可以为我们搭建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③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④集体生活可以涵养一个人的品格,使之产生与集体相一致的行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小安与小徽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学时代,我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虽然两人之前因为小事发生了矛盾,但是在准备演讲比赛的过程中两人分工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两人也冰释前嫌,成为了好朋友。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③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④建立和呵护友谊,需要正确处理交友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小明同学对以下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解读,其中恰当的是( )
A.①处填“特征”,解读:反映了法律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共性
B.②处填“作用”,解读:法律是行为的准绳,规范作用最重要
C.③处填“最主要特征”,解读: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D.④处填“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解读:任何人都不能享有法律特殊保护
17.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出台这部法律的意义在于( )
①有效阻止了未成年人遭受网络不法侵害 ②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营造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④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解决如图漫画中的问题( )
A.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B.要求学校改变传授知识的不良传统
C.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D.要求取缔课内作业和课外辅导机构
19.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这体现了对未成年的( )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政府保护 D.家庭保护
20.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不断发生,个别未成年人依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身份,总是想去试探法律的边缘。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从法律角度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主动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②依法行使权利,学会自我保护
③严惩校园霸凌者,维护校园安定 ④坚持完善各项制度,减少校园霸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
A.法律是靠公民的法治意识保证实施的
B.人们要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
C.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矛盾
D.只要加强法治宣传就能树立法律的权威
22.青岛某区检察院走进校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宣讲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和危害,及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勇敢地向校园暴力说“不”。下列关于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杜绝校园欺凌
②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向校园暴力说“不”
③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引导学生预防校园欺凌→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④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多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聘任“法治副校长”、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以真实案例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各地纷纷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因为( )
①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的责任
②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③只有铭刻在青少年心中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
④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一名法官观看电影《第二十条》后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犯罪是否依法得到您处,正义是否依法得到伸张,影响当事人的人生,我们责任重大。”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
A.法律既规范我们也保护我们
B.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C.起诉犯罪是法院的神圣职权
D.司法才能捍卫公平与正义
第Ⅱ卷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把握青春砥砺奋进】
材料一 学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你认为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必要”的调研采访活动,有人认为:“初中,男生女生交往敏感又麻烦,没必要交往。”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6分
材料二 韦慧晓为求学放弃华为高级副总裁秘书工作,考入中山大学硕博连读;为圆儿时梦想,以34岁高龄参军,10年后成为中国海军首位女舰长。
(2)阅读了韦慧晓的故事,青春的你想尝试做哪些事情?3分(至少3点)
(3)上述情境中的“我能行”体现了什么品质?我们应如何培养这种品质?4分
材料四 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90后“独臂筑梦师”张超凡顽强拼搏,成为百余家媒体专访的创客校长;谢启明小时候被车祸夺走一条腿,但却不言放弃,他创办的爱心机构已帮助5000多名残友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感受榜样力量】
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十多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他们是,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如今依然提携后辈,智慧与谦逊并存的科学家俞鸿儒;让那些被命运抛弃的特殊学校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人生的教师刘玲琍;即使身体残疾,依旧参加义演筹集善款,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的视障人士萧凯恩等10人,这些闪亮的名字令人动容、催人奋进,请记住他们,致散向上的力量!
(1)见贤思齐,请运用“榜样”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6分
【体味青春情感】
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孟二梅是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的“当家人”。2023年7月,北京地区遭遏特大暴雨灾害,孟二梅和社区千部与群众一起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极端情况下,用几百名村民的力量,解决了近千人的食宿问题,直到所有乘客安全撤离。
(2)孟二梅的故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传递情感的正能量?6分
【感受国家之“力”】
材料一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这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梦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直接参与的研究机构、基地等单位有百余个,配合参与的单位有三千多个。正如0号指挥员赵磊说,“‘0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拼搏、接续奋斗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创造着中国奇迹。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集体力量的理解。8分
28.感受法的力量
【网络保护新的阶段】
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4年1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1)对此,小肖同学认为:“有了《条例》,就可以全方位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线了!”请你结合所学教材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8分
【守护青春防欺凌】
法治校国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有日,主题是“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公安部指出,在同学之间。年龄、体格多者人教上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弱势一方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其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伤害的行为,就是校园霸凌。公安部倡议同学们对校园霸凌说“不”! 不做受害者,不做霸凌者,更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
(2)响应公安部的倡议,请写出你的做法。8分
对校园霸凌说“不”: ;
不做受害者,我们要: ;
不做霸凌者,我们要: ;
不做附和者和冷眼旁观者,我们要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②: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但是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个子比别人矮而自卑,也不要为自己长得不如别人漂亮而烦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欣赏自己,努力发展自己特长,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我们不能只特别注重外表,还要注意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故③说法错误;④:我们要做到表里如一,正确对待自己和同伴的生理变化,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