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四单元“高尚情怀”
阅读要素: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平凡的人物却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德精神。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古诗三首》通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坚劲顽强、光明磊落的优良品质。《十六年前的回忆》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表现了董存瑞为了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那么,如何体会人物品质呢?
1.抓住关键句段。
例: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品析:语言描写,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不顾自身安危,一心考虑革命工作。亲友对父亲的劝说和父亲坚定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父亲无私无畏、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
2.关注言行法。
人物的品质,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看看他具体说了什么话,做了哪些事,通过分析他的言行就能判断出他的品质。
例: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品析: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像巨人一样挺立”,将董存瑞比作“巨人”,实出了董存瑞革命形象之高大,他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跳望远方”表现了董存瑞对战斗胜利和光明生活的向往董存瑞的话喊出了他献身的原因——为了新中国的建立。
3.结合全文内容和表达的主旨,体会所反映的人物品质或特点。
阅读时,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全文内容,进而体会人物品质。
例1:《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通过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还原了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例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叙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挺身而出,冲到桥下托起炸药包,炸掉了暗堡,为解放隆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阅读时要注意关注故事中有意思的开头和结尾,从而体会其好处。
那么,一篇文章中有什么方法来写出好的开头和结尾呢?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1.好文章讲究“豹头凤尾”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法,在开头直接写事情的结尾。“1927 年 4 月 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营造了一种悲哀、怀念的情感氛围,让读者急切地想知道集体的情况,产生读下去的冲动。
《藏戏》则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先声夺人,既激发读者思考,又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草原》则采用写景式开头,从自己初次看到草原的景色和感受入手,表达了看到草原后的欣喜之情。
2.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开头遥遥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突出“我”一直把父亲的被难日牢记在心,让读者感受到“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那个星期天》采用的是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的结尾方式,“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营造了一种伤感而凄凉的气氛,渲染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悲痛,令读者回味无穷;
《腊八粥》则采用了自然收束、水到渠成的结尾方式,在结尾描写八儿一家吃腊八粥后的场景,温馨,令人难以忘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永远的老兵
徐明卉
①肖老大的儿子智勇在边境服役,驻守在边境线上,原本八月要回家探亲。当地天气预报说今年雨季天气反常,部队把探亲假一律推迟到秋季。肖老大打电话问儿子,天气反常,为啥要推迟探亲假啊?儿子回答,按国境线划定规定,国境线以河流划定的,一律以河道为国界。通俗说法说是,凡以界河为国境线的,河水流到哪里,就以哪里划分国境线。所以两国都在界河两岸修筑堤坝,防止界河移动位置,使国境线发生变化。今年天气反常,怕发大洪水引起溃坝导致界河流向改变,所以部队要严阵以待。
②知道了儿子不能回家探亲的原因,老两口放心不下。商量了一下,肖老大决定去看看儿子。害怕儿子反对,也没跟他打招呼就上路了。
③到了部队,果然让儿子智勇好一顿埋怨。大老远跑来干什么?看到我就行了,都挺好的,收拾收拾赶紧回家。团长通情达理,说老人既然已经来了,就多待上几天,转一转看一看,回去就放心了。
④这天上午,肖老大走过连队厨房,看到炊事班的战士正在忙活炒菜蒸馒头,鼓风机呼呼地往炉灶里送风。忽然,没电了。炊事班班长赶紧叫营部后勤派人来修。肖老大说,我是老电工,给我找电工工具来,能帮着看看是怎么回事。
⑤炊事班班长急忙叫人找来电工工具兜,肖老大开始检查。老电工有经验,很快找到停电原因:有段线路经过院子里的几棵大树,电线常年与树枝摩擦,破皮露出铝线,与树枝接触漏电造成短路。肖老大把漏电的电线进行更换,马上来电了。炊事班班长笑得合不拢嘴,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
⑥第二天,肖老大和连长说,我闲着也是闲着,把营房里的线路啊,用电设备啊,都好好检查一遍,免得再出用电故障。连长连连点头,让智勇给肖老大打下手。肖老大一边干活一边挪揄儿子,你还叫我赶紧回家呢,你老爸的技术是不是也有点用啊!智勇只是笑,不说话。
⑦这天半夜,肖老大在睡梦中听到紧急集合的号声,急忙穿好衣服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原来界河上游连续下大暴雨,冰山雪峰突然断裂引发大洪水。界河中国一侧堤坝在大洪水突然冲击下溃口,河水向中国境内漫延。如不能及时堵住溃口,造成界河改道,国境线势必向中国一侧移动,形势危急!
⑧部队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堵住溃口。肖老大看着儿子和战士们登上卡车,急忙大喊,千万小心啊!
⑨肖老大担心不已,正好遇到炊事班给堵溃口的部队送饭。肖老大说,我也帮忙送饭,一起去看看。炊事班班长理解他的心情,让他上了送饭的卡车。
⑩送饭的卡车开到大坝堵溃口地点,天还没亮。战士们在冰冷的河水里奋战,哪还顾得上吃饭。大坝溃口在一点一点向里收缩,但还有十几米就是堵不住。因为从溃口里涌出来的河水湍急,沙包和石头扔下去马上就被咆哮的河水冲走……
⑪作为老兵的肖老大在老家组织过堵溃口会战,知道在这种情形下该怎么办。天色黑咕隆咚的,周围景象看不大清楚。肖老大什么也顾不得了,抱住一个大沙包,扑通一声跳进溃口,大声喊,赶紧下来人啊!手挽手筑成人坝!
⑫负责指挥的团长还以为是自己的战士跳下去了,挥手喊,赶紧跳!说着,自己先跳下去。战士们一个跟着一个抱着沙包扑通扑通跳进溃口处,在洪水中紧紧挽住胳膊,抵挡河水奔涌。其他战士把沙包和绳索、树枝、石块做成的滚笼不断抛进人坝前面,筑起一条新水坝……
⑬在冰冷的河水里,肖老大有点支持不住了,他拼命咬牙坚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堵住溃口,不能让国境线因界河而改变!
⑭大坝溃口一点一点缩小,最后终于合拢。营长赶紧指挥站在水里的战士们上岸,肖老大突发心脏病,一头栽倒在地上……
⑮驻守国境线官兵的英勇表现受到上级通令嘉奖。营长把嘉奖令放到肖老大墓前,眼含热泪说,你是我们部队永远不退伍的老兵……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肖老大来到部队后做了哪些事?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描写)选文开篇写天气反常,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形象)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肖老大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含义)文章的标题“永远的老兵”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探究)读完文章后,同学们针对肖老大的行为展开讨论。讨论中妙妙提出以下质疑,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她解答疑惑。
肖老大是不是有些莽撞了?他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情况就以身犯险,如果他当时让年轻战士们打头阵,自己根据经验负责指挥,也许就能避免牺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①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②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③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④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⑤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⑥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⑦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6.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丧命(sāng sàng) 吞没(mò méi) 可恶(wù è)
7.下列句子属于神态描写的是( )
A.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
B.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C.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D.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
8.从“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几句话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中的“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感受老兵身上的家国情怀。
老兵的叮嘱
耿平
①“我踮起脚尖,仰着下巴,挺起胸脯,头发才刚刚超过身高要求的红线。”站在我面前的爷爷,挺胸抬头,把手举在头上比划着。1951年,爷爷终于如愿参军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582团。他们的团长叫张振川。
②小时候,我只知道爷爷是个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但他很少讲述自己的经历。长大后,在我的追问下,爷爷开始给我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个个故事如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缓缓流进我的生命……
③“我没有接受过训练,就上了战场。”这是爷爷回忆战争的第一句话。进入朝鲜领土没多久,防空警报就拉响了。4架敌机擦山而过,前面的车中弹起火,爷爷的老乡当场牺牲。那是爷爷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④后来,爷爷被编入通信排。为了第一时间把信息传输到作战一线,他经常在电报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夜里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就站着工作,生怕错过任何一条讯息。
⑤1951年的一个夜晚,敌人的炮弹落在离防空洞不远的地方,把通信线炸断了。被派去接线的班长和副班长都牺牲了,最后爷爷主动请缨执行接线任务。在赶往预定地域途中,为了躲避炮弹,爷爷的大腿被铁丝网划破,鲜血直流。爷爷全然不顾,一路爬过去,快速把断开的线修好,,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⑥“爷爷,您不怕死吗?”听到惊心动魄处,我忍不住凑在爷爷耳边大声问他。他认真地摇摇头,回答十分洪亮:“那时根本顾不上生死,只想把信息快速传达给一线,不能让战友们白白牺牲。”
⑦后来,团长张振川看爷爷年龄太小,就让他当了警卫员。1952年10月,在三打红山包和争夺67高地的战斗中,582团血战5个昼夜。前沿阵地的战斗异常惨烈,从连部通往阵地的交通沟已经完全被炮弹炸平,敌人还用机枪封锁着这条运输线。在执行弹药补给任务中,爷爷每次都坚持运送两箱弹药。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⑧就这样,在战斗最激烈的一天一夜中,爷爷穿过枪林弹雨,运送了25箱手榴弹、3箱冲锋枪弹,沉着冷静地完成了运送弹药的任务,荣立三等功。
⑨1955年回国时,跟爷爷同时参军的同乡6人,只回来了他一个……本来部队要保送爷爷去军校学习,但爷爷说自己是个文盲,愿意把宝贵的名额留给有文化的战友,他则复员回到老家重庆合川。
⑩三年自然灾害,爷爷逃难到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奶奶,他们共同在黑土地上劳作耕耘,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爷爷今年88岁了,奶奶82岁,他们身体硬朗,始终对党和国家心怀感恩,幸福充实地生活着……
⑪2020年,大学毕业后我报名参军。临行前,爷爷紧握我的手,叮嘱道:“幺幺在部队,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爷爷的语气坚定,声音洪亮,像一个老班长在向新兵下达命令。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⑫我入伍来到喀喇昆仑高原,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如果爷爷处在我的境况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爷爷在枪林弹雨中运送弹药的画面也会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当个像爷爷那样的好兵,成了我的信念。
⑬2022年6月26日,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我举起右拳庄严宣誓的那一刻,爷爷常对我说的话又一次在耳边响起:“什么事都要冲到前面,要积极,有担当,不要计较个人得失。”那一刻,我的内心热血沸腾,我仿佛看到自己和爷爷站在了同一支光荣的队伍里。虽然隔着几十年的时光,但我读懂了爷爷曾对我说的话,那是一个老兵对新兵的叮嘱!
(选文有删改)
11.文中的“老兵”——爷爷讲述了他战场上的哪些故事?请按时间顺序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趴在地上,双手推一箱,脚上勾一箱。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他胸口贴地匍匐前进,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运了一趟又一趟,汗水和泥土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我忍住眼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以“老兵的叮嘱”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①厨房停电后帮助检查,找到停电原因,更换漏电电线;②主动检查营房里的线路、用电设备,防止用电故障;③主动请缨为堵溃口的部队送饭;④危急时刻抱住一个大沙包,跳进溃口,号召大家用身体堵住溃口,并咬牙坚持到最后。
2.①交代智勇推迟探亲假的原因,为后文肖老大去部队探亲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②为后文因连续大暴雨而引发大洪水冲击堤坝导致其溃口,战士们去堵溃口的情节做铺垫。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