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 古诗歌阅读-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2日
资源编号 75266

考点29 古诗歌阅读-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2024-05-05 小升初 0 77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01 汉语拼音-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02 汉字-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

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考点29 古诗歌阅读

小学阶段,古诗歌多以唐、宋两个朝代的为主,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

在古诗歌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在学习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如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鹿柴》一诗中的“柴”要读“zhài”,而不读“chái”。

2.推敲字义、词义,理解句义。

古诗歌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推敲字义、词义时要注意字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以及古今词语意义的联系和变化。如古诗《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不能理解为“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在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再整体把握句子的意思。

3.了解背景。

熟悉作者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歌非常重要。作者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遭遇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状况、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歌。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搜集和积累。

4.把握意境。

在弄清字义、词义、句义、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后,还要学会更进一步,把握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5.掌握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修辞(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烘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6.体会感情。

准确体会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歌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和新颖、巧妙的技巧来抒情表意。

典型例题1对下面诗中的字词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也曾写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C.“闲居少邻并”一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D.“幽期不负言”一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本题重点考查对诗中字词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将字词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选项A,分析诗题,首先须把握全诗,抓住主旨:诗歌以“幽”字为眼,写友人居住之地的清幽,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的向往之情。由此可知,“题”当为动词“写”的意思,“幽居”当为“僻静的居处”。选项B考查对古诗写作背景的了解。“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个“还”字说明了作者对诺言的重视,所以D选项也是对的。C选项错误,主要是因为未读准诗中的多音字,“少”在诗中读“shǎo”,不读“shào”,“少邻并”即少有邻居挨着居住。

【答案】C

典型例题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画线诗句,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主要从诗内容、思想感情方面来考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共八行,其中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做此题时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当时作者贬谪异地,长期不受重用,从“二十三年”可以看出其被贬时间之久。其次要联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首联、颔联基调是悲凉、凄苦的,但颈联则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作者的思想境界也更高一层。

【答案】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不受重用。2.示例:画线诗句中“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惆怅、忧伤之情;但诗人对未来并不失望,他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典型例题3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共写了几种景物?有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令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将文学常识与诗歌意象的把握、主旨的理解综合起来考查。第1题根据元曲的相关知识可知,“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后面两题需要细读文本,这首小令主要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景物连缀而成,而“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则道出了思乡的主旨。

【答案】1.曲牌名  题目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诗中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___________的声音。

2. 诗中第一、二句描绘的夜半时分的景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字展开的,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解释下列字词。

浥: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  更尽: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

4.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后两句实际上是借酒消愁,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

5. “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首送别诗,最后两句和此句表达的情感恰好相反,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明日歌》,回答问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6. 联系上下文写出“蹉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写出你对“百年明日能几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写出你从《明日歌》中体会到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词,借助注释,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通“现”,出现,显现。

9.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时间是________(季节)的夜晚,我是从“_______”一句看出季节特征的。词的上片主要写山村特有的响声,分别是:鹊惊、_______、_______。

10. 用自己的话写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校真题在线

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 解释下列词语。

九州: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

12. 诗中“风雷”和“万马齐喑”这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风雷”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这首诗中至今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4. 解释下面的字。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诗中哪两句诗对统治者苟且偷生、不收复失地进行了批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前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7. “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    )

A. 新鲜的水。               B. 清澈的水。                C. 思维敏捷。                D. 丰富、新鲜的知识。

18.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鉴:镜子。               B. 渠:渠水。                C. 如许:如此。            D. 为:因为。

19. 下面对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寓理于景。

B. 全诗生动形象,富于哲理,是以理成诗的佳作。

C. 诗中的景物优美、生动,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D.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只有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补充新知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心胸像“方塘”那样容得下“天光”与“云影”,博大精深。

20. 诗人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书打开了,好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1. 诗中的“绿”字可换成“____”和“____”等字,但用“绿”字显然更加传神。“绿”让我们想到了“______” “______”等描写春天的词语。

22. 请具体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感情,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我还积累了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面的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4.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你知道“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可怜白发生!”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 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8.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练习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9. 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言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 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0. 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①. 看到    ②. 听到

2.     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②. 愁    ③. 思乡忧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把握。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结合古诗所描绘的意象,可知诗中第一、二句是写诗人看到之景,第三、四句是写诗人听到之音。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考点29 古诗歌阅读-2024年小升初语文核心知识点突破 https://www.0516ds.com/7526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