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9日
资源编号 72682

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4-03-31 小升初 0 67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辨析-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专题02 词语梳理...

备战2024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

精准预测

1.根据课本或者句子的意思,在下面空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我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要像郑燮的诗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始终如一,毫不动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__。

(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我们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节日我们有吃__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5)鲁滨逊最后一次出海遇险流落到荒岛,他在岛上生活了___年。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鲁滨逊留给读者的印象,合适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写出句子的前句或后句。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叶绍翁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惜春的诗人来说,又略带离别伤感,宋代诗人王观“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4)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

4.按要求填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1)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又日新。(《礼记》

(2)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5)我以日初出远,__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

(6)于谦《石灰吟》中,将描绘的事物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1)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

(2)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_。

(3)弈秋,_________之善弈者也。使弈秋_________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_。(节选自《学弈》)

(4)《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__________了,如________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_______了。——(节选自《匆匆》)

(6)《竹石》中比喻历经磨难,依然坚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

(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1)诗中有志向。读书能让我们遇到品格高尚的人,他们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如: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郑燮用“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自己如竹子般坚定的意志;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体现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

(2)古语有智慧。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3)美文有情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

(4)古诗有情感。《十五夜望月》是一首撰写____________(节日)月夜的七言绝句。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物有力量。张思德____________,董存瑞____________……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积累的内容填空。

(1)青,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应该及时。

(3)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个习俗的寓意是:____________。

(4)寒食节到来,我们会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看到好友学习懈怠时,我们会告诫他“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看到春日蓬勃生气,我们不由吟诵“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送别好友,我们会引用“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

(5)古代文学家____________说:“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我发现,本学期课本中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的死比泰山还重。

(6)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________;大致了解了丹尼尔·笛福的名著《____________》;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____________,不能虚度此生;从《两小儿辩日》中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孔子。

(7)写出《水浒传》中一位英雄好汉的名字_________,绰号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___。”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它是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元元犯了错误,但她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她;古人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若“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则子孙常享温饱;“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是在劝解我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3)诗可写景,李贺《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领略了边塞风光;诗可言志,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4)“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这句话可以用《周易》中的“穷则变,____________”来解读;中国的先人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改革正在进行中,不能停止,要”苟日新,____________,又日新。”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从课本里收获了很多。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被_________吹散了,如_________,被_________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荀子》中的名言“青,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经过学习之后可以得到提高或超越;司马迁曾对人的生命的意义发出感慨:“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读书时,我们要刻苦努力,因为“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华罗庚则告诉我们:“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真是“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_”。本册的学习中,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__的鲁滨逊,_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__的老班长,____________的孔子。

(2)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传统节日的名句。春节,聆听着阵阵鞭炮声,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寒食节,我们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清明,沐浴在绵绵春雨中,我们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中秋,遥望着皎洁的明月,我们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若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们。

10.填空。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3)在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季里,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千古佳句。

(4)《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但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却完全不同。《宿建德江》表现了诗人一人在外游历时内心____________ 的情感,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的情感。

(5)学生如果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我就会想到名言:青,____________。

(6)每一部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我们结识了很多朋友。从《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中认识了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从《骑鹅旅行记》中了解到主人翁尼尔斯的性格特点是立体的,多面的,很多人觉得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但当我们读到尼尔斯心里所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时,我们觉得其实他也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7)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或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在线

1.日积月累。

(1)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___利于行。

(3)树欲静而,子欲养而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思无日,____________当有时。

句①是关于读书的名句,这样的名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你会用上面句子(    )(填序号)来劝说他。

(5)《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句:____________,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根据课内外积累的语言材料填空。

(1)文中有佳句。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如薄雾,被____________。(《匆匆》)

(2)诗中有美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有春暖花开,鸟语阵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夏日稻田的美丽;冬日雪满枝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得入木三分。

(3)诗中有传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体现了春节时的万象更新;“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描绘了寒食节的春姿摇曳;“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表达了中秋时的深切思念。

(4)诗中有家国。“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是文天祥的铮铮铁骨;“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体现了曹植的无所畏惧;“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是红军战士的豪迈。

3.根据语境填写相关内容。

(1)《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我知道类似的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是诗,诗意无处不在。老师对我的爱就像那绵绵的春雨,让我不禁想到了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总是抱怨自己写不出精彩的文章,可是又不肯下苦功夫。作为同桌,我会选择格言“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来劝告他,让他明白读书需勤奋,“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做到节约,因为: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5)黄庭坚《清平乐》一词中的“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这首词写的是春末时节,表达了,词人强烈的____________之情和寻春之意。

4.根据学习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喜欢托物言志。如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2)名言俗语给人启示。如当看见有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他。

(3)我们应该及时反省,不断革新,正如《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里可知节日习俗。如《寒食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知道寒食节有取新火的习俗。

(5)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匆匆》)

5.根据语境或课文内容填空。

(1)事物发展到极限,只有改变它,才能不断地发展,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

(2)古诗中,有许多事物被作者赋予了人的品格与志向。比如于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自喻“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在《竹石》中以竹自喻“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古人在很多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春光,如《春夜喜雨》中写到“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4)哥哥的一番劝告,让我茅塞顿开,真是“听君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凡事不可强求,要顺其自然。

(4)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经过老师的点拨,我顿时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擅借物抒情。面对月亮,诗人王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的名句;于谦借咏叹石灰“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来表达不愿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郑燮则用“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表明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骨气。

7.填空联句。

(1)君看一叶舟,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出自《_________》。

(4)读书需用意,_________。

(5)《竹石》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7)人总是要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或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词中有志向,如郑板桥借竹子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诗词中有情操,如于谦借石灰表明自己志向——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诗词中有别情,如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和诗人王观的“_________,山是眉峰聚。

(2)俗语中有劝勉:_________,更有早行人。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

(3)阅读经典名篇,总让人回味无穷:金沙水拍_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_。(《七律·长征》)过去的日子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_________。(《匆匆》)日初出_________,及其日中如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9.根据语境填写所学的名言警句、诗句或者课文原文。

(1)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郑蠻《竹石》)

(3)阳春布德泽,_________。(《长歌行》汉乐府)

(4)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5)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曰:非然也。(孟子《学弈》)

(7)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使人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到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积累。读一读,填一填。

(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盈盈一水间,_________”的意境;遇到老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劝慰他。

(2)阅读,带给我们许多感受和启发。朱自清感叹时光已易逝:“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_________,或轻于鸿毛。”而《学弈》一文则告诉我们学习要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最后两空填四字词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说:“鞠躬尽瘁,_________。”李纲说:“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鲁迅先生则说:“惟有是宝贵的,惟有他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

参考答案

1.(1)不破楼兰终不还;(2)月落乌啼霜满天;(3)千里莺啼绿映红

(4)春色满园关不住;(5)千磨万击还坚劲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1)在书写时注意“破、楼、终”的正确书写。(2)在书写时注意“乌、啼、霜”的正确书写。(3)在书写时注意“莺、啼、绿、映”的正确书写。(4)在书写时注意“春、满、园”的正确书写。(5)从题干中的“郑燮的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始终如一,毫不动摇”可知填空处要填“千磨万击还坚劲”。“千磨万击还坚劲”出自郑燮的《竹石》,句意: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书写时注意“磨、击、坚、劲”的正确书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06 名句名篇默写-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268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