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专题01《〈论语〉十二章》
文本解析
一、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主旨归纳
《〈论语〉十二章》主要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等。文章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参考译注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⑥》)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④[愠(yùn)]生气,恼怒。
⑤[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⑥[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
①[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吾(wú)]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⑥[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⑦[信]诚信。
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为政》)
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③[惑]迷惑,疑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⑥[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殆(dài)]疑惑。
【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①[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②[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③[堪]能忍受。
【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②[者]代词,……的人。
③[好(hào)]喜爱,爱好。
④[乐]以……为快乐。
【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④。”(《述而》)
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③[于]介词,对,对于。
④[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基础训练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要求默写。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子罕》)
(2)《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生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罕》篇中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到来感到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填空。
(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博会期间,喜迎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3)文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 , ________?”
(6)子夏曰:“________, ________,仁在其中矣。”
3.《(论语〉十二章》
(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
(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4.《〈论语〉十二章》
(1)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学而》)
(2)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学而》)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政》)
(5)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
(6)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雍也》)
(9)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述而》)
(10)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_______。”(《子罕》)
(1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子张》)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2023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注重回顾,要从旧知识中“知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并引用了我们学过《〈论语〉十二章》中的一段话,他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填写的句子出自《(论语〉十二章》)
(5)《论语》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引经据典析人名】中国人取名讲究文化内涵。下面的名字源自《论语》,请完成探究表格。
名字 | 出处 | 寓意 |
知新 | ⑴ ,可以为师矣 。 | 做人要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
省身 | 吾日三省吾身 | ⑵ |
是知 | ⑶ , ,是知也。 | 做人要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自我。 |
7.默读课文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8.《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 。它们都是 家经典著作。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①博学而笃志 ( ) ②不知其旨也 ( )
10.翻译《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虽有嘉肴》一文通过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教学相长”的?请简要说明。
12.请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三句中任选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①必于是,颠沛②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①造次:急遽,仓促。②颠沛:流离困顿。
13.孔子名_______,字仲尼,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 (2)三十而立( )
15.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把【乙】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7.“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那么,你认为作为君子还应该有哪些风范?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章,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19.通过【甲】文中的相关语录和【乙】文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富贵观?它与“仁义”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
(选自朱熹《训学斋规》)
【丙】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遽:匆忙,仓促。②比来:近来。③墙面:言以面向墙,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
2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 罔: (2)思而不学则殆 殆:
(3)然后可以有得尔 得: (4)不能自执书卷 执:
2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2)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22.【甲】语段中对于“学”与“思”的主张,在【乙】【丙】两个语段中都有体现,请简要分析。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术而》)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3.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习”是“按时温习”的意思,意在强调自觉学习,不幽实践。
B.“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用法相同,都是“快乐”的意思。
C.“思而不学则”中的“殆”在文中是“疑惑”的意思。
D.“博学而笃志”中的“笃”是坚定的意思,“笃志”就是“坚定志向”的意思。
24.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的解释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理解:修身和别人的知不知没关系,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而影响心境。
【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理解:向他人学习时,要抱定端正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提高。
【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理解:平民百姓的志向的坚定程度比一国军队的主帅都高,这突出了孔子对百姓志向的肯定。
25.孔子切闻而近思,请根据选文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
参考答案
一、名句名篇默写
1.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惑、善、谋、罔、殆、愠、浮云、逝、昼、博、笃。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