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九年级语文寒假培优专项训练
专项02 词语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辨析词义的四种方法
一看词义的轻重差别。例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重。
二看所指范围的大小。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所指的时间范围小。
三看和其他词语的搭配习惯。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配合。
四看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如“奋不顾身”“大公无私”“锲而不舍”是褒义词,“贪生怕死”“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是贬义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有时褒义词可以贬用,贬义词可以褒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径直)
B.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C.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D.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仔细检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思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启发)
B.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审问)
C.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
D.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富庶)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迫近) 春和景明(景物)
B.宠辱偕忘(一起) 去国怀乡(离开)
C.峰回路转(曲折、回环) 宴酣之乐(酣睡)
D.拥毳衣炉火(裹、围) 直挂云帆济沧海(接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B.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忧伤)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礼帽)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同时得到
B.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C.乞人不屑也 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加什么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心) B.援疑质理(询问)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遣)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增广、扩充)
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B.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C.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淀了数百年历史的甲秀楼,雕梁画栋,古韵长存。
B.这样的事,有如大海捞针,你另请高明好了。
C.在杭州亚运会女子篮球决赛中,中国女篮以锐不可当之势成功卫冕亚运会冠军。
D.小明很热爱劳动,在全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脏活重活抢着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只是一些粗茶淡饭,李先生依然津津有味地吃着。
B.每天下夜班后,他总是蹑手蹑脚走进家门,生怕吵醒了妻子和女儿。
C.看着撂荒多年的盐碱地重新长出绿油油的海水稻,当地农户无不喜出望外。
D.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快乐,互助友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举会上,他哗众取宠,自吹自播,无非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
B.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能入木三分地揭露出国民的劣根性,引人深思。
C.首先,得要求思想明确,这样,话才不会讲得拖泥带水。
D.今天,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是何人。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在物质生活过于丰富的今天,我们面对美味大餐常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光在大地上变幻出春夏秋冬,岁月在大地中演绎出(甲)______,大地上的故事动人而亲切。人一生都在大地上(乙)______,在大地某一处扎根,在大地某一处流浪,在大地某一处成长。
走在大地上,心情总会(丙)______。
A.平淡无奇 逡巡不停 百思莫解 B.悲欢离合 犹疑不决 百思莫解
C.平淡无奇 犹疑不决 豁然开朗 D.悲欢离合 逡巡不停 豁然开朗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____________丰润的青草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____________深远的晴空里
(3)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____________它的大地
(4)多少年来你____________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A.揉过 飞入 观望 丰润
B.吹过 吸入 凝望 丰满
C.吹过 飞入 观望 丰满
D.揉过 吸入 凝望 丰润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传统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______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______中华文化,重在古为今用、辩证取舍、______,是以古人之精神,开自己之生面,是在传统与当代对接中实现中华文化的______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流淌 继承 除旧布新 创建性 B.流淌 传承 推陈出新 创造性
C.流动 传承 推陈出新 创建性 D.流动 继承 除旧布新 创造性
10.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其塑造了宋江、林冲、鲁智深等108位英雄好汉。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好汉大都有着自己的( ),他们被逼无奈才( )、“犯上作乱”的,这恰好( )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A.光荣史 孤注一掷 印证
B.光荣史 铤而走险 见证
C.辛酸史 孤注一掷 见证
D.辛酸史 铤而走险 印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的初中生活,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使得我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B.他平时刻苦训练,不怕困难,这次比赛获奖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C.音乐比赛就要开始了,其他选手都慌慌张张准备着,只有他一个人郑重其事的样子。
D.他狼狈不堪地摔在地上,挣扎着想站起来,脚却不听使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B.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C.他的这番话在他的演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D.杜甫在夔州时称自己“百年多病”,此时的他已是凄苦不堪,山穷水尽了。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绚丽的青春,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阳光,满怀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______,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______地奔向未来。即使今天的我们步履蹒跚,但______有汗水的奠基,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热血一定会______力量,明天一定会争奇斗妍。
A.幻想 不屈不挠 只要 迸溅
B.憧憬 锲而不舍 只要 迸发
C.幻想 不屈不挠 只有 迸发
D.憧憬 锲而不舍 只有 迸溅
4.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____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A.去伪存真 也 认同 求索
B.辨伪去妄 而且 承认 求索
C.去伪存真 而且 认同 求解
D.辨伪去妄 也 承认 求解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近期热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围绕燃、寒暑、心动、天下、十年等关键词展开,品味着点滴欢喜与万千滋味,勾勒出千里江山与家国豪迈,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字,浸润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餐一食中对生活的________,阖家团圆时对幸福的________,寒来暑往间对自然的________,桃李花开处对师长的________……都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惊喜。
走进诗词( )为了附庸风雅,( )要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从看似遥远的诗文中寻找情感共鸣,我们就能更好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感受人生的离合悲欢,将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系,在困境中、迷茫时,从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底气、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15日,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体悟 亲近 期盼 感恩 B.体悟 期盼 亲近 感恩
C.感恩 体悟 亲近 期盼 D.期盼 感恩 体悟 亲近
(2)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不仅……还…… B.不是……就是……
C.不是……而是…… D.因为……才……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D.“仔细老太太说”的意思是:小心老太太说些什么。“仔细”指小心,当心。
2. 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词语的含义。B.“为民请命”指替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故选B。
3.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B.“审”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