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68220

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2024-01-24 八年级上册 0 1,84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9 实验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经典基础题

【题型1  声现象中的相关实验】

1.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_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

2.小兰周末在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开展探究,她将棉花、海绵、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音乐盒。

(1)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进行实验;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2)为了探究顺利进行,最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兰应将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否则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听不见声音时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声性能,使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3.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1)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其伸出桌面一端,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____,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将钢尺按下________的幅度(选填“相同“或“不同”),重复上述实验;

(2)此实验体现的科学方法与下列实验中所用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符合要求的选项序号);

①取质量相同的两滴酒精来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②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听声音的大小

(3)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__,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________;

(4)实验时,让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___,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4.在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时。

(1)同学们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选择音叉做声源,敲响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___竖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接下来,他们使同一只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

(2)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 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5.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________;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在听者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保持________不变,多次改变________,听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与上次听到钢尺的声音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9种不同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全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________(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题型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确定      的高度(选填“A”或“B”);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如图(2)中甲、乙两图,图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 ________和 ________同时发生;

(4)如图(3),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说明实验时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5)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仅增加水量,请在图(3)中大致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6)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如表格所示。

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_______。

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A” 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_______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________。

9.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按照 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主要作用:______;图甲中温度计读数视线正确的是 ______(选“A”、“B”或“C”);

(3)图乙ab分别是小明与小强依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所画出的曲线,分析ab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从图乙中的曲线可以看出,a曲线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的初始质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图乙中两人所作的曲线ab升温与降温过程都不是直线,进一步分析可知,水的温度越高,_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越快。

【题型3  探究熔化和凝固实验】

10.小明想探究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会否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此,他向水中加盐制成盐水,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像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分钟;第一个10min内,盐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___℃;凝固过程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盐水结成的盐冰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

(2)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3)实验中盐水的凝固点为  ________℃。为了交通安全,人们常在不能及时熔化的积雪地面上散融雪剂(如图丙所示),常用融雪剂的成分是工业用盐(非食用盐),请解释融雪剂可加快积雪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

11.小明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100g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像。

(1)应选用________(较整/较碎)的冰块进行实验;

(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

(3)由图乙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冰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

(4)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态;

(5)冰全部熔化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会/不会)沸腾。

12.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图。

【题型4  探究升华和凝华实验】

13.如图是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的实验。

(1)小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请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实例 ________;

(2)小华认为如图直接用火苗加热碘锤,升华现象会更明显,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正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烛焰的温度可达600℃以上,相比较,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3)小明将一个大的酒精棉球,包裹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请预测一个将会出现的物理现象 ________,此过程要 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14.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如图乙A、B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________(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 ________(填“小水珠”或“水蒸气”),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的沸点为 ________℃,说明烧杯内大气压 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

(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________;

(5)将水烧开后,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小锤浸没在水中(如丁图),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紫红色气体产生,此时碘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提示:碘的升华温度是45℃,碘的熔点是113℃)

【题型5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15.为“探究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与成因”,小明制作甲、乙、丙三张带孔卡片作探究。

(1)他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的形状有关;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猜想a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 ________卡片;

③小明用甲卡片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这是因为没有控制孔的形状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由你进行探究,只允许选用甲卡片在实验室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

(2)小明继续用图丁的装置研究像的亮度与孔的大小问题,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得出以下数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所成的像清晰时,孔径越大,像的亮度越________;

(3)图丁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小明想要改变光屏上像的大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16.下面是“创新组”和“梦想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

(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_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________(填“大”或“小”);

(2)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中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很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________(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亮度__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题型6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水平放置平面镜,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白色纸板需要________立在平面镜上;

(2)图中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3)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4)纸板F向后翻折后,如果要让此时的反射光线显现出来,请说出一条可行的方法:________。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沿纸板A射向平面镜,纸板B上反射光束沿OD方向,若入射光束绕O点逆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若将光束贴着纸板B沿DO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束将沿OC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3)如图乙所示,若保持入射光束不变,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束,说明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4)如图丙所示,将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当纸板A上呈现入射光束时,纸板B上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呈现反射光束,此时ON________(填“是”或“不是”)法线的位置。

19.小红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1)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________放在平面镜上;

(2)如图,让一束光 ________着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红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________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AO与________(填“NO”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同时量出对应的反射角,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硬纸板由可以绕接缝NO转折的CONDON两部分组成的,这样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若以接缝NO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DON面绕法线NO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_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题型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用半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是因为半透明玻璃板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________;

(2)将蜡烛A竖直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像的位置________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是用 ________等效替代了________(两空均选填“蜡烛A”、“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

21.小华所在小组用其中一面镀膜的茶色玻璃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和棋子 ,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

(1)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光的实验室,小华应选择在________(选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___(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缘与直线重合;

(2)移动棋子,使它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用铅笔画出棋子和棋子的位置,并画出棋子和棋子位置的连线,经多次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

(4)在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也不能使与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助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移去棋子,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所在的位置,从处向玻璃板观察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的像,直接观察白卡片,白卡片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棋子的像,说明棋子经平面镜成________像;

(6)小华将棋子置于玻璃板前,然后将玻璃板向远离的方向移动,再次放置,则应该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则此时与的间距为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B、刻度尺等器材;

(2)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找到相应的像,并设计了如表格,记录数据。请在表格内(a)位置填入合适内容;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________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则棋子A的像A'移动________   格,像A'的大小________;若玻璃板沿底边MN向右平移1格,则像A'的位置会________。

【题型8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23.在验证“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利用激光笔、水槽、水和一个可绕ON折转的光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应选择表面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光屏来承接光路,打开激光光源,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光屏上呈现的光路如图所示,小华在光屏上记录下光路并标出了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据此她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一错误结论,小华得出该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将折射光线所在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________;

(4)解决第(2)问的错误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水槽中缓慢地持续加水,小华发现折射光线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渐向左移动,于是她认为折射角在逐渐变小。她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5)小华测得如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①表二中“◆”数据被遮挡住看不到,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个数据是 ________;

②如果小华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时,完成了第4次实验,入射角是40°,折射角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0°    B.28°    C.35°    D.60°

2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

(1)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大小为0°,说明当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 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当入射角为48.6°,折射角大小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发生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所以当入射角为50°时会发生 ________现象;

(4)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58.7°,则折射角大小为 ________,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具有 ________性。增大入射角,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我们发现 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

参考答案

1. 机械闹钟     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     B     泡沫,衣服,锡箔纸

【详解】[1][2]音叉需要击打才能发声,且发志随时间逐渐变弱,而机械闹钟设置好后,能自主发声较长时间,且发声较稳定。实验中将声源放入鞋盒内,不能通过击打发声,所以应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

[3]实验开始后,通过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来确定隔音性能,这样的方案不理想,因为声音的响度相差不大时,不易比较;通过比较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来比较隔音性能,实验现象较明显,能较好比较隔音效果,所以最佳的是B方案。

[4]由表格数据知,听到较响的声音,以衣服为隔音材料,需要8m,以锡箔纸为隔音材料,需要10m,所以衣服的隔音性能比锡箔纸好。而泡沫为隔音材料时,只需要6m,听到的声音就很弱了,所以三种材料里,泡沫的隔音性能最好。所以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泡沫、衣服、锡箔纸。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https://www.0516ds.com/6822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