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物态变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68078

专题02 物态变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2024-01-22 八年级上册 0 2,91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物态变化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经典基础题

【题型1  温度的概念、摄氏温标】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B.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能达到4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以下温度的数值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令人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

B.今夏南通市的最高气温达到50℃

C.家用冰箱冷藏室内的温度为﹣20℃

D.馄饨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为60℃

3.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你现在所处的考场内气温约37℃

B.初中课桌的高度约80cm

C.初中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15m/s

D.成人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10s

4.在气温为18℃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某时刻温度计刻度“37℃”,此时“37℃”表示的是(  )

A.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测量人的体温

【题型2  温度计构造、原理及使用】

5.如图,在测量热水温度时,小虎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然后去测量和读数,同组的小华指出四个错误,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会使原来的热水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注上表面相平且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6.图是一支刻有 100 个均匀小格的温度计,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 30 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 80 格, 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0~100℃      B.-30~100℃        C.-60~140℃        D.-20~105℃

7.两只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8.如图所示为同学们利用玻璃小药瓶、透明玻璃管、红墨水等器材制作的简易温度计。其原理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可以换用内径更_________的玻璃管(填“粗”或“细”);实际使用的温度计不用水作测温液体的原因之一,是水在_________℃时会凝固。

【题型3  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9.体温检测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B.红外测温仪测温说明只有发热的人能发射红外线

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

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先用力把水银向下甩到位

10.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11.在炎热的夏天,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从早到晚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实线表示体温计,虚线表示普通温度计)。不可能正确的是(  )

【题型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烧病人在额头等部位涂酒精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

B.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太低了

C.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是为了减慢水分的蒸发

D.100℃的水蒸气导致的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13.冬天,用两个同样的锅烧同样的菜达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在不同环境下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环境温度高。

14.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_________,水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4)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如果实验工具中利用了电吹风,操作时要注意_________。

【题型5  沸腾的探究实验】

15.如图甲是小明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A.海波的沸点为48℃

B.海波的熔化时间为10min

C.10min时海波的状态一定是液态

D.海波在5~10min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6.小宇同学带领“梦想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为“探究水的沸腾特点”,他组装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

①甲中,确定下方铁圈位置时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②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某时刻水温如图乙,为_________℃,此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将逐渐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

(2)如图丁,小宇继续“探究水的蒸发特点”,他选取了两个相同烧杯,在一个烧杯中倒入热水,把4张相同的小纸片均匀喷湿,分别贴附在两个烧杯的外壁,标为1、2、3、4。

①用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片吹冷风,比较1、2,先落下的是_________号纸片。

②比较2、3两张湿纸片,先落下的是_________号纸片,说明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

17.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把铁架台平稳放在水平桌面上,第一步应该_________(选填“先放好酒精灯”、“先调好铁圈高度”或“先调好横杆高度”),这样便于其它器材的安装,确保能用酒精灯的_________(选填“内焰”和“外焰”)进行加热。同时在烧杯与铁圈之间垫陶土网,作用是_________;

(2)需要的实验器材除了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计时器,装好后如图甲,发现实验装置有错误,应该适当将_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

(3)当水温上升到90℃后,实验小组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同时观察烧杯上方的白气,发现MN两点周围的“白气”_________(选填“M点少一些”、“M点多一些”或“两点一样多”);

(4)在第10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5)星期天小华在家烧录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

18.小华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除了装置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

(2)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_________;

(3)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_℃,可以推测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标准大气压。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的(a)、(b)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5)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6)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只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___。

【题型6  液化的概念、方法及应用】

19.夏天,晒在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这种现象属于(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20.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不发生汽化现象

B.纸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先汽化再液化的结果

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的沸点高于火焰的温度

D.将纸锅中的水换成沙子,加热时纸锅会被点燃

21.小明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里面的水经历了先凝固后________的物态变化过程。他还发现冰箱内有霜形成,霜是 _________现象,如果把食物放进冰箱时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做,冰箱内 _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霜。

【题型7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22.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7min时是固液共存态

B.甲在ab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C.甲属于非晶体,乙属于晶体

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23.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某物质的凝固图像,可知其凝固过程经历了_________min,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_________。

【题型8  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

24.在研究不同液体的凝固情况时,小芳用四个玻璃杯分别装入等量的水、糖水、牛奶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放入冰箱冷冻室,每隔20min打开电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状态不同,这说明四种液体的_________(选填“熔点”、“凝固点”或“沸点”)是不同的。接着她配置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30%的食盐水,并分别取等量三杯食盐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发现20%的食盐水完全凝固时间最长,30%的食盐水其次,10%的食盐水最短,由此应选用浓度为_________(选填“10%”、“20%”或“30%”)的食盐水作为防冻液较好。

25.下列是我国东北冬季常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凌、吸热

B.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吸热

C.水蒸气在草叶上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露珠、放热

D.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是汽化现象、放热

26.在标准大气压下完成“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两个活动,对比两实验有下列判断:(1)烛蜡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两个实验采用水浴法的主要目的都是受热均匀。以上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不正确

【题型9  升华与凝华】

27.如图甲所示的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它一般是由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的树脂油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树脂油温度逐渐降低,它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琥珀看起来耀眼是因为光在琥珀表面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乙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乙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凝华,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热。

28.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如图乙A、B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_________(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填“小水珠”或“水蒸气”),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说明烧杯内大气压 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________;

(4)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_________;

(5)将水烧开后,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小锤浸没在水中(如丁图),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紫红色气体产生,此时碘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_。(提示:碘的升华温度是45℃,碘的熔点是113℃)

【题型10  水循环与水资源】

29.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高山积雪和冰也会_________成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升入高空后,遇冷_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_成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在一定条件下,又会以大气降水的形式汇入江河湖海。

30.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可以发生多种变化,并在状态变化时会吸热或放热,小虎在归纳水循环示意图时忘了三个地方没有写全,请你帮他按已整理的格式补充完整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其中要完全实现第(3)种状态变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优质提升题

31.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的门宽约8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100s

32.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冬天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疫情期间所戴的普通口罩厚度约为5cm

D.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

33.下列估测中,较为合理的是(  )

A.苏州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3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洗澡时淋浴的水温约为60℃

B.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min

C.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35.以下物理量估计正确的是(  )

A.人们正常交谈的声音强弱约为50分贝

B.初中物理课本长大约5cm

C.中学生走路的速度一般为4.4m/s

D.一月份宿迁的平均气温约为20℃

36.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时(  )

A.27℃         B.30℃             C.32℃             D.37℃

37.如图,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B.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C.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D.南通冬季气温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

38.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下列场景与所含的物理知识,对应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初春,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用电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液体温度升高,加快了液体液化

B.盛夏,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的矿泉水,随着冰的质量减少,手感到凉——是因为冰熔化从手吸收了温度

C.深秋,小明发现操场的双杠上有一层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D.寒冬,戴眼镜的小明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水珠——是因为空气吸热发生了液化

40.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41.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下,滚烫的开水泼出会形成“泼水成冰”的现象,对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②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液化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

③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④发出令人惊叹的绚烂的光芒,主要原因是光经过小冰晶发生色散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42. “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水的美丽轮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液化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形成的

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

D.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二、填空题

43.疫情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常用的手持式体温枪是靠接收人体发出的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测温的,居家体温测量可采用水银体温计,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44.任真同学的身高是1.76_________;用秒表测量时间如下图,时间为_________s。A物体的长度为       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45.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

46.某小组同学在练习使用温度计: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 _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A”、“B”或“C”);

(3)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

47.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其原理如图所示,它利用到了瓶内气体的_________性质来显示温度,忽略其它因素影响,若外界温度升高时,管内液面将_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8.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2℃,当该物体的温度升高10℃后,再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了0.5℃,将该物体的温度继续升高10℃,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_________(填偏高/偏低) _________℃,用这个温度计分别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两者的示数差为_________℃。

49.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在铜、玻璃、松香中具有冰熔化特点是_________。

50.今年夏天,镇江地区持续高温干旱,新区每天都有洒水车喷水雾(如图),水雾_________(汽化/液化)后,可以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降低温度;遇到阴天云系较多时,又及时采取人工降雨,向高空抛洒干冰,干冰_________后,会吸收热量,使高空中的水蒸气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越聚越大,下落过程中再_________成小水珠,形成降雨,从而缓解旱情。

三、实验题

51.牛牛同学根据教材第47页“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并进行测温实验。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小瓶里装_________(选填“一些”或“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液柱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

5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自制一个测温装置。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按照资料的描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一个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_________(选填“玻璃毛细管”、“玻璃泡”、“带刻度的外壳”)。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_________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3)要提高这个测温装置的精确度,你应该换用更_________(选填“粗”“细”)的玻璃管。

53.小明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100g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像。

(1)应选用_________(较整/较碎)的冰块进行实验;

(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

(3)由图乙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冰是_________(晶体/非晶体);

(4)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态;

(5)冰全部熔化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_(会/不会)沸腾。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水的凝固点是0°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C,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体温是37°C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C,故B符合题意;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约为100°C左右,50°C时饺子可能还没熟,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常识可知,加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应该在0°C或0°C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A

【详解】A.令人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18℃到25℃,故A符合题意;

B.南通市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0℃,不可能到达50℃,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冷藏室中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5℃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的沸点在100℃左右,馄饨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接近10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专题02 物态变化-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https://www.0516ds.com/6807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