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九年级语文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学校开展以“经典与传承 感悟与思索”为主题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涵养心灵,在写作中感悟真情.小真邀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专题一:启文化之旅
一、积累运用(31 分)
1. 小真在阅读《村小,霞光般静美》文段时,有一些疑问,请你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帮他解疑.
A.“晚霞印红天边的天空/色彩在深灰色的树梢上/有一群群的鸟儿往南飞/它们的倩影留在远处的天空……”líng( )听着民谣歌手小娟的《晚霞》,怀揣着美妙的chōng( )憬,B.村小的老师如一泓秋水,澄澈、明净、空阔.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老师;C.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粉笔下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
村小远离尘嚣纷扰的静美和安谧氛围中的古朴美沁人心脾.乡村教育的美,是金盏菊花瓣上的蝴蝶颤( )动的双翼,是阳光下一滴水折射的万紫千红,是暮日里怡然坠落的累累( )红柿.
(1)在阅读时,小真对文段个别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确定,请帮忙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注音.
líng( )听 chōng( )憬 颤( )动 累累( )红柿
(2)小真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A 中有一个字使用有误,请找出并修改.“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3)小真觉得文中画横线句子 B 中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出来.
(4)(请在答题卡中选择题1上涂卡)小真看过书中的语法小提示后,终于确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
A. 递进复句 B. 承接复句 C. 并列复句 D. 选择复句
2. 下列说法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醉翁亭记》中的“迁客骚人”的“骚人”也是源于此.
B.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她的诗歌形式较为自由,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 《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喉咙,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入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整首诗委婉地抒发了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情怀.
D.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描写阴晦之景所引发的悲伤,对仗工整,富有文采和诗意.
3. 小真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他读了下列这首现代诗歌后回味无穷.
霜降之美 | |
站在季节的深处
把心底的眷念 凝结成霜 将秋天深深地珍藏 ……
|
满树的柿黄
热情的枫叶 _________ _________ 守候着秋天最后的颜色
|
【注】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1)小真在整理这诗时感觉少了两句,请你联系秋天的景色补充诗歌内容.
(2)“诗中有画”,小真想为这首小诗配上一幅图画.下面哪一幅更符合诗意,说说你的理由.
4. 默写.
人生无常,时起时落人生无常,时起时落.有时是“春和景明,(1)____________”的风平浪静,有时是“(2)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前途坎坷,有时是“(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的无穷乐趣,有时是“(4)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超然脱俗,有时又是(5)“_________,人迹板桥霜”的辛苦愁思;有时会面临“云横秦岭家何在?(6)________”的失路悲慨, 会产生“(7)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 ”的自怜.但正如李白在《行路难》所言,“(8)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终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综合性学习
5.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真也积极参与了该活动.
材料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泰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材料二:
章琴,是十二圩卫生院的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扎根基层工作了近 30 年,在工作中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唯有对工作的追求和热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践行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誓言,回顾她的工作经历,无论是从医院护理一线还是到查螺灭螺现场,无论是家庭医生签约还是到进驻集中隔离点,江边鱼船、乡间田头、隔离病房都挥洒了她无数的汗水.
材料三:
A.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劲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小真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2)章琴的事迹让人感动,小真想代表学校对她进行采访,请根据活动主题,为小真设计两个有意义的采访问题.
(3)班级开展“志当存高远”的演讲,小真设计了以下演讲提纲.(下图中①填写观点,②③根据材料三填写)
专题二:感经典之力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名著阅读(11分)
6. 根据要求答题.
(1)阅读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节选),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①小真和小仪在朗诵以上诗歌选段时,对“你起来吧”如何朗读产生了分歧.小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替小仪做出应对.
小真:我朗读“你起来吧”时,语气、语速舒缓,重读“你”,后面可以略作停顿,表示诗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愿望.
小仪:________________
②“黎明”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够传情达意.请根据诗歌选段的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传达怎样的感情.
(2)艾青是位心贴着大地的行吟诗人,土地是他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请为下列诗歌中的土地意象选择对应的内涵,并据此补全“发现”.
诗句 | 内涵 | 发现 |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①____(填序号) |
艾青的诗郁结着深深的④__________(情感),但并不给人以消极悲观之感.相反, 他的诗总是将人引向一种⑤_____的境界,蕴含着振奋人心、催人奋发的力量.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爱这土地》 |
②_____(填序号) | |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
——《复活的土地》 |
③____(填序号) |
A.表达出诗人对大地母亲和祖国真挚的爱.
B.传递着诗人对明天、对未来的懂像和向往.
C.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和人民命运深切的忧患意识.
(3)下面这首短诗《礁石》选自《艾青诗选》.请用“如何读诗”中的方法,分析诗中 “礁石”的形象.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专题三:悟诗文之意
(二)(6分)
7.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②.
曾是洛阳花下客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物华:泛指万物.③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诗歌里的上标)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颔联中的“惊”字.
(2)本诗后四句流露出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三)(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①;稍大, 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②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③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④,又何必濯颍水⑤而以为高,登首阳⑥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石濑: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汩:乱.④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⑤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颍水附近.⑥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8.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三松焉( ) (2)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
(3)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 (4)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
9.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三处).
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10.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11. 【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乐”,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范仲淹和刘基的“乐” 有何不同.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 分)
材料一:
面对美食,人们会如何选择?欣然接受,还是冷静克制?
包装精美,口味香甜的各类零食层出不穷,让人爱不释手;开袋即食的肉类副食,虽然味道一般,但仍不妨碍人们的反复消费;只是叮一下浇在饭上外卖盒饭,一周可以吃上五次,烘焙店里各色面包与蛋糕,办公室里的白领和放学的小朋友几乎每天都会来上一块.
为什么市面上的美味让我们越来越欲罢不能?我们对美味的食物毫无抵抗力,是因为我们意志力薄弱吗?答案或许就是超加工食品.
那么,什么是超加工食品呢?
超加工食品是 NOVA 食品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类别,在“NOVA”中食品按加工程度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加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肉蛋奶、菌藻类、饮用水等;
第二类:经过研磨、精炼等手段加工的烹饪食材,如盐、糖、油等;
第三类:加工食品,往往由前两类食物一起制成,如罐装的蔬菜、水果、鱼,加糖的干果,只用盐腌制的肉等;
第四类:超加工食品,如含糖饮料、添加了防腐剂的肉制品、方便面、奶油蛋糕、饼干、包装面包等.与加工食品相比,超加工食品除了盐、糖、油之外往往还添加了氢化植物油、变性淀粉、色素、人工香料、乳化剂、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等,并且使用了普通家庭烹饪不会使用的工艺,如加氢、水解、挤压、定型等.
从第一类到第四类,食品的盐、糖、脂的含量层层提高,而在超加工食品中,更是用到了那些你在日常烹饪中不会使用的工艺与添加剂.这会让食物看起来更美味,尝起来更可口,吃起来也更方便容易,让你更容易吃得更多.
(腾讯网“营养师手记”2020-02-06,有删改)
材料二:
为何我们对超加工食品如此依赖?
试着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没有这些“超加工食物”,是不是世界就不变得多姿多彩了.你不能喝速溶咖啡、饮料,也不能吃甜点、辣条、面包、包装火腿等等.如果在办公室饿了,也不能吃泡面、蛋糕等食物,是不是瞬间觉得糟糕透了?
纵观生活现象,就会发现,“超加工食品”它太“狡猾”了,它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是附属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变化,人们从以前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食品加工界也紧跟需求,不断从色、香、味等层面下功夫,做到好吃又好看.
数据显示,超加工食品凭借着与新鲜食品或粗略加工食品相比较拥有更低的销售价格,它的生产周期短,大批量生产,且味道好、颜色鲜艳、保质期长等特点,占据了全食品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商人逐利,加上一些营销技巧,因为超加工食品在各个年龄层都备受青睐.
(选自微信公众平台“幸福健康一辈子”22-06-14,有删改)
材料三:
“馋哭隔壁小孩”的“超加工食品”,是健康杀手吗?
薯片、雪糕、瓶装果汁、调制奶茶……这些“美食”,其实都属于“超加工食品”.大家都知道它们不健康、吃了会胖,却对其增加癌症和死亡的风险了解甚少.近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细节这项研究对近20万人、历时近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常吃超加工食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也会升高.
(来自《南方周末》微博视频号 22-11-1,有删改)
12.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13. “超加工食品”为什么能够“馋哭隔壁小孩”?
14. 小真喜欢吃各类零,体型较胖,最近发现自己的体重又增加了,你会推荐下列哪一个健康的套餐当作周末的早饭呢?
A炸鸡汉堡+无糖可乐 B.鸡蛋粗粮煎饼+白米粥 C.薯片+双拼奶茶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父亲头上的雪
李柏林
①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
②那时,父亲在村小教书,收入微薄.一家人住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安置房里.单凭父亲的收入是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中很多东西只能靠赊账才能买来.父亲每到年关便开始发愁,可是,他一个师范毕业的老师,除了舞文弄墨,别的也不会.于是,在快过年的时候,他想到了卖春联.
③父亲开始在学校一间闲置的屋子里“创业”.他买来红纸,用刀裁好,然后便开始写了.因为白天要去卖春联,所以他只能晚上写.他经常写到半夜,就在那间屋子里披着外套睡去.我早晨去那间屋子玩,就会看见凝固的墨水,还有地上晾干的春联.
④天气晴好时,父亲去集市摆摊卖春联;如果碰到雨雪天,就只能收摊.摆摊就是看天吃饭.可是,他总不能因为坏天气就在屋子里耗上一天.于是,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一副春联很便宜,可是父亲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却是十分辛苦的.
⑤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带着满身风寒站在门外,全身都是雪.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跺掉脚上的雪,拍打掉身上的雪.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父亲笑着回应:“那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
⑥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我特别喜欢出去玩.但是平日里操劳的父亲,总想在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害怕我出去乱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我刚上一年级,这样既可以锻炼我数数的能力,又可以让我不乱跑,可谓一举两得.而对我来说,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
⑦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道”.我在父亲的黑发里寻找着白发,将白发一根根地拔下来.有时候,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笑.经过多次试验,我找到拔白发的窍门,比如后脑勺的头发拔起来最疼,头顶上的头发拔起来最容易.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
⑧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父亲的白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少了.
⑨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因为成绩不好,我沉默着.他让我在车子的后座上撑着伞,并说:“你别挡住我的视线,下雪天路滑.”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他在风雪中头发开满白色的花.我忘了在哪一刻,我发现有些雪花是拍不掉的,有些风霜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上.
⑩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父亲不用再为了我四处奔波,不用在下雪天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用为了让我不乱跑,想出拔白发的法子,更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在一场大雪中那样沉默.但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⑪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
(《读者订阅》2023年17期 )
15.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关于白头发的情节 | 我感受 |
快过年的时候 | ②_________ | 好玩、有趣 |
刚上学的那个暑假 | 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笑. | ③______ |
①_______ | 我忘了在哪一刻,我发现有些雪花是拍不掉的,有些风霜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上. | 难过、心疼 |
如今 | 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 ④______ |
16. 请说说你对“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这句话的理解?
17. 品读下列句子,说说加点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
(2)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他在风雪中头发开满白色的花.
18. 关于本文标题“父亲头上的雪”,小真和小仪产生了分歧,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说出理由?
小真:我觉得标题可以改为“父亲的白发”,因为_____.
小仪:我还是觉得“父亲头上雪”更好,因为_____.
专题四:抒人间真情
三、写作.(60+3分)
19. 写作.
父亲买橘的背影让朱自清难忘,父亲修建的台阶引李森祥深思,父亲满头的白发令李柏林心疼,母亲反复的叮咛促史铁生醒悟.生活中的父母们,虽不善言辞,但都对我们满怀深情.
请以“父亲(或母亲)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①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②补充完整题目,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
参考答案
1.(1) ①. 聆 ②. 憬 ③. chàn ④. léi
(2) ①. “印” ②. 改为“映”
(3)应将顿号改为逗号.或在原句中直接修改“村小的老师如一泓秋水,澄澈,明净,空阔”(4)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日考查字音、字形.
聆听:líng tīng,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憧憬:chōng jǐng,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颤动:chàn dòng,指急促而频繁地振动.
累累红柿:lěi lěi xīng lǐng shì,形容很多果实累累的柿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