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
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10月16日,二十大胜利召开,小明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总书记的报告,妈妈在厨房听到后,兴奋地说:是习主席在讲话,是习主席在讲话!小明妈妈根据什么判断是习主席讲话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2.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说法合理的是( )
A.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次声波大 B.超声波的频率比次声波高
C.可以利用超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D.次声波绕射能力差,传播距离近
3.宁芜铁路连接南京和芜湖,是中国最繁忙的单线铁路之一,如图是宁芜铁路位于秦淮区中华门的一段铁轨,枕木下方铺有大量碎石子,可以减震,从而有效减弱火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下列与其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工厂里工人戴的防噪声耳罩
C.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 D.路边的噪声监测仪
4.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表,分析可知( )
字母 | 小明 | 小华 |
a | 109.2Hz | 261.2Hz |
o | 115.4Hz | 279.0Hz |
e | 120.5Hz | 282.8Hz |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5.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6.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
7.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
8.如图,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右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物质 | 沸点/℃ |
酒精 | 78 |
水 | 100 |
煤油 | 150 |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9.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是无色透明、内层是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色透明气球先爆破 B.绿色透明气球先爆破
C.两层气球同时爆破 D.两层气球都不可能爆破
10.以下几个研究实例:
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用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
②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声波比作弹簧波
③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④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
⑤测量温度时,用温度计内的液柱长度反应温度的高低
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⑤
11.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 t<tA,该晶体物质处于Ⅰ区域,是液态
B.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由Ⅰ区域到Ⅱ区域时,该晶体物质发生熔化现象,且放热
C.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Ⅲ区域
D.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升华现象,且吸热
12.鞋店的水平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该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人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总保持竖直站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当θ为90时,人在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一定能看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改变θ的值,可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声学是经典物理学历史最悠久,并且当前仍处于前沿地位的重要分支,人类利用声音关乎两个方面:一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是声音具有能量。下列实例主要目的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_________,主要目的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_________(上两空选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超声波洁牙 ②B超成像 ③音乐欣赏 ④“吼王”杰米•温德拉吼碎玻璃杯
14.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现有四个大小不同的编钟甲、乙、丙、丁,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会对其音色产生影响,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中,以下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敲 编钟用力最大,
_________编钟有裂痕。
15.已知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1s以上(回声).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_________s,你会听到
_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约为5000m/s)。
16.物理课上,老师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从酒精中取出,同学们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小,后不变”或“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老师又用扇子对温度计的玻璃泡扇风,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7.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即把氯乙烷(通常情况下是气态)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对准损伤处喷射,氯乙烷在皮肤上会迅速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
18.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__m/s;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_(甲/乙)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不透明白板 A、B、C的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眼在图甲所示位置直接看火焰,其形状如图乙所示的①,此时想看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人眼应直接看白板 _______(选填“A”、“B”或“C”),所看到的像为图乙中的 _______。(选填序号)
(3)如图丙所示,是某餐厅墙上的图片,在图片对面墙上的平面镜中可观察到的字母是 ______________。
(4)如图丁中的图(Ⅰ)所示,物体AB和平面镜MN都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AB与MN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cm。现保持AB不动,将MN水平向左平移10cm,如图(Ⅱ)所示,则AB的像水平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平移 _______cm;这一过程中AB的像的大小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在图(Ⅰ)的基础上,保持AB不动,将MN绕N点逆时针旋转90°,如图(Ⅲ)所示,则关于物体AB中的点A的像A′,其运动轨迹为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像A′到N点的距离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物质M通过吸、放热发生物态变化,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1)、(2)、(3)处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某次小姚同学在黑暗的实验室里让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后面的光屏上呈现了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AB是彩色光带的边缘,把光屏分成①、②、③三个区域,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 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实验中,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更明显,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_______色;将荧光物质涂在白屏上,荧光物质发光的区域应该是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若在三棱镜上贴满红色透明薄膜,在光屏上贴满绿纸,则在光屏上会 _______(选填字母)。
A.看到红光 B.看到绿光 C.看不到光 D.看到彩色光带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6分)
22.请在图中根据这两条光线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S(保留作图痕迹)。
23.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4℃的适量碎冰放置在烧杯中观察一段时间,此时的室温约为20℃,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小明通过测量记录了一些关键数据:碎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用时8min,熔化后升温较熔化前慢)。
25.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若把此实验拿到月球上做,图中的泡沫塑料球能不能被弹起:_______。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a、b粗细相同,c、d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有水,某同学猜想气柱发声的音调可能与:①气柱的长短有关;②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1)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低”,应选量筒_______(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猜想是_______(选填“①”、“②”);
(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
2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图中的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_______。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给烧杯加盖子 B.调大酒精灯火焰 C.用温水实验 D.降低周围大气压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第3分钟温度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3)实验中,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形时,就可认为水一定沸腾了?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水面出现白气
B.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C.水中出现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甚至消失
D.水中出现大量气泡,气泡上升,体积不断增大,至液面破裂,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4)小明发现移走酒精灯,短时间内水还在沸腾,原因是_______(填写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有时沸腾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降低了 C.水还在吸收热量
(5)根据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画出水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
(6)从实验中可得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27.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冰、盐冰的熔化或凝固的特点。
(1)图甲试管装有碎冰,应选用颗粒 _______的冰块做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2)他除了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外,还要观察并记录物质的状态。
(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第10min时,物质处于 ______________态,图中B点的冰比A点的冰_______(选填“多”或“少”)。
(4)常见的蜡、玻璃、松香都是非晶体,它们的熔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5)小明将水中放盐,然后放入冰箱进行冷冻,记录了数据并画出了图象丙。
(6)观察图像,凝固过程是 _______(选填“AB”、“BC”或“CD”),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
(7)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严寒的天气,护路工人向地面撒盐是 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
(8)如图丁,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_______,盐冰水中的冰会 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入射角 | 30° | 45° | 60° |
反射角 | 30° | 45° | 60° |
(1)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把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 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硬纸板的作用是便于 _______和测量角度;
(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改变 _______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上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3)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旋转,通过观察到 现象,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9.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明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如果有厚度为2cm和1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度为_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
(2)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他可以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呈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改变蜡烛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平面镜位置在MN处,由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_______。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6)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0.某兴趣小组将5个大小相同、颜色分别是红、绿、蓝、白、黑的不透明小球放在黑暗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实验只开红灯,记录看到的5个小球颜色。第二次实验只开绿灯、第三次实验只开蓝灯,记录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球A | 小球B | 小球C | 小球D | 小球E | |
红光 | |||||
绿光 | |||||
蓝光 |
(1)红光照射小球A时,观察到小球A是红色,说明此时小球A _______(选填“反射”、“吸收”或“透过”)红光。
(2)绿光照射小球A时,观察到小球A是黑色,说明此时小球A _______(选填“反射”、“吸收”或“透过”)绿光。
(3)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在白色灯光照射下,A球应是 _______色,B球应是 _______色。
(4)请根据本实验涉及的知识判断,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如果只被照射绿光,会生长得 (选填“更好”或“不好”)。
(5)新鲜的猪肉是鲜红色的,不新鲜的猪肉则发白。请根据本实验涉及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卖肉的商贩喜欢在肉的上方挂一盏红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A
【解答】解:虽不见其人,但能听出熟悉的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出说话人的,所以小明妈妈根据音色判断是习主席讲话的。
2.B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都是声音,故传播速度一样快,故A错误;
B.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因此超声波比次声波频率高,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
D.次声波绕射能力强,传播距离远,故D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