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检测卷
第十八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D.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2.如图为菠菜叶横切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3是表皮,有保护作用,所以光线不能透过
B.4是叶脉,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物质
C.2是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
D.5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3.探究“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取下列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②
4.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下列关于新疆棉花种植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及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补充氧气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在傍晚移栽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
5.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 )
①促进根吸收水分
②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③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④促进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山中多雨”,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
7.“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调节气候
B.提供足够的木材
C.维持空气中碳一氧的平衡
D.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8.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二氧化碳能进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
D.无机盐能被成熟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
9.某生物小组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时,设计了下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
B.甲放黑暗处,乙放阳光下
C.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D.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
10.在下图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中,为“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应选择哪两部分作对照( )
A.①与② B.①与④ C.②与③ D.③与④
11.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B.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物圈中起到生产者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生物圈中的植食动物直接提供了食物来源
B.参与构建植物体结构的各个层次
C.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D.参与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绿色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下列对绿色植物价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4.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关于植树造林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
D.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B.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少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6.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该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是生产者
C.蛙和田鼠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D.蛇的数量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17.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其中的生物数量将会( )
A.逐渐减少 B.保持相对稳定 C.逐渐增多 D.保持不变
18.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下列曲线图中可表示蝗虫的数量变化的是( )
19.“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 )
A.火山爆发
B.多喷洒农药防治害虫
C.适度利用资源
D.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20.有关稻田养鱼的说法:①稻田中的水稻、浮游植物和鱼类都属于生产者;②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浮游植物→小鱼→大鱼;③若该稻田被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大鱼体内积累的农药最少;④如果该稻田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可以采用养殖吃浮游植物的鱼类来进行生物防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地循环流转。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_装置。
(2)通过对照A、B两个装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比较C、D两个装置,_________装置能较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4)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表皮上的_________散失到植物体外的。
(5)炎热的夏天,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阴影处感觉更凉爽,说明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能够降低大气温度。
22.下图是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叶片中的[①] _________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密闭玻璃容器甲内放一只小白鼠,在另一密闭玻璃容器乙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将两个装置放在_________(填“光照”或“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白鼠死亡;乙装置中的小白鼠存活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_________,供小白鼠利用。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_________,储存能量。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_。
23.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兔和食草昆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关系。
(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示的成分以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和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比例总保持着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DDT(一种难以分解无法排除体外的农药)污染,则图中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
24.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用培养好的小麦苗为实验材料,设计并实施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本实验应采纳图1中_________(多选)同学的建议。
(2)比较分析图2中的结果可知,只有_________组的小麦苗进行了光合作用。通过比较图3中的实验数据究其原因:实验初始时,甲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乙组;随着实验进行,只有_________组的小麦苗逐渐消耗了二氧化碳。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结果中,图2中A点的数据有误,对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数字序号)
①将该点数值改为18.4 ②删除该点数据 ③重复实验
…………
参考答案
1. B
【分析】(1)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不仅存在于水圈中,也存在于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
(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