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八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0.5分
1.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其中的( )
A.血红蛋白 B.成熟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
2.抽血后,用棉球按住针刺点,不久伤口处的血液自动凝固。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血液成分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血氧饱和度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纤维蛋白原
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4.某患者经医生确诊为急性炎症,进行消炎治疗后,很快痊愈。下图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是( )
A. B. C. D.
5.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胳膊上、腿上看到的“青筋”是静脉
B.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C.动脉是血液从全身流向心脏的管道,而静脉正好相反
D.毛细血管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之一是其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一般为8~12千帕。某人经常头昏,多次测得血压超过19.3/13千帕,可推断此人有可能患有( )
A.低血压 B.贫血 C.坏血病 D.高血压
7.小明生病到医院输液治疗,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8.某人体心脏内甲、乙两个心室的血液中氧气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对其所连接的血管进行推测,正确的是( )
心室代号 | 甲 | 乙 |
氧气含量(mL/100mL) | 19.8 | 15.2 |
A.甲与上腔静脉连接 B.乙与主动脉连接 C.甲与肺静脉连接 D.乙与肺动脉连接
9.下图是人体内某个结构中血液流动的示意图,②表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表示肺,则③表示肺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
B.若②表示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则③是最小的动脉
C.若②表示大脑,则③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减少
D.若②表示小肠,则③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增加
10.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有( )
①肺 ②肛门 ③肾脏 ④ 皮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结构中,既属于循环系统又属于泌尿系统的是(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体
13.某校学生进行体检后,甲同学的尿 常规检测指标出现异常,如下表所示(“一”表示无,“+”表示少量,“++”表 示大量)。则该同学最可能出现异常的结构是( )
样品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正常参考值 |
尿液 | 葡萄糖 | ||
蛋白质 | 十十 | ||
红细胞 | 十 | ||
尿素 | 1.9 | 1.8-2.0(g/100mL)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输尿管
14.在健康人体内,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尿素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增多 D.葡萄糖含量增多
15.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余的水在体内积累对人体有害 B.血液流经肾小球可形成原尿
C.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D.使用甘露醇会导致尿量减少
16.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神经元在形态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 )
A.没有细胞膜 B.具有细胞核 C.有细胞壁 D.有许多突起
17.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因为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神经系统反应减缓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8.在各种交通意外事故中,脑干损伤的死亡率高达90%,主要原因是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人体的( )
A.呼吸和心跳 B.语言表达 C.身体平衡 D.肢体运动
19.渐冻症是一种进展性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的疾病。某患者目前心跳、呼吸正常,但其肌肉已经逐渐萎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
C.针刺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有感觉但不能运动的现象
D.患者的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大脑皮层功能正常
20.某老人因中风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小脑
21.晓明爸爸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突然发现一只小狗跑到路中央,他立刻踩下刹车。对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其神经中枢在脊髓中
C.传出神经是视神经
D.属于非条件反射
22.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谈论青梅,分泌唾液
C.看到青梅,分泌唾液 D.嗅到青梅,分泌唾液
23.白天阳光很强时,猫的瞳孔呈线形,而夜晚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呈圆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的大小受到虹膜的调节
B.光线落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猫的瞳孔在夜间会扩大以通过更多光线,夜视能力强
2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下列属于中耳的结构是( )
A.耳郭 B.鼓膜 C.外耳道 D.半规管
25.课堂上,既能看清远处黑板上的板书,又能看清近处书本上的文字。在此过程中,眼球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A.角膜 B.晶 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
26.目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下列措施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在强光下阅读 B.阅读保持合适的距离
C.阅读后看远处 D.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
27.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同一视野内看到数目最多和最少细胞分别是( )
A.白细胞、红细胞 B.红细胞、血小板 C.红细胞、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28.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判断它左右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用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用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29.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B.血流速度较快的小血管
C.血液由多条血管汇集流入一条血管
D.血液由一条血管分支流入多条血管
30.如图为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需测量多次并求取平均值 B.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
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D.效应器是被试者手指肌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5分)
注:下列各题除注明外每空0.5分。
31.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
(1)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心脏壁最厚的腔室是_____,收缩有力,可将血液运输到较远的距离。
(2)在图一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填字号)。
(3)若图二曲线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 ] _____血管。
(4)某人患急性肠炎,医生给他输液治疗,该药物最少需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患病部位。
32.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下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由图二中的_____(填序号)组成。
(2)尿液产生后会在图一的[③] _____中暂时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需及时排出。憋尿容易使③黏膜的抵抗力降低,细菌趁虚而入导致尿路感染。严重时,带菌的尿液还会通过[ ] _____逆行至肾脏,引发肾炎。
(3)细心的同学发现在炎热的夏季,喝水比冬天要多很多,但是一天的排尿量比冬季要少,原因是夏季代谢废物以_____形式排出增多。
33.研究人员根据人耳(结构如图2)利用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制造出“入耳式耳机”和“骨传导耳机”(如图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入耳式耳机”佩戴的部位为图2的[①] _____的入口处;“骨传导耳机”佩戴的部位为耳朵外部。
(2)两种耳机形成听觉的区别在于将声音信号传递给[③] _____的方式不同。“入耳式耳机”声音信号的传递需经过①传递到[②] _____,②通过振动将声音信号传递给③;“骨传导耳机”则通过声波引起的颅骨振动,直接将声音信号传递到③,不需要经过①和②的传递。
(3)无论是佩戴“入耳式耳机”还是“骨传导耳机”,③在接收到声音信号后,都会将声波的刺激传到内耳,刺激[⑥] 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⑤] _____传给_____(填“大脑”“脑干”或“小脑”)的听觉中枢,从而产生听觉。
34.某校同学进行了膝跳反射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身高、体重等身体状况相同且健康的甲、乙两人。
②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其中甲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乙小腿自然放松。
③用橡皮锤分别快速叩击甲、乙两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1 次。
④观察实验现象:甲同学小腿无明显反应,乙同学小腿突然跳起。
(1)设置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2)乙同学完成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是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3)甲同学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膝跳反射受[ ] _____的控制。
(4)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的建议是_____。
(5)某患者除躯体运动中枢受伤外,其他部位完好。若医生叩击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请预测该患者的膝跳反射完成情况和感觉:_____。
35.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吗?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本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_____ _____。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_____ _____ _____。
(3)小鼠能顺利的走出迷宫,主要靠的是_____ 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
(4)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两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的是_____ _____组。
(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参考答案
1.C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可以与氧气结合,不是DNA,A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其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输送营养和氧气的功能, 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有DNA,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具有将病菌包围、吞噬的功能, C符合题意。
D.血浆中水分占91~92%,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无DNA,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