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部分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苏科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视野,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③①②
B.依据红细胞单行通过可判断①是毛细血管
C.观察时应用湿纱布把小鱼包起来
D.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利于观察
2.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的心壁最厚,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B.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b和d
C.③是肺动脉,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D.d收缩时,房室瓣关闭,血液流向②
3.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有炎症时①的数量增加
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血细胞、养料和废物
C.贫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图中③数量少
D.④有细胞核,有促进伤口止血的作用
4.图甲表示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图乙表示人工肾工作的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③④⑤组成肾单位
B.图甲中的①②流的是动脉血
C.图乙中的半透膜相当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D.人工肾的工作过程没有肾小管重吸收过程
5.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按序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球,其内液体为血液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从成分上看,甲是糖尿病人
6.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吃山楂分泌唾液
B.听到“山楂”二字分泌唾液
C.看到“山楂”实物分泌唾液
D.听他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
7.小红绣十字绣时不小心被针扎到了手。下图是缩手反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⑤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甲处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
D.手被针扎立即缩回,后感到痛,痛觉产生于甲
8.关于神经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醉酒的人走路不稳,跌跌撞撞,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
B.正确佩戴头盔可以有效保护“控制人心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生命中枢小脑
C.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D.脊髓灰质中含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9.下图是人耳结构示意图,下列对人耳结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8是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B.5是咽鼓管,鼻咽部有炎症时,不及时就诊会导致中耳炎
C.4是耳蜗,能将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D.图中听觉感受器是8鼓膜
10.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形成近视。下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③② D.③④
11.激素对同学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下列对激素描述错误的是( )
A.婴幼儿时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C.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D.激素在同学们的血液中含量很多,作用也很大
12.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
B.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既能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C.②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③从⑤中滑出的现象叫脱臼
13.图乙人工髋关节中的置换部分,对应于图甲中的( )
A.①关节头 B.②关节囊 C.③关节腔 D.④关节窝
14.如图为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完成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骨,起杠杆作用
B.②是关节,起支点作用
C.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敬礼动作
D.敬礼动作的完成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来自肌细胞的呼吸作用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否为学习行为”时,获得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 | 2分37秒 | 1分40秒 | 54秒 |
A.为了避免偶然性,应该做重复实验
B.小鼠获取食物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走错的次数越来越少
C.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这个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16.植物体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A.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7.蓝色氯化钴试纸接触到潮湿的空气会变成粉红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甲乙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分布及数量,并将氯化钴试纸贴在叶的上、下表面。干燥条件下分别在白天和晚上放置了1小时,记录试纸的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 | 单位面积气孔数量(个) | 试纸颜色变化 | ||||
下表皮 | 上表皮 | 白天 | 夜晚 | |||
下表皮 | 上表皮 | 下表皮 | 上表皮 | |||
甲 | 0 | 18 | 蓝色 | 粉红色 | 蓝色 | 蓝色 |
乙 | 22 | 0 | 粉红色 | 蓝色 | 蓝色 | 蓝色 |
A.可推测白天甲植物上表皮蒸腾速率大于下表皮
B.可推测白天甲乙两种植物蒸腾速率都比夜晚大
C.可推测白天甲植物比乙植物蒸腾速率大
D.可推测甲乙两种植物适应的环境不同
18.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移栽的茄子秧根部带着一个土坨,主要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C.夜晚把塑料大棚掀开一角,使冷空气进入是为了减弱作物的呼吸作用
D.将大豆与玉米进行套种,能增加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
19.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实验中遮光部分经碘液染色后不变蓝
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
20.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低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
C.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作用很大
D.生物圈中的氧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都表示呼吸作用,丁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①过程进入生物体内
C.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丙
D.该生态系统中甲和丁都属于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
2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人类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B.对破坏或污染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23.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一甲一乙
B.四种生物所在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最多的是丙
C.图中四种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24.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下图是某同学解剖一朵油菜花的展示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菜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图中的萼片和花瓣组成花冠,是花的主要结构
C.图中有4枚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D.图中有1枚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25.利用鳞茎球两旁的侧球产生新个体是水仙繁殖的主要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个体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B.新个体容易出现变异
C.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D.这种繁殖方式的速度较慢
26.下列有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和玉米都属于被子植物 B.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C.种子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D.胚中都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7.洋葱的营养价值很高,《清异录》记载洋葱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抗寒杀菌等功效。如图是洋葱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B.胚芽将来会发育为茎和叶
C.胚乳中的营养在萌发时被消耗
D.胚芽、胚轴、胚根、胚乳构成胚
28.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22年4月北京动物园建立了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破壳后需进行人工育雏,下列有关青头潜鸭繁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B.受精鸟卵中的①具有分裂能力
C.②将来发育成幼鸭,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③
D.青头潜鸭的雏鸟出生后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
29.下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受精卵,是青蛙发育的起点
B.C外形像鱼,主要靠尾部摆动来运动
C.由C到F变化中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
D.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差异大,为变态发育
…………
参考答案
1. A
【分析】图中血管①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血管②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③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
【详解】A.图中③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①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③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静脉血管,血流速度比较慢。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②动脉、③静脉、①毛细血管,故A错误。
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①是毛细血管,故B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