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1. 读一读,写名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拼一拼,写词语。
nèn lǜ zhú jiàn zhuānɡ jia wò shì kū wěi
( ) ( ) ( ) ( ) ( )
pú tao kū jié xuè yè bēi cǎn shōu huò
( ) ( ) ( ) ( ) ( )
选择题
3. 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昂首(yánɡ) 横贯(ɡuàn) 挖掘(jué)
B. 门框(kuànɡ) 气氛(fēn) 花蕾(lěi)
C. 曲折(qǔ) 慎重(shèn) 少女(shào)
D. 惩罚(chěng) 倒塌(tà) 斯文(sī)
4. 下面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 堤岸 滚动 鹅卵石 B. 招待 严历 触角
C. 日暮 吟唱 劈开 D. 超过 敏锐 疲劳
5. “鼐”字的读音与下面( )字的读音最接近。
A. 鼎 B. 氖 C. 锭 D. 奘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 )
A. 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
B. 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精疲力竭。
C. 日本鬼子神机妙算,被我军打得损失惨重。
D. 学校开展小制作活动,全校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
7. 与“雨点密集地喧嚷着”一句修辞一样的是( )
A.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 B. 蝴蝶难道不惹人怜爱吗?
C. 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D. 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女孩用兴奋目光望着这座小小的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住宅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9. 填空。
(1)我知道有的古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画卷,比如《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古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2)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正如《尚书》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填海》中,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旅游攻略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期间,我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首先,我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赶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吸取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10. “我”所准备的假期里的文化之旅的路线是( )
A. 从沈阳出发→到杭州西湖→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
B. 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到杭州西湖
C. 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到武汉黄鹤楼
D. 从沈阳出发→到武汉黄鹤楼→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
11. 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欧阳修 D. 孝文帝
12.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只在于欣赏不同的美景。( )
(2)游人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情致。( )
(3)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的是武汉黄鹤楼。( )
13. 与“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这句上联相对应的下联是( )
A. 登黄鹤楼觅李白身影
B. 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C. 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14. 对于你来说,“旅游”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蜘蛛网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能够把网结在半空,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半空。
奇迹是执着创造的。
15. 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作者对自己的( )描写。
A. 神态 B. 动作 C. 心理 D. 语言
16. 题目“‘飞翔’的蜘蛛”中的“飞翔”为什么加引号?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凌空结网,让人感觉它好像会飞。
B. 因为蜘蛛结网时能飞,但与小鸟的飞翔不一样,所以加上了引号。
C. 作者想特别强调蜘蛛是会飞翔的。
D.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是会飞翔的蜘蛛。
17. 第4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 话题转移 B. 补充说明 C. 引出下文 D. 声音延长
18. 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中的?我能在短文的第( )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19. 读完短文后,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20. 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想变成________
提示: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你可以自由地写自己想变成什么,如一种动物,一个物品,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等。注意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人或物来写,要写具体,写生动。
…………
参考答案
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漂亮。抄写时,标点符号也要抄写下来,力求匀称、美观,注意字和字之间的位置。其中“景、照、苔”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