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1日
资源编号 59646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10-09 六年级上册 0 2,43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同学们,答题前请注意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仔细认真检查哦!

积累与应用。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来到村里kǎo chá(        )的专家团,沿着shān jiàn(        )后蜿蜒盘旋的泥石山路pān dēng(        )而上,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石窟。专家团将这些shén mì(        )的石像逐一pāi shè(        ),然后依据实物,结合相关lǐ lùn(        ),进行各种推理与cāi cè(        )。他们各己见,直到声音shā yǎ(        ),也无法达成共识。于是,他们陷入了chén sī(        ),石窟周围一片sù jìng(        )。

2.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__________:“多好啊!”

(2)“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__________了伙伴的邀请。

(3)马宝玉大声__________:“同志们!用石头砸!”

(4)“我一定要把这次教训牢记于心。”他__________道。

A. 赞叹        谢绝        喊道        自言自语

B. 赞扬        拒绝        说道        窃窃私语

C. 谈论        谢绝        讲道        交头接耳

D. 议论        拒绝        吼道        喃喃自语

3. 诗句经典,温故知新。

(1)词中有丰收的喜悦,宋代辛弃疾在乡村夏夜稻花的香气里,听着人们谈论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胜利的喜悦,毛泽东主席写出了红军翻过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游春的喜悦,宋代朱熹借着泗水边上焕然一新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朝陆游在《病起书怀》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尽管自己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一传世诗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4.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中都写到了“月”,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完全不同。

B.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顺序来写的。

C. 《穷人》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可有可无,可以删去,不影响小说的表达效果。

D. 《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5. 读下面的片段,理解和朗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A.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要读出张飞的粗犷豪迈之气。

B. “睁圆环眼、厉声大喝”的动作描写要读得顿挫有力,读出气势,表现张飞的神勇威猛。

C. “料得是曹操心疑”读时语气要加重,让人感觉疑虑恐惧。

D. 读“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一句时,略作停顿,读出震慑的感觉,表现出对张飞的畏惧。

阅读与理解。

课内选文阅读。

草原(节选)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6. 把选文画“________”的内容补充完整。

7. “无边的绿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 “染”“勾勒”是画国画的技法,结合上下文想开去,“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能让你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选文。

乞丐

(俄国)屠格涅夫

①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②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服,污秽的伤口……啊,贫困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shì  niè)得多么丑陋!

③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④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⑤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⑥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紧握了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  兄弟  他吃力地咕哝着  这也多谢了  这也是施舍  兄弟 

9. 给短文画横线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10. 文中多次描写乞丐“红肿、肮脏、颤抖的手”的细节,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表现出乞丐的极度贫穷。

B. 揭露了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公平现象。

C. 为下文“我”紧紧握住乞丐手的举动作铺垫,表现了“我”的同情心和平等视人的态度。

D. 用乞丐的丑陋来反衬“我”美好的心灵。

11. 文中对“我”的描写不多,一个“摸遍”,一个“紧紧地握住”,还有一句抱歉的言语,让你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乞丐“等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从作者那里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中用了好多省略号,请你任选一处,尝试将省略掉的细节写出来。注意写清楚前言后语,语句要连贯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选文。

如何看待网络用语

【材料一】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的调查

①“网络用语”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语言现象,又称网络语言,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有学者对中关村一小学11至13岁的六年级学生进行调研,情况如下:近八成被调查的学生不仅熟知网络用语,也经常使用网络用语,由于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加上追求新奇心理,网络用语特别容易在小学生中流行。很大部分学生表示最初他们就是因为瞧到别的同学使用了这些语言才跟随效仿的。有四成的学生认为这样表达很有个性。有10%的同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与日记中使用网络用语,也有一些有手机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发短信息时也会使用网络用语。在对象的选择上,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会对同龄人使用这些语言,几乎没有人愿意与成年人尤其是长辈使用网络用语交流。被调查的学生里认为网络语言没有生命力的只占17%,仅仅22%的被访学生感到网络语言会不利于语文学习。

(摘自百度网,有删改)

【材料二】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②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分别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等。新鲜出炉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记录了国家的发展变化,展现了社会新气象,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打破了不同场合的语言区隔。网络用语或许缺乏历史纵深,但却如横切面一样,记录普通民众的日常,勾勒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爱惜我们的语言文化

③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也是一种必然产物,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有可能会损伤语言美的主干,语言是我们民族文化生存的基石,也是民族审美意识最鲜明的体现,爱惜我们的语言就是爱惜我们的文化。(摘自《人民日报》)

14. 什么是“网络用语”?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5. 【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学者围绕“网络用语”的哪几个方面对中关村一小学11至13岁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    )(多选)

A. 小学生运用“网络用语”的群体数量。

B. 网络用语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

C. 小学生对“网络用语”的看法。

D. 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的方式和对象。

16.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联?仔细读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明写作文常常用到网络语言,老师有时读不懂,他却觉得这很酷。请你依据三个材料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劝劝小明,并给他一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生活与表达。

在生活中让我们喜悦事情有很多,老舍先生因看到一碧千里的草原而满心喜悦,课文《竹节人》中,竹节人作为玩具带给作者不可或缺的童年乐趣和喜悦,当我们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时候,心中也有无尽的喜悦……在日常生活中,哪一次亲身的体验让你心生喜悦?写一件让你心生喜悦的事情。

要求:1.把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写清楚。2.注意语句通顺,分清主次,详略得当,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3.题目自拟,450字以上。

…………

参考答案

积累与应用。

1. ①. 考查    ②. 山涧    ③. 攀登    ④. 神秘    ⑤. 拍摄    ⑥. 理论    ⑦. 猜测    ⑧. 沙哑    ⑨. 沉思    ⑩. 肃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964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