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0日
资源编号 59643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10-09 五年级上册 0 2,99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同学们,答题前请注意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仔细认真检查哦!

一、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汉字。

老师反复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不要,即使遇到紧急事情也不要,要拒绝外界的诱惑,战胜一切困难。

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下面的方框里。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喙(huì)    嫩绿(nènɡ)    自恃(shì)    玲珑剔透(tì)

B. 眸子(mó)    牛虻(méng)    侮(wǔ)辱    精神抖擞(sǒu)

C. 惩罚(chéng)    乃翁(lǎi)    强(qiǎnɡ)逼    玻璃框(kuàng)

D. 驻扎(zhā)    间隔(jiàn)    垂蔓(màn)    削(xuē)弱

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示儿(给……看)题临安邸(题目)己亥杂诗(己亥年)

B 潜龙腾渊(深渊)    鹰隼试翼(展翅试飞)    奇花初胎(含苞欲放)

C. 万马齐喑(沉默)    举世闻名(举动)    乃翁(你们的父亲)

D. 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干将发硎(占代宝剑名)  横有八荒(荒芜)

4.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 战争破坏了孩子们的美好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B. 如果你搭乘火箭前往外太空,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C. 这个世界总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所以更应该知足常乐才对啊!

D. 一连串的追问让他理所当然,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离开了。

5. “他做事总是畏首畏尾,结果错失了许多良机。”将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换成俗语,合适的一项是(  )

A. 屋漏偏逢连夜雨        B. 吃水不忘挖井人         C. 前怕狼后怕虎            D. 打开天窗说亮话

6. 王华喜欢玩游戏,认为现在年纪小,可以多玩玩,长大后再好好学习知识。我们可以用哪一句话来劝告他?(  )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下列诗句表达情感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8. 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桂花树与梅树作比较,突出了桂花树粗壮的特点。

B. “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流星体运动速度很快。

C.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战,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D.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之大,表达了作者无比痛惜之情。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B. “无论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

C.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D.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10. 关于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回读。

B. 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想,这样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C. 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 熟能生巧,我们要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看得快,想得快。

11. 古诗词填空。

(1)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从古至今,浓浓的爱国情,穿越时空,光芒耀眼,震撼人心;_____(朝代)_____(作者)以《示儿》给儿子留下遗嘱:“_____,_______,感人至深;《题临安邸》对统治阶级苟且偷安行径提出质问:“_______,______”,振聋发聩;《己亥杂诗》表达了_______(诗人)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______,____”,引发共鸣。

(2)《蝉》是____朝诗人_____所写,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议论: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3)《乞巧》中“______,_______”描写了七夕节家家户户的女孩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场面;与七夕有关的诗句还有:“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12. 根据课文内容及知识储备填空。

(1)那雪白的________,那全身的________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______则嫌长,______则嫌短,________则嫌白,________则嫌黑。

(2)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百兽震惶。鹰隼试翼,______。奇花初胎,_______。干将发硎,________。天戴其苍,________,________,横有八荒。前途似海,________。

(3)晋代葛洪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意思是不要整天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多思、多探索,并因之而功亏一篑。同为晋代的田园诗人________说:“_____,一日难再晨。______,岁月不待人。”他是在警醒年轻人: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当趁年富力强之时,珍惜光阴,奋发上进。

(4)写出对应的成语:打开天窗说亮话——_______。吃水不忘挖井人——_________。

13. 请根据描述,填写《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1)她,出生在一个瓜里,是两户人家的后代,曾千里寻夫。(    )

(2)以她为主角的故事包括蓬船借伞、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    )

(3)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

阅读与理解

有趣的“三”

①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②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③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④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⑥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⑦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⑧“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⑨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14. 仔细阅读文章,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加点词指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一”“二”“三”“一万”。(    )

(2)古人“三衅”“三浴”,表示对客人的敬畏。(    )

(3)中国古代建筑、王朝设官、礼节以及社会民俗方面,都能找到“三”踪迹。(    )

(4)“三思而行”“三百六十行”,这里的“三”表明的都是时间之长。(    )

(5)第8节介绍了“三”在时空和算数方面的表达功能,“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中的“三”与这节中列举的“三”的意思相同。    (    )

(6)毫不夸张地说,数字“三”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的历史文化。(    )

阅读:

夜深同花说相思

①她叫秀花,果然手巧,擅长绣花。我有时候笑她,你的名字可真够土的,这时候她总是露出很羞涩的样子,仿佛自己犯了错遭到批评,又自我解嘲地说,土吗?都是这样的名字啊,我妹妹还叫秀莲呢。

②上大学那年,女生宿舍时兴拉床帘。我给她修书一封,不久,一幅床帏就绣好寄过来了,白色的细棉布,彩色的丝线缀着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拉上床帘,小小的个人世界也跟着芬芳。可惜,毕业后,那块很长的白色绣花棉布,跟着日子弄丢了。

③我打电话问,干吗呢?她说,十字绣呢。她在绣十八个美女,原来想绣《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惜那个图案刚刚卖完,她就买了十八个美女,说是绣完送给我搬家用。我心想《红楼梦》我是喜欢的,毕竟有典,您弄十八个没有出处的美女,我挂墙上多俗啊。于是,我委婉地说,您绣那多费事啊,少说也要两三年,再说眼睛、颈椎也受不了啊,我可不落忍,千万别绣了。她不听,还是要绣。我只好放狠话,我不太喜欢的。她讪讪地说,那我就挂自己墙上。

④然而,我还是劝她别绣了,她又说,闲着也没意思。搬家后,她离开了故居旧邻,陌生的环境里,她和夕阳一般孤单,我也就不好再强行阻止。高楼的西窗下,这个叫秀花的女子拿着绣针,在西晒阳光下低头做着十字绣,一针一针,绣着【A】一幅画,绣着寸寸光阴。远远看去,也是【B】一幅画。

⑤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觉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

⑥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已经坐公交车到了单位门口,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她穿着齐整,站在银杏树下,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她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布袋书包,都是吃的,牛肉蒸饺、炒花生、山楂酱、红烧肉、柿子、白萝卜。她从西向东,穿过多半个城市,只为给我送饭。有时候时间晚了,也会在我回家时路过的公交站点下车,于尘埃中等我。我接了沉重的布袋书包,开车绝尘而去,留她在黄昏的暗影里,继续等候开回的公交车。

⑦衣柜里的衣服换了一茬又一茬,压箱底的是一件紫色缎面棉坎肩,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的床品换了一套又一套,压床底的是一床粉色缎面的棉被,她亲手缝制的。有些东西,不可再生,而你却贪婪地想此生永远拥有,只好压在箱底。

⑧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能力,就给她建造一个世界,好比秦王的阿房宫,唐王的大明宫,我要把她妥妥地雪藏起来。有时候我又想,她的整个世界,无非是我开放的平安幸福花。如此深情如此夜,我真想热热地唤一声,娘。夜深同花说相思。她叫花儿,我的娘亲,已经老去,正在更老。

15.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母亲秀花为我做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第⑷段中A、B两处的“一幅画”分别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联系上下文,想像作者写到第⑥段时心里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联系全文,揣摩文章第⑧段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写作与表达

生活是个博大精深的“大课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而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财富。请你以“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先补充好题目。空缺处可填:谦让、亲情、善良、尊严、给予……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2.围绕主题写作,事例合适,内容清楚,过程具体,并写出真情实感。

…………

参考答案

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惠、酬、稀、谎、毁、殿、叮、嘱、镇、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964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