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资源编号 59445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0-06 九年级上册 0 2,74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1.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不属于同一类型杠杆的是(  )

A. 剪刀                       B. 起子

C. 镊子                       D. 钢丝钳

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减少一个,杠杆将(  )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3.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 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

A. 小于0.75 N                                                      B. 等于0.75 N

C. 大于0.75 N                                                      D. 等于0.5 N

4. 如图甲,大人、男孩、女孩用两根相同圆木棍和一根绳子玩“比力气”的游戏。该游戏装置与滑轮组类似,图乙是其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两根木棍上绕几圈后女孩捆住绳的另一辆向外拉,大人、男孩则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三人中被拉动者为负,他们都使出了最大力气,仍处于“僵持”状态,没能分出胜负。忽略绳与木棍之间的摩擦,以下做法中最有可能使女孩获胜的是(  )

A. 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多绕1圈                                B. 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少绕1圈

C. 仅增加绳的总长                                                 D. 仅减小绳的总长

5.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对物体不做功的是(  )

A. 图甲: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图乙: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 图丙:推车向前运动                                          D. 图丁:挺举杠铃的过程

6. 某同学把装有2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6J                              B. 30J                            C. 60J                            D. 90J

7. 体育课上,亮亮和晶晶决定进行爬杆比赛,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相同高度的杆顶.想判断谁的功率大,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 杆的高度                                                            B. 爬杆时间

C. 两人身高                                                            D. 二人的体重

8. 如图所示,工人往车上装重物时,用长木板搭个斜面,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力,把重物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推到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斜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 匀速推动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越大

C. 匀速推动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做功越多

D. 匀速推动重物的速度越大,推力的功率越大

9.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 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 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0. 小红在操场上将一皮球抛出,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皮球由ab时,动能逐渐增大

B. 皮球由c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

C. 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 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

11. 一物体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则该物体的(    )

A. 动能可能不变            B. 势能可能不变            C. 机械能一定不变         D. 机械能可能不变

12.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容器中,用力将一木块浸没在水底,撤去力后,木块在水中上浮且能跳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和势能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下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B. 木块上表面刚露出水面时,其动能最大

C. 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D. 力刚撤去时,木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跳出水后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6分)

13. 每周一升国旗时,随着绳子的拉动,旗杆顶端的滑轮不断转动,国旗缓缓上升。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__________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4.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发射,在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舱内3名宇航员的动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下同),重力势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

15. 晚饭后,妈妈带着小涛和他两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跷跷板,如图所示,图中的转轴相当于杠杆的___________,妹妹的总重力比小涛的重力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小涛比妈妈离转轴_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小涛应适当___________转轴(选填“远离”或“靠近”)。

16.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F______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甲的机械效率______乙的机械效率。

17.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一款智能送餐机器人的重力是500N,如果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以0.8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50m,它所受到的阻力为60N。机器人的重力做功 ___________J,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的功率 ___________W。

18. 如图所示,爷爷与小红进行爬楼梯比赛,他们都从1楼上到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红体重的2倍,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红所用时间的2倍,若爷爷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小红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W1W2=___________;P1P2=___________。

19. 步行是一种简易方便的健身运动,人正常步行时,步距(指步行一步的距离)变化不大,步距还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小东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正常步行1min走了180步。小东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已知小东的腿长是65cm,质量是50kg,g取10N/kg)则小东正常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小东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 ,小东正常步行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20. 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则此过程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

21.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有关.

22. 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______,因此橡皮筋具有______。

23.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动滑轮重G的关系:

(1)实验时,应竖直___________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3)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忽略绳重和摩擦)

24.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不计摩擦)。

(1)上述过程中,若使钩码上升的高度为2h,则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仅将钩码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_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仅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B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的高度,则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m1<m2h1<h2)。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填字母);

A.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2)如甲、丙两图所示,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3)钢球从斜面上滑下,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设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钢球与木块碰撞后,木块的动能为Ek,则Wf______Ek(选填“>”、“<”或“=”);

(4)小明同学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小华认为小明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什么吗?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26. 如图利用羊角锤撬钉子,在锤柄上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和其力臂l

27. 某剧组为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

(1)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2)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28. 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9.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时,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图甲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B点处挂上1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L2,计算后发现: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你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否完善的: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小明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发现按图丙中弹簧测力计使用方式校零时往往很困难,由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秤钩都有一定的质量,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略___________绳子受到的实际拉力(选填“大于”或“小于”),为了在竖直向下方向校零,一种方法是取两个弹簧测力计先竖直方向校零后,如下图所示竖直放置,秤钩对钩,在竖直方向拉到某一数值,这时只要移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的指针,使其示数与另一弹簧测力计相等即可完成校零。

(4)小明觉得这样校零比较麻烦,接着他采用了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0.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实验前,应先准备好器材,把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方向”、“沿着斜面方向”)调零;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___________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并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通过与第2次测量结果相比较,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___N。

31. 小夏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铅球代号 铅球质量/g 下落高度/m 陷入沙中的深度/m
A 200 0.5 0.1
B 400 0.5 0.25
C 200 1 0.2
D 200 1 0.2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了沙子和质量不等的铅球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

(4)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实际情况下,管道还是粗糙,摩擦力会导致铅球D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变小。在力学分析时,例如某一个力相对非常小,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不大时,物理学中经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为了使管道对铅球的摩擦力成为“次要因素”,除了使用更光滑的管道之外,本实验可以选用质量更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铅球进行实验。

32. 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

液体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根据密度公式,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

【产品制作】

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砣)。

步骤:

①模仿杆秤结构,用杯子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乙),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___________”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___________”刻度(单位g/cm3);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要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___________侧移动;

【产品检验】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行检验。

【产品升级】

(4)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A.把秤纽位置往靠近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的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D.换用更细的秤杆

(5)本次学习活动中用到的杆秤是一种常用的称量工具,在菜市场内个别商贩会违反公平交易的原则,使用杆秤时通过不正当方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某标准杆秤的秤砣质量为1kg,秤和秤钩的总质量为0.5kg,O点为提纽悬点,C点为零刻度点。OC=3cm,OD=9cm,如图所示。如换取了一个质量为0.7kg的秤砣,售出3.0kg的物品,消费者得到的物品实际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33. 城市建设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其目的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江阴某一项目建设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70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6m,用时10s。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600W,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2)10s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4)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批建筑材料时,机械效率是90%,则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详解】ABD.由图可知,剪刀、起子、钢线钳在作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也属于省力杠杆,故ABD不符合题意;

C.镊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944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