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第16讲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内容导航——预习三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 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练习题 讲典例:教材习题学解题、快速掌握解题方法
练题型 强知识:12大核心题型精准练
第二步:记
串知识 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三步:测
过关测 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从理论上分析,经过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荷,不会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所以单位时间内经过串联电路各处的电荷一样多,也就是说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1=I2=…In。
(2)无论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规格是否相同,只要串联,通过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注意: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不要理解为电流是不变的,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改变,流过其他
用电器的电流也改变,但两者相等。
2、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2)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不相等,电流通过用电器后,能量不断地在消耗,所以会减小;b、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相等,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3)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4)实验步骤:
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
(5)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电流大小处处相等:IA=IB=IC。
3、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数学表达式:U=U1+U2。
4、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
(2)实验猜想:a、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b、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3)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
(4)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规格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
(5)实验分析:从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两灯泡的规格相同时,U1=U2;当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时,U1≠U2,但都满足U1+U2=U;
(6)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知识点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和水流相似,我们以水流为例,从干渠里流出来的水分支后,由于每一条支路上的水流都是从干渠里流出来的,所以每一条支路上的水流都比干渠中的水流少,同理,在并联电路中,每一条支路中的电流都比干路中的电流小,所以并联电路有分流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I1+I2+…In。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2)实验猜想:由于串联干路的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支路的电流大小之和可能等于干路的电流大小。
(3)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
(4)实验步骤
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步骤②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③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
(5)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大小等于各支路电路电流之和:I=I1+I2。
3、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
数学表达式:U=U1=U2
(2)对比记忆: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1)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
(2)实验猜想:a、并联电路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b、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条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3)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几个规格不同的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
(4)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步骤②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C、D两点,E、F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步骤③换上另外不同的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
(5)实验分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与灯泡的规格没有关系;
(6)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 U1=U2。
教材习题01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和电流表A1、A2的示数,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 |
解题方法
判断电路连接方式及电表测量对象: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L2支路的电流。 确定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A1的指针偏转角小于A2的指针偏转角,所以,电流表A1的量程为0 ~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 = 1.5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L2的电流I2= 0.5A。 计算通过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I = I1+ I2,可得通过L1的电流:I1 = I – I2 = 1.5A- 0.5A= 1A。 |
教材习题02
如图所示,将电压表接在灯泡工两端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5V;将电压表接在灯泡L右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灯泡L,的右接线柱上(图中虚线所指)时,电压表示数为2.9V。电源、灯泡L、L,的电压分别是多少伏? |
解题方法
分析电路连接及电压表测量对象:由图知,两灯泡串联;将电压表接在灯泡L1两端时,测L1两端电压,即U1 = 1.5V;改接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即U2 = 2.9V。 计算L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U = U1 + U2,可得L2两端电压U2 = U – U1 = 2.9V – 1.5V= 1.4V。 |
题型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向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当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C点时,闭合开关后发现L1和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为了找出故障原因,他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AB间电压为3V,AC间电压为3V,BC间电压为0。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3)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发现闭合开关S时,灯泡L1比L2更亮,根据这个现象小明猜想可能原因是L1靠近电源正极,经过L1的电流比L2大,为验证猜想,他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甲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均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_A,说明他的猜想错误;如果现在没有电流表且不增加任何其他器材,如何验证他的猜想,请你写出具体的方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河水在狭窄的河流中奔流,到达宽阔的河滩后,看上去水流平缓,电流是否也是这样呢?如图所示的导体,A端粗,B端细,则电流流过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到B,电流逐渐增大 B.从A到B,电流逐渐减小
C.从A到B,电流大小不变 D.无法比较AB两端电流的大小
4.如图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把物品放在展示台上时,金属片A、C接通,电铃被_________,此时流过金属片的电流方向为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若把物品搬离,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此时通过灯泡和电铃的电流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题型三 运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计算
5.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0.2A,那么通过第10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0.01A B.0.02A C.0.2A D.2A
6.如图所示,标有“2.5V 0.3A”的灯泡L1和标有“6V 0.15A”的灯泡L2连接成串联电路,电源电压可调节;闭合开关S,使电源电压从0V逐渐增加,先正常发光的灯泡是 _________,此时通过另一灯泡的电流是 _________A。
…………
参考答案
1. D
【解答】解:因为电流产生的原因是有电源,并且电路为通路,所以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闭合回路。故选:D。
2.电源,通路。
【解答】解: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和电路形成通路。故答案为:电源,通路。
3. A
【解答】解: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时,甲验电器上有部分电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故电子的移动方向是从甲到乙,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方向相反,故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甲。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