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58559

如皋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2 九年级上册 1 1,61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如皋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懂得zhǔ tuō的分量。回首百年前,旧中国风雨飘摇,青年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把拯救国家、民族独立的重任扛在肩上,红船精神A    (继往开来/薪火相传)。jù jiāo百年后,新中国屹立世界东方,B青年一代生逢盛世,不负盛世,将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

A处的短语是_______

3.B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4.江海初中拟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九(1)班举行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围绕主题,从下列备选材料中选出一则名言作为演讲素材(只填序号),并阐述理由。

【备选材料】

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④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你选: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等。我们所读的名著中自强不息的人也比比皆是,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推荐一位,简述他的相关事迹。

保尔  孙悟空  朱德  鲁迅

三、诗歌鉴赏

5.阅读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节选),完成题目。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绘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1)小宇和小文朗诵上面诗歌时,对“你起来吧”如何朗读产生了分歧,小宇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替小文应对。

小宇:我朗读“你起来吧”时,语气、语速舒缓,重读“你”,后面可以添加逗号,表示诗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愿望。

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黎明”是诗歌中的意象,它能传情达意。请根据上面诗歌的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传达怎样的感情。

四、句子默写

6.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中华诗文,景中抒怀。“(1)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对琅琊山美景的陶醉;“浮光跃金,(2)____________”(《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对洞庭湖月色的想象;“(3)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迷;“云横秦岭家何在?(4)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寂寂江山摇落处,(5)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强烈控诉现实的不合理;“(6)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苏轼的美好祝福与旷达乐观的态度;“(7)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流露李白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情怀。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③草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的堂弟。③芸:同“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7.词的上片写李广和李蔡有什么作用?

8.“芸草去陈根”一语双关,传达了辛弃疾怎样的内心情感?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①石濑:沙石上的急流。②上人:和尚。③汩:乱。④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⑤颖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⑥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9.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方 舟 上 人 为 阁 其 下 而 名 之 曰 松 风 之 阁

10.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       )

(2)是进亦忧(       )

(3)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

(4)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 (       )

11.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乙】文中画线句。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13.【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乐”,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范仲淹和刘基的“乐”有何不同。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                。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材料二】

【材料三】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①“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劳动者的光荣、劳动的价值。

②劳动是一切成就的基础。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长期以来,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挥洒辛勤汗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不懈为民族复兴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③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旗帜。此次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为了解决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球之间多目标远距离中继通信的难题,孙泽洲带领团队反复试验验证,最终成功实现了数据中继通信的全时覆盖。在火星探测任务中,他又带领团队远赴新疆戈壁、内蒙古草原进行大量的外场试验,建造火星环境模拟试验设施,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为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项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有很多人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努力,在奋斗中筑就“劳动之美”。

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大量楷模和功臣: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的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项目经理黄昕,每天十几个小时奔波在社区防控一线的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东晖社区党总支书记曾巧玲……他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劳动者树起价值坐标,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⑤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日前落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切,归根到底要靠劳动者辛勤劳动。劳动者最美,奋斗者最幸福。新时代的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就一定能在劳动中发现更广阔天地,在奋斗中获得幸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顽强奋斗、勇毅前行,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社会正道。当前,中国正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为提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深入人心。

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新时代的“幸福之歌”要用劳动来谱写。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彭训文/文)

14.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补全横线上的内容,使语意前后连贯。

15.学校为宣传劳动教育,在宣传栏张贴了一幅漫画(材料二),小文看不懂这幅漫画,请你从内容和寓意两方面向他解说。

16.小宇在整理劳动教育宣传材料时,将材料三③一⑤段中下面的一句话遗漏掉了,请你帮他判断放在哪一段更合适,并阐述理由。

深圳人民辛勤劳作,经过4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开创了美好的生活。

17.阅读三则材料,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劳动精神。

【链接材料】

劳动教育不局限于田间地头的劳动,不局限于“劳其筋骨”。从小事做起,体验生活甘苦,挥洒劳动的汗水,体味劳动的艰辛,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

(摘自“人民时评”)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菊城

①汴梁城的市花是菊花,所以又称菊城。

②每到深秋时节,由菊匠们精心培植的数百万盆菊花争相开放,汴梁城一街两市摆放的全是各色菊花,真真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既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

③满庭芳就是这样一个菊匠,每年要栽培数万盆菊花供市民观赏,好的则被选去参加市里的菊展。

④满庭芳原来在日化厂上班,在厂后勤搞花卉培植,美化厂区。后来,日化厂转产改制,满庭芳第一批下岗。干了一辈子花卉工,下岗后干啥呢,要技术没技术,做生意没本钱,只有干老本行。满庭芳到南郊租了五十亩地,带着老婆孩子住进去,办了个“汴梁菊花园艺场”。正赶上汴梁城每年办菊会,满庭芳栽培的菊花不愁销路,他培育的一株开了四千多头的大立菊还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呢。

这一日,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满庭芳正在自己的园艺场侍弄菊花,走来一位老者。这人头发花白,面目清瘦,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

⑥来人推开篱笆柴门,径直走到满庭芳跟前,一把攥住满庭芳沾满泥土的手,说:“我猜你就是满师傅吧,汴梁菊王?”

⑦满庭芳说:“菊王不敢当,我是满庭芳。”话在无意间说得挺押韵,把老者逗笑了。

⑧两人找凳子坐下,聊开了。老者说:“我叫田耕夫,画画的,特别喜欢画菊。听说您培植的菊花品种全,造型多,一直想拜访您,今天算是了了心愿。”

⑨满庭芳看见老者的手,细细的,白白的,一看就是耍笔杆的,却偏偏起名叫“田耕夫”。再看自己,起名“满庭芳”,多高贵,多豪华,多文雅的一个名儿,却是个栽花种草的。

⑩聊了一阵子菊花,画家田耕夫被一盆盆景菊吸引住了,那眼神儿如铁块遇到了磁石。这是菊匠满庭芳今年的得意之作,主干游走如龙,花开五颜六色,状如孔雀开屏,真乃菊中精品。

⑪田耕夫说:“庭芳老弟,画菊多年使我爱菊如命,这盆菊花我有意收藏观赏,您开个价吧。”

⑫满庭芳憨然一笑,说:“老话说,名花有主,这花如被懂花识花的人所有,也算一件幸事。初次见面,不谈价钱,送给您了。”

⑬田耕夫见满师傅说得诚恳,不再提钱,打手提包里掏出一幅叠好的字画,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我回赠您一幅画。”展开,是一幅闹菊图,左旁题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⑭满庭芳没有拒绝,收了字画,帮耕夫装好菊花,送他离开园艺场。离开时,俩人还在菊架前照了相。

⑮隔几日,工友老包来找满庭芳,他是只卖菊花不种菊花。老包问满庭芳:“你那盆孔雀菊呢?我找了半天没见到。”满庭芳说:“那盆菊我送人了,一个画家,画菊的。”

⑯老包一听,急了,说:“你脑袋让驴踢了,还是进水了?今年市里要办斗菊大賽,一等奖奖金三万,获奖后再拍卖,还能卖到两万。你这可好,钱打水漂了”老包还说:“这人肯定是骗子,拿张破画换了盆精品菊花,你上当了。”

⑰老包走后,满庭芳有些后悔,那人用一张纸换了他的心血之作。是不是他提前知道了办大赛的消息?

⑱那晚,满庭芳失眠了。

⑲这天,公园管理局的马处长来视察菊花长势,马上又要菊展了。问起那盆“孔雀菊”,满庭芳说:“别提了,让一个画家用一幅破画给换走了。”马处长惊得睁大了眼:“换走了?谁给换走的?”满庭芳说:“那人叫田耕夫。”“田耕夫?是田耕夫?”马处长的眼睁得更大了。马处长又问:“那画画的是啥?”满庭芳说:“好像是闹菊图。”马处长听了,又惊又喜,嘟囔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⑳看着满庭芳与画家的合影照,马处长告诉满庭芳,这田耕夫是汴梁城的大画家,专画梅兰竹菊,但鲜有出手,搞到全套四幅梅兰竹菊图,市值在五十万以上。马处长用心多年,眼下才搞到三幅,就差一幅菊图。马处长最后对满庭芳说:“快把那幅图拿来,价钱好商量。”

㉑打开柜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问老伴儿,老伴想了想,说:“那张画菊花的纸呀?我给孙子擦屁股用了。”这一晚,满庭芳又失眠了。

(曹洪蔚/文)

18.阅读第⑩至㉑段,根据下面提示,补全相关情节。

满庭芳赠给田耕夫孔雀菊→田耕夫回赠闹菊图给满庭芳→①_________→②_________→马处长向满庭芳索要闹菊图→③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这一日,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

20.读了本文后,小文和小宇进行了如下交流。

小文:菊匠满庭芳和画家田耕夫这两个人物的姓名很有意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在课本中学过的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你还记得吗?

小宇:当然记得,不就是《________》吗?满庭芳和田耕夫这两个名字的设计颇有深意,你觉得呢?

小文:的确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常有让人惊艳的结尾。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说说在结尾技巧上的相同点,并揣摩加点词语中人物的不同心理。

【甲】

满庭芳打开柜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问老伴儿,老伴想了想,说:“那张画菊花的纸呀?我给孙子擦屁股用了。”这一晚,满庭芳又失眠了。

(选自《菊匠》)

【乙】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八、作文

22.作文

请以“这样的青春更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参考答案

1.嘱托  聚焦    2.薪火相传    3.“渲染”改成“谱写”“书写”等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注意用正楷书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zhǔ tuō”写作“嘱托”,意思是叮嘱;托付,注意“嘱”是口字旁。

“jù jiāo”写作“聚焦”,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一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1)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如皋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55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