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2 山水田园诗-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阅读(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资源编号 56847

主题02 山水田园诗-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阅读(全国通用)

2023-08-25 中考 0 3,37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阅读

主题02山水田园诗  

(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思维导图:

习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二、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注释】①皎上人:僧人名皎。②素:旧的。⑤静者:这里指皎上人。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弊庐”“素产”两个意象生动动自然,其隐含着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和淡泊的心境。

B.颔联中的“不闻”二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用极其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乡野间悠闲自在、安适无忧的田园生活。

D.本诗以情开篇,诗风恬淡,色调清丽,诗语自然纯净,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

2.“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本诗的画面描写极具特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本次探究的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1)画面提示

 

①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②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请展开想象,从①②两句中任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其居住地环境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古诗文阅读(共16分)

蝶恋花

王国维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开篇即以“到”和“临”两个拟人化的动词,将春天来到、百花盛开等景象一气绘出。

B.“蜂蝶飞无数”以动衬静,为这妩媚的春色图注入了灵动与生机,使词的情感更加轻快欢愉。

C.“谁遣一春抛却去”突然低沉,美好春光突然被截断,为下片感慨春意转瞬之间消失蓄势。

D.本词情景交融,“春”已成为词人最真挚情感的载体。但七次使用“春”字,颇显重复累赘。

2.请简析“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的画面及情感。(4分)

五、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 13~ 14 题。  (共 7 分)

新城道中①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注释】①此诗是苏轼 39 岁时在杭州做通判时所作。②铜钲 (zhēng) :铜锣。③西崦 (yān) :这里泛指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提示:请用 2B 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初夏时节作者在新城道中所见的景物。

B.首联不说雨止天晴正好山行,却说“东风知我欲山行” ,显出东风的多情。

C.颔联写雨后天晴,云像一圈圈的白絮,写出云成团且厚的特点。

D.尾联中作者看到农人煮葵烧笋春耕的场面,表达了对山间农家的羡慕之情。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一联的妙处。  ( 4分)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①诗人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此处指歌唱。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首联从“众芳摇落”写起,衬托出梅花独领小园的明媚艳丽。
  3. 颔联一静一动,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
  4. 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正面描写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
  5. 此诗写出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
  6.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画面。

七、诗歌鉴赏(9分)

太白岭

[宋]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释】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在写景手法上的妙处。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依次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西湖清丽、淡远的春天景色。

B.“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细腻光滑的琉璃,突出西湖水的清澈见底。

C.“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水鸟被涟漪惊动而飞,愈显西湖的喧嚣。

D.全词语言清新活泼,寓情于景,彰显了欧阳修这首小令的婉约与深挚。

2.首句“轻舟短棹西湖好”传达出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

一、

1.     江月     跳鱼

2.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象。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主题02 山水田园诗-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阅读(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5684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