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54110

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7-17 七年级下册 0 84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常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常...

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前字母填在下面的对应表格内。每题2分,共24分。)

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古诗启示青春期的我们(   )

A.悦纳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B.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C.调节矛盾心理,成为专业“心理保健医生”

D.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李雷和韩梅梅经常一起讨论学习,有同学对他们的行为“指指点点”,梅梅为此非常苦恼和困惑。关于异性交往的问题,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男女同学交往影响学习成绩,不应提倡

②男女授受不亲,所以要少说话保持距离

③男女同学交往须要内心坦荡、举止得体

④男女同学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此内涵相一致的是(   )

①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下同学们表达情绪的方式,你认为恰当的是(   )

A.期末考试即将来临,莉莉非常焦虑,她向好朋友倾诉

B.小磊因没按时交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当堂大哭

C.晓刚随地乱扔纸屑遭到了值日生的批评,他大发脾气

D.冲冲期中考试没考好,他埋怨老师把试题出得太难了

5.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下列有关情感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情感有基础性情感,如道德感;也有高级的情感,如爱国的情感

B.“爱屋及乌”告诉我们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

C.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会带来不愉快、不舒服的体验,对成长无意义

D.在情感体验中,只能被动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无法影响环境

6.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下列属于集体的有(   )

①在世乒赛中夺冠的中国混双组合孙颖莎、王楚钦

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③第二十三届盱眙国际龙虾节万人龙虾宴的食客们

④正在开展“书香进军营”活动的32527部队官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观察下图,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在集体生活中(   )

A.发展所有的兴趣爱好                                            B.探索尖端科学领域

C.涵养品格、丰富个性                                            D.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8.小淮和班里几位同学组建了时政兴趣小组,他们每周都进行时政播报活动,还会把时政学习成果制成手抄报张贴在班级文化宣传栏中,获得了其他同学的点赞!你认为该时政兴趣小组被点赞的原因有哪些(   )

①融入了集体生活的旋律,给班级体带来了正能量

②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互学共进中增长了才干

③正确处理了角色冲突带来的困扰,坚持集体主义

④为了保持集体旋律和谐,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4月26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反间谍法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为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这部法律(   )

A.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法治时代                          B.规定了公民应享有的所有权利

C.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D.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工具

10.“数”说“双减”,感受变化

下表是某权威部门在较大范围内对近一年来“双减”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从上表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政策的实施直接有利于(    )

A.学生之间深化友情                                               B.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C.学生道德水平提升                                                D.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1.今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的第二年。新法新增了政府保护、网络保护。这说明(   )

A.未成年人还小,毫无自我保护能力             B.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C.未成年人可以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D.我国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最高

12.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下列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张某赶着去上班,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

B.陈某蓄意破坏了路边的一辆共享单车

C.超市老板李某拒绝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D.赵某网购买到了假货,选择小事化了

二、简析题(共3题,第136分,第148分,第1512分,共26分)

13.图片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资料,请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图二漫画告诉我们集体力量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_____。

(2)图三中的“青少年模式”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_保护。

(3)图一启示我们树立_____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14.新闻一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新闻二  2023年1月10日,原公安部副部长刘彦平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1)请你研读新闻内容,说说两则新闻是如何体现法律的特征的?

新闻三  近年来,各地“飙车炸街”问题增多,其噪声严重扰民,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众安全,群众反映强烈。为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公安部六月印发通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整治“飙车炸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公安机关提醒,道路不是赛车场,“飙车炸街”之风不可长,请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飙车炸街”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秩序。

(2)请你运用“法律的作用”相关知识,说说公安部为什么要开展这一专项行动?

15.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由之路。下列集体生活的剪影来自盱眙县某中学,邀请你一起参与:

【集体生活成就我】班会课上,班主任请同学们谈谈这一年来在班集体中的成长与收获。小明说:“以前我在小组探究活动中不爱参与讨论,后来看到优秀小组评选中都没有我们组,我改变了态度,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勇于发言,最终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获得了优秀小组的称号,是集体生活改变了我。”小亮却说:“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班级,时间长了,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的。”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小亮的观点。

【美好集体有我在】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面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需要共同创造良好的氛围。

(2)上面集体生活片段体现了美好集体有着怎样的氛围?

【集体生活邀请你】学校“成长树”时政社团招募新成员,准备制作一份纳新公告。

(3)请你帮助完成公告相关内容。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前字母填在下面的对应表格内。每题2分,共24分。)

1.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B:依据题文材料,腹有诗书气自华体现的是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对内在修养的提升作用,启示我们要提高文化素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故B说法正确;

A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ACD不符合;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异性交往。

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女同学交往须要内心坦荡、举止得体,男女同学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互相尊重,自尊自爱,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不会影响学习成绩,故①错误;

②:“少说话保持距离”不利于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故②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411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