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复习讲义
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1、易读错的字
“娘、瓢、断”都是三拼音节,容易丢掉介母。“瓢”读二声,容易读成一声。
“熟、甩、傻、转、梳”都是翘舌音,容易读成平舌音。
“您”与“你”要从字音、字义以及运用几方面区分。
2、难写字笔顺盘点
3、部首偏旁盘点。
奇→大字头(大) 房→户字头(户)
转→车字旁(车) 吐 啦→口字旁(口)
转 轮 较→车字旁(车) 房 扇 扁→户字头(户)
奇 夸 牵→大字头(大) 猫 猴 狮→反犬旁(犭)
鸡 鸭 鹅→鸟字旁(鸟) 蝴蝶 蜻蜓→虫字旁(虫)
4、难写的字
病:先写外部的“疒”,再写里面的“丙”。
医:先横后“矢”再竖折,第一笔横略短,最后一笔是竖折的横画较长。
怕:左窄右宽,右部是“白”,不要写成“自”。
家:上扁下长,第四笔短横紧跟宝字盖头,左边三撇长短不一,间距匀称。
姐:右边是“且”,不要写成“目”。
房:上部是“户”,不要写成“尸”。
干: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
吓:左部是“口”,不要写成“日”。
跟:左部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
捉:撇稍小些,捺要舒展。
爬:半包围结构,不要把“爪”写成“瓜”。
您:上部左右靠近,心字底稍扁。
5、生字组词。
bìng病(生病)(病人)(久病成医) bié别(别吃)(别人)(别无他法)
qí奇(奇怪)(好奇)(奇人异事) xīng星(星空)(星星)(行星)(星座)
yī医(医院)(医生)(医治)(医术) gān干(干事)(干法)(干劲)(干脆)
qī七(七个)(七次)(北斗七星) xià吓(吓人)(惊吓)(吓到)(吓死)
gēn跟(跟从)(跟着)(跟踪)(脚跟) yáng羊(山羊)(羊角)(羊奶)(牛羊)
dōu都(都是)(都好)(都(dū)市) pà怕(怕人)(害怕)(不怕)(别怕)
jiā家(家门)(家人)(家乡)(家园) xiàng象(大象)(象牙)(象园)
zhuō捉(捉住)(捉到)(捉人)(捉虫) pá爬(爬行)(爬走)(爬到)(爬虫)
nín您(您好)(您们)(您说)(您看) fáng房(房子)(书房)(厨房)(房屋)
tiáo条(面条)(条文)(条条框框) jiě姐(姐妹)(姐姐)(姐夫)(大姐)
cǎo草(草原)(草地)(草坪)(长草)
6、多音字
恶 干 都 挣 难
7、形近字
干(树干) 别(别人) 病(病人) 棉(棉花)
千(千万) 另(另外) 疼(心疼) 绵(海绵)
怕(害怕) 跟(跟着) 像(好像) 桃(桃子)
伯(大伯) 很(很多) 病(大象) 逃(逃跑)
8、重点词语
生病 医生 别人 树干 惊奇 吓了一跳 跟着
可怕 大家 山羊 大象 一条 姐姐 吃草 房檐
捉蚊子 七星瓢虫
9、近义词
摇—摆 可恶—讨厌 盼望—希望 惊奇—惊讶
拦住—挡住 逃命—逃生 掌握—控制 难过—难受
正好—恰好 逃走—逃跑 帮忙—帮助 难过—难受
热闹—喧闹
10、反义词
笑—哭 高—低 借—还 热闹—安静 最后—最先
可恶—可爱 雪白—乌黑 难看—好看 难过—高兴
11、词语归类
①量词:一群小虫子 一个木瓜 一条尾巴
②动词:捉蚊子 挣断尾巴 借尾巴 甩尾巴
③修饰词:高兴地说 可恶的蚜虫 圆圆的小虫子 惊奇地问 高高的树上 高高的山 高高的兴安岭 高兴得叫起来 可怕极了 难过极了 高兴极了 漂亮极了 可恶极了 好极了
④ABAB式词语: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
类似的词语:彼此彼此 火红火红
⑤“×来×去”式的词语: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类似的词语:跳来跳去 跑来跑去
⑥表示心情的词语:高兴 开心
类似的词语:快乐 生气 发火 愤怒 恐惧 害怕 慌张 伤心 难过 悲伤
⑦拟声词:滴答 呼呼 呱呱
12、佳句积累。
1.比喻、拟人句
(1)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2)她咧开嘴笑啦!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2.感叹句
(1)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2)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3)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这些句子用感叹句的形式来表达,语气更加强烈。
3.精彩句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写出了叶子和棉花的特点,说明棉花长得非常茂盛。
4.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这里运用了“一边……一边……”的关联词,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13、课文内容回顾。
《棉花姑娘》本文通过讲述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咕咚》课文讲的是一只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问“咕咚”是什么,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小壁虎借尾巴》本文通过讲述小壁虎借尾吧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的道理。
14、素养与能力
1.《棉花姑娘》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
2.《咕咚》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3.《小壁虎借尾巴》猜字、了解字义,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4.《语文园地》在生活情境中认识积累识字词,认识偏旁,学习形旁表意的规律;结合生活情境体会不同心情,说话写话训练,朗读背诵古诗,读童话故事。
二、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18课:《棉花姑娘》
1.课题解读
本文是一篇童话,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的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2.课文重点理解
(1)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理解:故事的起因,许多写出了蚜虫数量之多,可恶写出了棉花姑娘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多么盼望写出了棉花姑娘急切希望医生来给她治病。
(2)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理解:燕子是捕捉害虫的能手。看到燕子飞来,棉花姑娘充满了期望。请体现了棉花姑娘的礼貌。
(3)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不会捉在叶子上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对不起表示拒绝,体现了燕子的礼貌和歉意。
(4)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
忽然表述突然,意料之外,很快写出了小虫子吃蚜虫的速度之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5)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子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惊奇写出了棉花姑娘既惊喜又奇怪的心情。小虫子的话介绍了七星瓢虫及其名字的来历。
(6)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写出了棉花姑娘病好后漂亮的样子。咧开嘴形象地写出了棉花姑娘高兴的心情。
3.问题探究
(1)棉花姑娘请了哪些朋友来帮她治病?
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
(2)燕子为什么不帮助棉花姑娘?
燕子不是不帮助棉花姑娘,而是燕子只会捕捉空中飞的害虫。
(3)青蛙能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青蛙不能帮忙棉花姑娘,因为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4)棉花姑娘为什么“惊奇”?
因为有了前三次向燕子、啄木鸟、青蛙请求失败的经历,使得七星瓢虫的出现,对棉花姑娘来说似久旱逢甘霖般喜悦与激动。
4.课后拓展
(1)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棉花并不是花,棉花植物开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红色花卉。平常说的棉花是开花后长出的果子成熟时裂开翻出的果子内部的纤维。
棉花的作用很大,可以做棉被,做棉袄,还可以做出棉面的衣服,既暖和又舒服。
(2)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3)还有哪些保护庄稼的动物?
蜘蛛是我们的“捕虫专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风吹雨打,他都在帮我们捉害虫。
食蚁兽,食蚁兽的舌头很长,上面有黏液,可以粘住蚂蚁给它吃个够!走进树林你会听到几声清脆的“笃!笃!”的声音,那就是树木医生——啄木鸟发出的。看,它用尖尖的嘴巴把树皮啄开,再用长长的舌头把一条条虫子啄出来,看它吃得那么香,我还真的忍心惊动它呢。
蜻蜓,它有两对透明的翅膀,一双大大的眼睛,而且是网状的。蜻蜓是一种捕水蚊子的高手,有时候,它在水上点一下,你知道它在干什么吗?它是在捕水蚊子呢!它一天可以吃一百吃水蚊子。
猫头鹰,它的眼睛又大又圆,视力极好,能感觉到微弱的亮光,猫头鹰能在黑夜里捕捉老鼠,所以人类称它为捕鼠专家。
屎壳郎,它们正在处理那些动物们随意拉的粪便,把它们变成肥沃的泥土。
草丛卫士——螳螂像一片嫩绿的叶子,它有一双黑黑的眼睛,好象两颗宝石,还有一双锋利无比的钳子,螳螂捕食很有耐心,只要有害虫经过,螳螂就会来一个猛扑用钳子干掉之后,再细细地把害虫吃掉。
第19课:《咕咚》
1.课题解读
这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2.课文重点理解
(1)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理解:“一边跑一边叫”写出了兔子的惊慌失措。
(2)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理解:野牛的话是个疑问句,体现了野牛的沉着冷静。
(3)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理解:大伙看到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明白了“咕咚”是什么,觉得自己实在太可笑了。
3.问题探究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
木瓜熟透了。 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2)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野牛是怎么做的。
因为动物们听兔子一说“咕咚”来了,害怕极了,根本没考虑“咕咚”是什么, 就跟着兔子跑,只有野牛在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是什么。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