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作者简介
傅雷,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及美学评论家。他一生翻译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作品简介
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该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等奖,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从信中可见一位对孩子严苛而又慈爱的父亲,文学与艺术修养俱佳的智者,怀有赤子之心且刚正不阿的爱国者傅雷。
书信内容提要※
①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尤其是生活和艺术追求: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②生活问题和成长问题: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提出意见和建议。③艺术方面:用大量篇幅谈美术、音乐作品、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鼓励儿子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艺术修养。
阅读指导:选择性阅读
1 兴趣选择: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一定修养或比较熟悉的人,会对《傅雷家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产生兴趣,会认真去读;相反,如果是对这些艺术很陌生的人,就可能对“谈艺”的部分略而不读。
2 问题选择。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在阅读时,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一下。
3 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如果你关注的是学习方法,你会读哪些内容?
4 方法选择。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作品知识点梳理(带※要求熟练掌握,带◎要求能复述)
一 特色人物
1 傅雷
人物简介:长者的形象,人生阅历丰富,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幼年丧父,在寡母的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他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回国后,因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中途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最后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性格特征
典型事件※ | 情节概述◎ | 性格特征※ |
严父的自责 | 在傅聪年幼时,傅雷对他严加管教、一丝不苟。回忆起往事,傅雷开始后悔和自责,觉得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手段过于“残忍”。傅雷在信中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他把对儿子的管教当成自己的错误,甚至是“罪过”。 |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
父爱浓浓 | 在傅聪走后第二天,傅雷就想给他写信,但是担心被“嫌烦”。儿子离开后,他每天睡不着觉,开始回忆傅聪小时候的事。傅雷夫妇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哺育成人,如今儿子离开父母远赴海外求学,傅雷既希望他学有所成,又深深地想念他。浓浓的父爱,跃然纸上。 | |
肯定和希望 | 傅雷听完傅聪演奏的录音之后进行了精细的分析,有客观的评价,也有衷心的赞赏。他肯定了儿子在音乐上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为傅聪指明了前进路线和发展方向。 | |
父亲的告诫 | 傅聪到波兰后,为赶任务影响学习而苦闷。傅雷在信中告诫儿子:“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
2 傅聪
人物简介 | 1934年生于上海,八岁半开始学习钢琴。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为了艺术背井离乡,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
性格特征 | 刻苦用功,执着追求理想,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
3 朱梅馥
人物简介 | 傅雷妻子,原名朱梅福。父亲朱鸿,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初中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稗文女校,高中进入另一所教会学校晏摩氏女校,曾学过钢琴。为人温柔,被友人亲切地称为“菩萨”。 |
典型事件 | 爱情和事业一一与傅雷在艺术和做人方面教育傅聪不同,母亲朱梅馥更加心细。她关注在最细微的地方一一儿子的感情问题,告诉傅聪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给他指明方向:“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
性格特征 | 温柔善良,文静贤淑,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
4 傅敏
人物简介 | 1937年出生于河南林州,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和善良感人至深。 |
性格特征 |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 |
二 专题探究
专题1: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家书》读书报告
内容提要: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著作。
读书心得:《傅雷家书》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大到道德行为,小到琐碎的生活细节,傅雷无不一一教导儿子该如何去做。
在大的方面,傅雷不断激励远方的傅聪保持自己的气节:“能始终维持艺术的尊严,维持你严肃朴素的人生观,已经是你的大幸……恬淡的胸怀,在西方世界中特别少见,希望你能树立一个榜样!”傅雷也一再要求儿子,先做人,后成家,他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最要紧的是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在没成为艺术家之前,要先做人。在傅雷的教导下,傅聪虽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改初衷,最终成长为优秀的音乐家。在细微之处,比如,写信的时候字要多大,邮票应贴哪里;写信时或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选用比较多样化的形容词、名词及句法,《傅雷家书》中都有记述。
在傅聪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能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灌注的心血。傅聪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这使他在海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
专题2: 父子情深
两地书,父子情
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严格而又对儿子充满关爱的父亲。他说:“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儿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为了让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艺术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烦恼,他说: 甜“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要学会自律:“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傅雷家书》中,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醒,有谆谆教诲。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话 6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1.
专题3: 给傅雷的一封信
敬爱的傅雷先生:
您好,虽然我知道您一定收不到这封信,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您的家书中,我看到了您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您对儿子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您那可贵的理智之光和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您身在中国,心系远方爱子,您对傅聪的殷殷关切,让我感动不已。
记得您有一封家书是这么说的:“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您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妈妈一直对我无私地奉献着,她用行动表达了对我的深深的爱与关怀。这也正如您所说的:“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您的每一篇家书都令人回味,我无法一一细说,就先说这么多吧!
敬佩您的读者:×××
×年×月×日
三 素养提升※
父亲形象 | 傅雷爱子情深,与儿子像朋友般交流,对儿子的艺术、思想、做人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宽严相济,终将儿子培养成才。 |
教育 | 一位苦心孤诣的父亲通过上百封书信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追求,以及如何做人进行悉心指导。 |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_________的。
3.《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_________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