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3日
资源编号 82994

【真题】202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8-18 中考 0 1,52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真题】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本资料来自专辑:[xx_insert_post station_article="81428"] 资料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各科最新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语...

镇江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一天早上,这位五十五岁的长征老战士来到了我在外交部的房间,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   )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   )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fù(   )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jì(   )在耳朵上的。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2.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孔子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应有无法改变的志向;杜甫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泰山的雄伟,更传达了自己要登攀人生顶峰的志向;李白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现实困境中,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无论历经多少困难,都将实现自己人生志向的自信乐观;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所写诗句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显慷慨赴死不可动摇的报国之志。

3.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②不读书, 或许就不懂“柳条折尽花飞尽”的 ,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  ,也不懂“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  。③一个人读书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表或贫瘠。 ④所以, 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 是读“著于竹帛”之书 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第②句横线上的三个短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

B.别绪离愁  岁月沧桑    平淡豁达

C.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

D.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

(2)第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是……不管……还……

B.只要……尽管……也……

C.只是……尽管……也……

D.只要……不管……还……

4.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材料二】“本末”词条。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三】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型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

(摘自2024年2月18日《光明日报》)

(1)小江说:“要想学习好,提升课堂效率是关键,其他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句中“本末”二字从本义看同属______造字法。

(2)小江读了材料三,认为“聪”和“明”放在一起讲解,教育效果会更好,于是巧借“明”字的构字特点,加了一句话。请在横线上补写。

“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并且________________,这样你就会变聪明。”

(3)请在“忘”和“记”二字中选一字,巧用字形字义,就如何完成好“课文背诵”任务,帮小江写段50字以内的话,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 (共6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守风淮阴

唐·许浑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注释】①守风: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下列诗句中的形象,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同是看见渔人,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共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侬智高围广州,转运使王罕婴城拒守,都监侍其渊昼夜未尝眠。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诱士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曰:“汝曹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

罕乃寝于城上,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罕曰:“有。”乃与罕帅弩手二十余人,衔枚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贼急走出壕外。及贼退,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熙宁中致仕,介甫知其为人,特除一子官,给全俸。

(节选自《涑水记闻》,宋·司马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注释】①侬智高:人名。②婴城:绕城。③侍其渊:人名。④裨将:副将。⑤汝曹:你们。⑥衔枚:横咬着条 状物,不能说话。⑦蝶:城上如齿状矮墙。⑧熙宁中致仕:熙宁年间告老还乡。⑨除:任命;授职。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昼夜未尝眠   (     )   ②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     )

③蚁附登城(     )        ④贼急走出壕外(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概括侍其渊在广州保卫战中的两大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对“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有怎样的评价?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罗丹说:“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话含意深厚,非解释不可。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非动者,即非自然。照片在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行把动象转变为静象,已非物之真相了。况且动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艺术家要想借图画、雕刻等以表现自然之真,当然要能表现动象,才能表现精神、表现生命。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最后目的,也就是艺术与照片根本不同之处了。

那么艺术又怎样能表现出“动象”呢?这个问题是艺术家的大秘密。罗丹说:“你们问我的雕像怎样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图画中表现出那第一个现状,于不知不觉中转化入第二个现状,使我们观者能在这作品中,同时看见第一个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个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节选自《美学散步·看了罗丹雕刻之后》,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有改动)

【文本二】

相传拉奥孔犯了大罪,天神用了一种极惨酷的刑罚来惩罚他,遣了一条恶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一块儿绞死了。在这种极刑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目不忍睹的一顷刻,而希腊雕刻家并不擒住这一顷刻来表现,他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顷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倘若是流露的,一定带了挣扎呼号的样子。这个雕刻,一眼看去,只觉得他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难言之痛;仔细看去便可发现条条筋肉、根根毛发都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

(节选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文本三】

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 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节选自毛宁《梦回繁华》)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作

11.罗丹为什么说“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艺术家雕刻《拉奥孔》时是怎样表现“动象”的?(用文本二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清明上河图》中呈现了“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这一“动象”,请借助想象描绘出船的“第一现状”和“第二现状”。

第一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介绍《清明上河图》中放大处(图中白色圆圈所示)画面内容并点评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栀子花

魏芳芳

①几天前,我在家门口的绿化地摘了一颗山栀(zhī)实,鲜亮的金红色浆果,一掰开,浓稠的鲜红果汁就流了一手。用水冲洗后,皮肤还是染上了纯净的黄色——“御用黄”果不其然。

②这个“知识点”是好几年前,在西安一个小饭铺获得的。七月,热浪滚滚。等菜的时候,伙计来倒茶,那茶汤金红色,一股淡淡的清香,既不是茶叶的口感,也闻不出什么花的香味。好奇问掌柜,答是秦岭山栀子。栀子花会结果吗?掌柜拿出一包栀子,指头大小的绛红色果实上面有几条突出的楞线,一端尖尖的,像大肚子小花瓶,闻起来还真有点栀子花香的厚味。掌柜的说:栀子是一味好中药,能降压清脂泻火;还是一种天然染剂,打从秦汉始,皇家御用的黄色布料都是栀子染的。

③初见栀子花,是三十年前了。端午前后,在重庆的一个马路小菜场,忽然微风吹来一种浓稠的香气,既野性又温润,循香觅见茅草叶扎着的几把绿白花,花型像荷,翠绿的叶子油亮亮的,摆在一个古朴的小竹簸箕里。“栀子花咧!”卖白菜的小妹声音又娇又脆:“自家屋头的,五毛钱一把。”都说重庆美人多,美人也都爱栀子花,有的就握在手上,有的随手插进发辨。有的时候,人也没看到,就只有一段香气,告诉你她们刚刚经过。

④搬到上海后,我家小区西南角,有几棵大花栀子树,每年初夏,都会开很多花,浓雾般香气从园中升起并且浮动着,像一个迷宫,探进去,就会迷醉其中。栀子花期短,花开满后一两天就萎黄了,最好看的还是将开未开之时。端午节早晨,去门口菜场买了艾草菖蒲,回来的时候,我会折两三朵栀子花。回家后来不及先挂艾蒲,赶紧拿出栀子花,插进小瓷罐中,初夏的热顿时就凉下来。栀子是扭旋花,最外层带着浅绿色螺旋纹,绽开后花瓣洁白无瑕,质地丰腴肥腻,摸起来像厚厚的缎子。它的香也丰腴,令我想起重庆美人。

⑤七年前六月初的黄梅天,突然得知母亲病重,得来上海住院。雨一直下,像是老天知晓一切,先哭给我看。我每天早出晚归,去医院陪她。在母亲身边,我们是彼此的良药。一天,我折了两枝栀子花带过去。母亲爱花,以前我们一起种过牵牛、粉豆、蜀葵和菊花,却从未种过栀子花。栀子花是母亲的稀客,她长久好奇地看着、闻着,眼里有莹激的喜悦。栀子花香冲淡了来苏水的味道,病房有了鲜活的气息。

⑥没有治疗的时候,娘俩说着话,我给母亲梳头,像从前一样。我是母亲最小的闺女,天生就爱缠着她。只要母亲闲下来,或者坐着干活——剥玉米棒或者哪怕烧锅,我也能爬在她背上给她梳头。红色的塑料梳子,我高一下低一下乱扒,静电把头发扯飞,比不梳更乱。炎夏里母亲在门前树下网床上午休,我钻到网床下反复摆弄她的头发,母亲不胜其烦,却从未打过我,只是笑我“磨人精”。

⑦人到中年,磨人精会梳头了,力道匀净,母亲闭着眼睛,很享受。母亲的头皮有点发红,灰白的头发多像苍茫的岁月——满头青丝怎么就不见踪迹了呢?我问她,是否愿意戴朵栀子花,她羞涩一笑,说这辈子没戴过鲜花呢。四外公曾经跟我们讲过,母亲小时候可爱打扮了,绣花鞋,长辫子,扎个红色蝴蝶结,穿白衬衣黑背带裙,是个洋气的女学生。可是从我记事起,母亲一直是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累得腿弯脚软的农妇,最省事的短发,旧得发白的老式衣服,脸晒得黝黑,哪还有洋气的影子?

⑧那就试试!母亲眼睛盈满笑意,上扬的嘴角是鼓励,我懂。挑了一朵刚开的,摘了叶子,别在她的左耳畔。母亲仔细照了一会儿镜子,顾盼之间,转头凄然一笑:“老了,配不上这鲜铮铮的花。”

⑨“不!”我声音大得吓了自己一跳。栀子花太鲜亮太逼人了,生生放大了母亲的枯萎。我哆嗦着,从后背轻轻抱住了她,把脸贴在她散发着栀子花香的脸颊上:“妈妈,你真美!”

⑩这是她七十九年岁月里第一次戴上栀子花,也是最后一次。

(选自2023年12月22日《文汇报》,有删改)

15.阅读文章,围绕“我”和“栀子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16.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写到“重庆美人”,突出了栀子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折了栀子花带给病重住院的母亲,这样做有哪些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⑦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细读第⑨段,根据“我”的举动揣摩并写出“我”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5分)

20.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完成题目。

【片段一】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 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片段二】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1)林冲要确认“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是“怕”________被烧毁;杨志不敢在黄泥冈 “停脚”,是“怕”________被劫。

(2)有人说,林冲和杨志的“怕”,本质上是一致的。你同意吗?请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21.从“凭君传语报平安”,到邮寄信件、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报平安,“一切安好”“安全抵达” “平安无事”“一切正常”“正在好转”等各种“报平安”之语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关于 “报平安”,你有过怎样的体验或思考?

请以“报平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1.tuì    yán     副    系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褪色(tuì sè):指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帽檐(mào yán):指帽子前面的边沿,这一部分用于遮挡阳光、雨水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一副(yī fù):量词,表示成对或成套的物品。“一副”常用于描述眼镜、手套、对联等成对出现的物品,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种表情或态度。

jì——系,扣;打结。

据此作答即可。

2.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凌、绝、览、挂、海。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299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