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3  神舟5号飞船升空20周年(科技与创新)-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19日
资源编号 47082

热点03 神舟5号飞船升空20周年(科技与创新)-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2023-03-18 中考 0 2,92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03   神舟5号飞船升空20周年

(2023周年历史事件热点)

从两弹一星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科技与创新

热点图片

看图说历史热点: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从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经历了近80年,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从原子弹、氢弹到人造卫星、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屠呦呦的青蒿素、还有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从第一次升入太空的杨利伟到中国太空站的建立,无不包含科学家的心血和创新精神;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有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一种多方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材知识

【看图说史】看以上图片说说历史。民族自信心杠杠的!你会为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感动吗?

一、两弹一星

1.含义,指的是核弹(原子弹与氨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代表人物:邓稼先、钱学森。

3.概况: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

(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颗人造地球卫星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4.意义:

①提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 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载人航天工程

(1)1999年11月,神舟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人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易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屠呦呦与青蒿素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 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子攀登

知识拓展

一、中国古代传统科技

        主要以四大发明为代表(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还有农学、天文、历法、中医和明清之际一些总结性科技著作,如《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二、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原因: (1)英国最早建立了 资本主义制度; (2)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 (3)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4) 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18 世纪60年代(1760 年左右)。

3、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4、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的力学。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1733年,凯伊的飞梭; 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发明);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的第一艘汽船 “克莱蒙”号: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的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6、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轮船和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7、特点:

a、技术发明来源于工人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c、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8、影响:

(1)生产力: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由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由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确立在全球范围内的统治;

(3)国际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进一步加剧对外殖民扩张,被殖民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4)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5)地理环境:城市规模扩大,加速城市化进程;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 19世纪下半叶( 1850年以后)。

2、重要发明: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电磁学理论;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电动机发明: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883年德国戴姆勒发明汽油机;

1892年德国狄塞尔发明柴油机;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发明三轮汽车:

1896年美国福特发明四轮汽车,并建成装配线: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一号”。

3、发明大王爱迪生,被称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是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

5、特点:

a、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b、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c、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6、影响: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标志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民、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

2、理论基础: 20 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志着人类进入值息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学科交叉渗透。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真题演练

1.《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答案】 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3)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热点03 神舟5号飞船升空20周年(科技与创新)-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4708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