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02“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中国工业化之路)
(2023周年历史事件热点)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70周年纪念)
热点图片
看图说历史热点:1952年底,经过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下一步就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即“一化三改”;为了实现工业化,在党领导下在1953-1957年开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以公有制为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下线 (工业成就) 宝成线通车(交通运输)
【看图说史】看以上图片尝试说说这段历史。相信你最棒!
教材知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实行原因:
(1)国内: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国际: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另一方面,受苏联模式影响,苏联的支持。
2、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4、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5、建设成绩: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而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三大改造
1时间:1953 -1956年底。
2.形式:
(1)农业:建立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2)手工业: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初,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取得重大成就,计划经济开始建立。
知识拓展
一、中国的工业化艰难探索之路
(1)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结果失败;随后出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试图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苟延残喘,新中国成立后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基础上,用全行公私合营和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后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援助下,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60七十年的探索既有正确的、也有重大失误,在探索中艰难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建设日新月异,但依然在前工业化的道路上飞跑。
(2)特点:艰难曲折;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工业化的结果与社会性质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学西方到学苏联、再到向全世界开放。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1)国内:
①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使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国际:经过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
2.时间: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中期
3.领导人物一一洋务派:①中央:奕䜣
②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4.学习重点: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层面)。
5.主要内容
(1)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 局等;
(3)建立新式陆海军:
①陆军与塞防:19世纪60年代,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1875 年,左宗棠被任命督办新疆军务,之后率领新训练的清军收复新疆。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②海军与海防: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4)教育文化: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②1862年兴办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结果: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性质:晚清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8.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9.作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0.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 特点 | 主要原因 |
洋务运动至清末
|
产生并缓慢发展 | 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 运动的诱导;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辛亥革命后 | 掀起热潮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涌现 |
一战期间 | 短暂春天 |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一战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逐渐凋谢萎缩 |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四、改革开放:
1984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开始。
真题演练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
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C.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