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41290

12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2023-01-03 八年级下册 0 2,70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课外古诗词诵读》

【原文】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简介】 

《邶风•式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全诗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

《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他们相约在城楼见面,但久等不至,女子望眼欲穿,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情思。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意境幽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虽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注释】

《式微》:⑴邶(bèi):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汤阴南。⑵式:作语助词。微:幽暗。这里指天将黑。⑶胡:为什么。⑷微:非,要不是。故:事,事情。⑸乎:于,在。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⑹躬:身体。一说通“穷”,困穷。

《子衿》:⑴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⑵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⑶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颜色。⑷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⑸纵:纵然,即使。⑹宁(nìng):岂,难道。嗣(sì)音:寄传音讯。嗣,通“贻”,一作“诒”,寄的意思。⑺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⑻挑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⑼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一作“蜀川”。⑵城阙(què ):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辅三秦:一作“俯西秦”。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三秦,泛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以三秦作保护。⑶风烟:意为在风烟迷茫之中。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中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5)济:渡。(6)端居:安居。(7)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8)徒:只能。(9)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

式微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同步练习

一、阅读《式微》,回答后面的问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章,短短四句,寥寥数字,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出来了,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B.“式微式微,胡不归”的疑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C.诗歌句句用韵,且每章换韵,全诗结构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反抗暴政的决心。

D.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子衿》,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_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从_________觉和_________觉的角度展现了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8.这首诗在艺术表达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试举一例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

1.B  【解析】“式微式微,胡不归”是一种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

2.这首诗描写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二、

3.全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12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https://www.0516ds.com/4129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