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对学校噪声情况做调查时,对噪声感觉程度分为四级:A级——觉察不到,B级——能觉察到,C级——令人烦躁,D级——难以忍受。这个分级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
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
3.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温物质是空气 B.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
C.温度升高时水柱下降 D.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可能原因是雪( )
A 升华吸热 B.汽化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华放热
5.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能看到的图像是( )
A.红绿圆斑 B.红绿蓝圆斑
C.红绿蓝条纹 D.红绿蓝三角
6.如图所示感应水龙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如果被感应区的手挡住,反射回来,就能自动出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是( )
A.紫光 B.红光 C.紫外线 D.红外线
7.在地面上立一根木杆,根据不同时刻木杆影子的长短可以确定正南、正北方向。木杆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8.用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若适当缩小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杯子类似一个透镜,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进行观察,看到“泥娃”变细了,可以判断泥娃处于( )
A.焦点以内 B.焦点上 C.焦点和二倍焦距点之间 D.二倍焦距点以外
10.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做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
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人的拇指宽约为10cm 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4cm的过程中像先变小后变大
二、填空题(第2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机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手机声音的响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空气全部抽出,还能不能听到手机的声音?________。这个实验可以探究声音能否在________中传播。
14.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会听到硬卡片发出声音,由于________而发出声音,如果划得快一些,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填“高”或“低”),说明音调和________有关。
15.蒸汽熨斗熨烫衣物时,通过加热使水________成水蒸气,然后在衣物纤维内________成小水珠,以软化纤维,达到平塑目标。相比高温的金属熨斗,蒸汽熨斗不容易烫焦衣物,原因是水的________相对较低。
16.制作冻豆腐时,将一块豆腐放入冰箱的________(填“冷冻”或“冷藏”)室内。一两天后普通豆腐就变成冻豆腐了。解冻后切开,发现冻豆腐内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内的水遇冷先________成冰,解冻后冰又________成水造成的。
17.如图所示,用纸筒和两个________制作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潜望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18.如图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看不到硬币,向碗内缓缓注水,眼睛就能看到硬币了。这是因为光在从________向________传播时,在分界面发生了________。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20.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内,站在自动扶梯上出站的乘客,相对于自动扶梯是________的,相对于站台地面是________的(以上两空填“运动”或“静止”)。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
21.电影院里,电影幕布都是用白色而且粗糙的布制成的。请你从光学的角度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第22~24题每题6分,第25~28题每题8分,共50分)
22.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画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3.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收费卡上显示,该车9︰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上海,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4km。求:
(1)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如果按最高限速行驶,从苏州到上海需要的时间。
2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求:
(1)测得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差多少秒?
(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速度是多大?
25.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实验中没有用酒精灯给冰加热,而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3)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如图丙所示a、b两条熔化图线,其中冰的熔化图线是________。
26.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观察成像,实验应选择________(填“透明”或“茶色”)的玻璃板;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个形状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棋子B与________完全重合;
(3)此时棋子A在玻璃板前20cm处,则棋子B到棋子A的距离是________cm;
(4)若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此时透过玻璃板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
27.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填“快”或“慢”);
(2)在玻璃管上做出间距相等的标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相邻标记间的长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cm;
(3)从气泡运动到O点开始计时,记下气泡运动到各标记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在图丙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
(4)从图像可以看出,在测量的这段过程中,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夹层玻璃、钢化玻璃等,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为了保证司机的视野,前挡风玻璃通常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并且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必须倾斜安装.侧面的玻璃为了保护隐私,可以在玻璃上贴膜,使得车内乘客能看清车外的景物,但车外行人看不清车内的情况。现在还有一种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的强弱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光照强弱一般用光照度表示,计量单位是勒克斯,符号为lx,光照越强,光照度的值越大。当车外光照强烈时,智能玻璃就降低玻璃的透明度,挡住部分车外的光;当车外光照暗弱时,智能玻璃就提高玻璃的透明度,让车外的光更多地进入车内,实现车内的光照度适宜。某种智能玻璃的车外光照度和玻璃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汽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________(填“上方”“下方”或“前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2)晴朗的冬天开车,汽车玻璃上也会出现雾,雾通常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面(填“车内”或“车外”);
(3)贴膜后,车外的人看向车内时,因为车内较暗,而车玻璃反射的光较强,人眼不容辨别强光下比较暗的物体,所以看不清车内的景物。请你举出一个同样道理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配了智能玻璃的汽车,当车外光照度为25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
【解析】
【详解】噪声的等级和声音的响度的大小有关,响度越大,噪声等级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蝴蝶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次声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A.由图示知,空气温度计最上面的球形容器相当于一般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装的是空气,所以测温物质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温度升高时,玻璃泡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将水住下压,所以水柱会下降,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泡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水柱下降,空气受冷体积收缩,水柱上升,起到测量温度的作用,所以空气温度计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