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三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fú zhuāng yán liào yǎn lèi míng lǎng jìng lǐ
2.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圈(quān) 衣裳(shang) B.拆(cāi)开 钥匙(shí)
C.担(dān)心 吞咽(yàn) D.挣(zhēng)扎 蟋蟀(shuài)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中计 B.中午 C.中心 D.中国
4.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暖和 规则 大吃一惊 B.丰收 蜡烛 闪闪发光
C.火焰 粗壮 秋风习习 D.国棋 穿带 披头散发
5.下列最可能与“嚼”字意思相关的一项是( )
A.声音 B.嘴巴 C.乐器 D.舞蹈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村庄今年五谷丰登,这是村民辛苦劳动的结晶。
B.这时候,窗外鸦雀无声,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C.走在秋天的树林里,秋风习习,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D.公园里的菊花都开了,你看那一丛丛黄色的菊花五彩缤纷的,真好看。
7.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啊! B.溪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
C.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D.明亮的火焰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8.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害怕)
B.“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难过)
C.先生拿着戒尺,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高兴)
D.“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请求)
9.《蓝花井的咕咚》这本书中,“秋天的蟋蟀”这个小故事里,在音乐会上,当老爷爷的琴弦断了一根,接着演奏的是( )
A.观众 B.阿旺 C.麻雀 D.蟋蟀
按要求作答,完成第9-12题。
10.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①面( )耳( ) ②一( )知( ) ③春( )秋( )
④金( )飘( ) ⑤天( )云( ) ⑥( )忙( )乱
(1)临近出发,她才( )地收拾东西。
(2)到了秋天,花园里( ),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11.修改病句。
(1)我差不多几乎把作业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故事刚讲完,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火热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花的学校》一课中,“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样的表达真有趣,照样子写一句。
春天一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一填。
(1)《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写的都是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你看,它把黄色给了__________,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__________炎热。它把红色给了__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__________,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凉爽。《秋天的雨》
(3)秋天来了,看到漫山遍野红枫叶,我情不自禁吟诵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见孩童稚嫩的歌声,我不由地想起《所见》里的画面:“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队课上,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讨论元旦的活动方案。老师夸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个诸葛亮。”一番辩论过后,我们终于把一个问题弄明白了,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
(5)(课外阅读)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宁可________,不可________。听君________,胜读________。《增广贤文》
A.一席话 B.十年书 C.信其无 D.信其有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蚂蚁》,完成小题。
蚂蚁
①一群蚂蚁做出决定,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②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但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的时候,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
③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
④□你不要讲我了□你也没怎么出力□被指责的蚂蚁反驳(bó)说□
⑤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⑥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他们( )在路边。争吵声把一只在路边( )太阳的公鸡引了过来,他一看见大青虫,立马( )上去,一口( )走了。
⑦当蚂蚁回过神来停止争吵时,已经晚了。
14.给第4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15.第6自然段中,选择动词填入短文的括号里,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甩 照 跳 叼 B.扔 照 跳 叼 C.甩 晒 扑 叼 D.扔 晒 跳 叼
16.开始,大青虫被拖动原因是( )
A.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卖力地指挥。
B.大家听从指挥,步调一致、齐心合力。
C.蚂蚁们一心想着把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D.走了一半的路程的时候,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
17.后来大青虫被大公鸡叼走了是因为( )
A.大家合伙批评担任指挥的蚂蚁只动嘴不出力。
B.蚂蚁们搬得很累了,坐下来休息没有看住大青虫。
C.蚂蚁们为了一件大事吵了起来,把大青虫甩在了路边。
D.蚂蚁们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把大青虫甩在了路边。
18.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完成小题题。
上学一路歌
傅永健
①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②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③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④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dā)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选自《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散文卷》未来出版社)
19.我从短文中积累了两个有新鲜感的拟声词,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种花?( )
A.牵牛花 B.向日葵 C.野菊花 D.二月兰
21.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 )
A.滑梯 B.游泳池 C.溜冰场 D.飞机场
22.我知道大伙“都怪学校太近太近”的原因是( )
A.大伙只想滑冰,不想去上学。 B.伙伴们要互相提醒,以免坐过“站”。
C.学校真的是太近了,大伙很快就到校了。 D.大伙感觉在上学路上的快乐时光太短暂了。
23.一年四季,上学路上的景色各有不同,每个人的经历也不一样。进了校园,伙伴们又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你用上积累的新鲜词语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24.习作。
国王 黄昏 厨房 啄木鸟
冬天 森林 超市 百合花
星期天 小河边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看到上面这些词,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发挥想象,把故事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故事完整,主题健康向上,语句通顺,字数在30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服装 颜料 眼泪 明朗 敬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装、颜、朗、敬”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
B项读音有误,拆开:chāi kāi,指解开、拆封。钥匙:yào shi,指开锁的器物。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