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20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下列属于制度创新的是( )
A.公民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B.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世界更加精彩
C.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征程中,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表明( )
①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我国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④科技创新是我们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下图反映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这说明( )
A.教育是推动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改革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D.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6.打开网页,接二连三“蹦”出来的弹窗、关都关不掉的广告,手机里来源不明的短信和QQ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 )
①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 ②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
③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④司法工作者依法行政,根治广告乱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体现国家性质,能够保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是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D.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8.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这是因为( )
①基层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道德具有教化作用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古语蕴含着许多哲理,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下列古语与给予我们的启示对应恰当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向功勋致敬、向榜样看齐。“一等渡江功臣”马毛姐,“为国巡边50年”魏德友,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改革先锋”王书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在党百年华诞的特殊时刻,向他们颁授“七一勋章”。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
A.激发人民斗志,提供政治保障 B.维护模范荣誉,夯实经济基础
C.宣传先进楷模,弘扬中国精神 D.守望精神家园,杜绝丑恶现象
11.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之所以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C.凝结着所有公民的价值追求 D.植根于姹紫嫣红的世界文化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属于建设法治中国举措的是( )
①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②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
③开通免费律师服务热线 ④开展扬州好人评选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我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下列不属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是( )
A.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B.热情奔放的现代舞蹈
C.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D.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14.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5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 B.老龄化加剧
C.人口素质偏低 D.大量的流动人口
15.从二孩措施至今,全国新生儿数量并未出现显而易见的变化,生育率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低生育陷阱”。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口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为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开始实施三孩政策。该政策( )
①是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为依据的 ②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弱化
③意味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取消 ④旨在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3%、33%、6.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浪费、损失显现严重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C.我国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严重 D.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17.骆马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水域总面积395平方公里。为保护骆马湖生态,从2021年7月1日开始,骆马湖实施十年禁捕退捕行动。这一行动体现了( )
A.创新发展的理念 B.共享发展的理念
C.绿色发展的理念 D.开放发展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徐州市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德治为先,凝聚向上向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加大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培育挖掘……徐州“好人”已经成为古彭大地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陆续建立完善了生育、养老、大病、工伤等保险制度,构建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为基本生活保障扎牢“安全网”;
★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党群服务圈”,真正实现“服务向前一步、群众少跑一步”;零距离搜民情、疏民意、解民困,为民服务“加速度”;“您有诉求我速办、服务群众心贴心”的“速来办”社会治理体系……编织出全市社会治理“一张网”;
★“村居民小组自治”“院落自治”“楼宇自治”……一个个群众自治新载体,拓展着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的根本转变;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说徐州是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的?
(2)“徐州市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民生答卷”这说明了什么。
19.某中学九(1)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搜集的材料信息,请你阅读并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迈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增进全球福祉,促进共同繁荣。
(1)请结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发展,分析改革开放的价值。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其中既有来自农村、社区、企业的干部群众,也有来自教育、科技、卫生、政法等战线的代表;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扶贫干部,也有快递小哥、网店店主等新职业人士。
(2)说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编制为什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三 “楚汉文化、战争文化、运河文化……”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部古老的书,翻开它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徐州作为华夏九州之一,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是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漫步徐州,时时能够聆听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处处能够感受“楚韵汉风”的文脉悠长。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发展徐州“楚风汉韵”文化?
20.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探究与分享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精神谱系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一个个精神路标,铸就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法治印迹
追溯百年建党史,清晰可见的是与党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法治探索之路。建党百年的法治探索,见证了宪法不断发展、成熟的历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
百年征程,坚守着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也镌刻着同频共振的法治印迹。
◇笃行致远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勇往直前、不断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更多青少年拥有红色文化所传承的情怀担当,以不懈的奋斗姿态谱写青春之歌,向党的生日献礼。
(1)“延安精神”等伟大精神是在特定时代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2)阅读“法治印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百年来不断探索法治之路的必要性。
(3)结合“笃行致远”,简要谈谈承载时代重托青少年应有的情怀和抱负。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梦。
C:“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这体现出国家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C正确;
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ABD错误;
故本题选C。
2、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内容。
ABCD: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故ABC与题意不符,D符合题意;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新沂市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