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答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一、答题公式详解:
1、为什么(原因)类:
【题型特点】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的原因”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四个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意义等)。
【特别提醒】
“必要性”:存在××问题。
“重要性”:事关××利益,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
“意义”:三个有利于=①维护××合法权益;②体现××国策、战略、方略、宗旨、思想、发展观;③稳定和谐,公平正义。
A.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
B.若是问“发生××的原因”,则“发生原因=内因(个人)+外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经营者)”。
C.取得成就的原因=党的领导+国策、战略、方略、宗旨、思想、发展观+艰苦奋斗精神+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命题特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识记知识,简单直接。
【典例】(2020毕节中考)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待人礼为先”等等,说的都是要文明有礼。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①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③就一定能取得事业成功; ④有利于形成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破解妙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我们抓住题干关键词,直接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即可。
例如,本题考查对文明有礼的认识,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形成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③的说法太绝对,所以①②④正确,故选B。
2、启示警示类:
【题型特点】以典型事件背景,要求谈谈启示(启发),重点考查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
【解题技巧】启示/警示=是什么+怎么办A.是什么=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道理?B.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办?(重点)
【命题特点】逆向选择题又叫否定式选择题,是指题干部分设置了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的选择题。命题者通常用“不”“不是”“不包括”“不正确”“没有”“错误”“无关”“不符”等词,把答题项限制起来,用以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
【典例】(2020毕节模拟)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骑走一辆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乱停乱放、恶意毁坏等问题。下列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市民要自觉遵守规则,规范使用
B.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C.单车管理公司要加强使用指引和实施有效监管
D.市民应严厉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
【破解妙招】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求我们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可以先按照平时的思维方式,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再确定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细心选好答案。
本题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在使用共享单车中,存在着乱停乱放、恶意毁坏等乱象,这是使用者规则意识不强的表现,需要增强规则意识,通过自律与监督、提醒、奖惩等他律要求,自觉遵守规则,同时也需要共享单车企业加强引导与监管工作,AB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市民没有权力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符合题意。
3、怎么办(对策、建议)类:
【解题技巧】无角度则多角度,有角度则多层次。怎么办=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个人。
A.政府国家=立法执法,加大投入。(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态等措施)
B.社会=宣传检查,营造环境。
C.企业/经营者=提高道德,守法经营。
D.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检查。
E.家庭=监护职责,教育引导。
F.个人=公民如何做=意识+行动(宣传、具体做法、斗争)
【命题特点】这类选择题其实质是多项或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相对多项或不定项而言比较简单,但又比单纯的单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更多些、更全面些,重点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典例】一名游客在景点观赏樱花时,突然跨过护栏用力摇动樱花树枝干,这一行为受到在场众人的纷纷指责。该游客( )
①有充分享受公民权利 ②没有认真履行公民义务 ③违反了公共道德 ④违反了刑法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破解妙招】在做此类试题时,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和题中所给信息,逐个排查,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最直接也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就是排除法,找出其中一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只要备选项中包含此项就直接排除,自然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题干中的游客行为,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违背社会公德,要受到道德谴责,也没有履行遵守社会秩序的义务,还要承担法律责任。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没有履行义务;④说法错误,其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没有违反刑法规定。故选B。
4、认识评价类:
【题型特点】用所学知识谈对某个社会现象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看待,谈谈看法,分析现象”。
【解题技巧】认识、评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A.是什么:题目说的是什么(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B.为什么:说(做)这件事的原因=理论依据+重要性+必要性(非做不可、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意义。
C.怎么办:国家、社会、学校、企业、个人等准备怎样做。
【典例】“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下列观点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
A.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积极融入社会
C.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我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丰富的感受
解析:“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体现融入社会的重要性,说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积极融入社会,所以B符合题意;ACD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
5、案例评析类:
【题型特点】通常先给出一个法律案例,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认识、看法或评析。
【解题技巧】评析=判断表态+法律依据+材料分析+指出结果。(注意与非法律案例认识、看法、评价的区别)
范例:①……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犯罪行为。②我国法律规定:……合法权益不容侵犯。③材料中……行为侵害了××权,违反我国法律的规定。④……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命题特点】材料式选择题,一般都是选取热点材料或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是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典例】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作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成功( )
A.表明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B.增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将领跑世界各国发展
C.消除了中国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
D.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技术,更彰显中国担当
【破解妙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应该认真审题,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前提下,归纳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尤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再对照题肢进行选择,要求学生做好材料与基本知识和观点的转换。
本题题干中“天眼”的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国在探索宇宙空间技术方面,主动担当责任,D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最有影响力”的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错误,“领跑世界各国发展”的说法夸大了我国的能力;C说法错误,此举有利于缩小中国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但是并没有消除。故选D。
6、图表类:
【题型特点】一般由“标题、图表(常见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
【特别提醒】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审图表要注意:
(1)看标题。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要“三比”,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变化、差距:
A.横向比。就是把图表中的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横向比较说明差距(拉大或缩小)。
B.纵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纵向比较说明变化(增长或减少)。
C.综合比。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
(3)看注释。解释性备注是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命题特点】漫画型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具有新、活、精、巧、深等特点。
【典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疫情期间,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活动。如图漫画《确保》中反映的措施( )
①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约束了学生的人身自由; ③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破解妙招】在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除了要遵循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尤其是漫画的标题、文字提示、人物表情等,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二要深刻理解漫画的寓意;三要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我们根据漫画中表达的信息去揣摩、分析命题者是想针砭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从而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这是做好漫画型选择题的关键所在。
漫画《确保》反映了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活动,这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故①③④正确;②排除,漫画无此寓意。故选C。
练习1.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激励着一代又- 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的是( )
①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②吃一堑,长-智;③天行健,耔自强不息;④位卑未敢忘忧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很多学生在答非选择题的时候,容易在这几点上出错:
(1)由于设问问法不直接,不懂得转换设问,导致没有审清设问要求;
(2)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时往往丢掉了限制性条件,作答时过于自由、宽泛;(3)分析不到位,答题要点不全。
二、解题方法及例题:
- 体现、说明、反映类
体现、说明、反映类设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联系与教材对应知识。所选材料或背景大多是一年以来党和国家重大时事内容或地方材料,设问一般以“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上述材料说明(表明、反映)了什么”等形式呈现。
【典例】谱写新篇章
[劳动绘新篇]1 000多名交通大学教职工、学生等,为响应党的号召,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登上了“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如今的交大人不忘初心为西部发展国家富强再创辉煌。
确定考查道德品质。由材料划线部分①②可知交大人身上体现了爱国、奉献、承担责任等品质。
设问类型
交大人身上(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哪些必备品质?(2分需要答出两个方面)
[答案]爱国.奉献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典例】探寻70年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7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小智治事,大智立法。治理国家首先要立规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
材料讲的是我国立法工作变化历程,故本题应围绕“立法的变化”作答。“有法可依”即加强立法,“科学立法”即保证法规质量,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立法质量,立法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分)
[答案]我国越来越重视立法质量;我国立法工作向前迈进一步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答出一个角度即可]
2.原因、意义、作用、影响类
此类设问即什么引起这一事物或导致这一行为的产生(原因);这一事物或者行为会引起其他哪些事物或者行为的产生(意义、作用、影响)。
设问形式以“为什么要……”“分析……的原因”“分享……的理由”“……有什么意义”“……对……有何作用”“……有何积极影响”等呈现。
思路点拨:原因类设问可以从这一事物或行为的优越性(多涉及我国实行的制度)、必要性(是……的要求)和重要性(有利于……)等方面作答。意义、作用、影响类设问分析角度应从国家、社会、个人或者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直接到间接,有顺序、有条理地展开。需注意的是,原因类应采用“是……的要求(需要)”;意义、作用、影响类应采用“有利于……”等答题格式。
例3:踏上新征程
[改革开放新征程]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过去,“中国的大门要不要打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今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给世界经济吃了一颗“定心丸”。
40年前,中国为什么要打开大门? (2分)
[解题思路]
锁定目标→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中 国开放锁定目标一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明确要求→分析设问“为什么”,即谈中国打开大门的原因
联系教材→“打开大门”可联系教材中对外开放的知识点回答原因。
组织答案→运用教材中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典例】探寻70年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70年的艰辛探索,找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成就、中国奇迹,是一代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出来的。
请你谈谈,奋斗精神在70年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分)
[解题思路]
锁定目标—→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成就、中国奇迹,是一代代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出来的。
明确要求一→分析设问“奋斗精神在70年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即谈奋斗精神对我国发展的作用。
联系教材—→“奋斗精神”可联系到教材中民族精神的知识。
组织答案—→结合民族精神的知识,围绕“奋斗精神”在70年的光辉历程中发挥的作用作答。不能直接从民族精神角度回答,不结合设问进行回答不给分。
[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例答:奋斗精神为中华儿女不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1分)
3.认识、理解、启示类
认识、理解、启示类设问一般以“对……如何认识”“谈谈你对……的理解”“……带给我们哪些启示”等形式呈现,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和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认识、理解类设问,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即针对什么谈认识或理解;其次分析材料,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启示类设问在明确材料反映的教材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最后落脚在具体行动上。
4.做法、建议类
做法、建议类设问一般考查国家(政府)或青少年针对某问题采取的措施或做法。常结合具体设题材料,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模板:
(1)成才报国类:
一般从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涵养品格、艰苦奋斗、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作答。可参考以下模板:
…………
2022年中考名师总结道德与法治答题公式及解题方法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