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测试卷汇总(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岷山(mǐn) 气势磅礴(páng) B、崎岖(qí) 电钮(niǔ)
C、璀璨(cǔi) 瞻仰(zhān) D、泥丸(wán)黑魆魆(qū)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眺望 沸腾 证府 全神贯注 B、外滨 距离 沟渠 粉身碎骨
C、阅览 垣克 拦杆 排山倒海 D、日寇 屹立 攀登 惊天动地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高临下(对着) B、身负重伤(遭受)
C、引上绝路(绝对) D、举国上下(全)
4、给下面的句子选填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____________射入天空。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____________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3)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____豪迈的口号声。
A、持续 爆发 激烈 B、陆续 爆发 壮烈
C、持续 暴发 激烈 D、陆续 暴发 壮烈
5、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B、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C、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
D、在崎岖的山路上,七上八下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6、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和句子中“说”的意思相近?( )
陈老师对我们说:“上课决不能开小差,否则会影响听课效率!”
A、念念有词 B、娓娓道来 C、谆谆教导 D、振振有词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B、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地提高和扩大。
C、我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D、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____________;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____________;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____________;凭着超人的智慧,你可以描绘出____________。
①一方蔚蓝的天空 ②一片肥沃的土地 ③一座巍峨的山峰 ④一幅精美的画卷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9、古代诗人也写了很多爱国的诗句,下列不属于爱国的诗句是( )
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态,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B、“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两句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C、《灯光》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D、《开国大典》一文按照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开国大典上“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这四个场面。
11、联系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 )峭壁,不畏“dà dù( )桥横tiě suǒ( )寒”,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lūn qǐ( )shǒu liú dàn( ),朝敌人扔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 )。
12、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感动于无数先辈“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捐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志豪情,以及“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的赤胆忠心。耳边仿佛还回荡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
二、阅读与感受
(一)阅读《沙漠饮水站》,完成答题。
沙漠饮水站
地处热带的非洲沙漠,非常干燥,可是也有天然的饮水站,这个饮水站不是清泉,而是一种植物,叫做旅人蕉。
旅人蕉的水藏在什么地方呢?他的水分贮藏在粗大叶柄基部,旅行者口渴时,只要在它的叶柄上划个小口,就好像拧开了水龙头,新鲜而清凉的水顿时便可流出,这时旅行者就可开怀畅饮。这个“水龙头”不用你去关闭,它会自动“拧上”,一天字后,被划破的小口就可愈合,过一天它尤为旅行者提供饮水了。
旅人蕉“身材魁梧”,高达20米左右,粗约50厘米,叶子既粗壮又长大,一般科大3-4米。这种叶子长得出奇,它们全部集中在粗壮枝干的顶端,竖向排列成二列,铺成一个平面,好像拔地而起的一把巨型折扇,又如孔雀开屏之势,远远看去十分美观。
旅人蕉虽然高大,但它不是树木,而是一种大型的草本植物。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马达加斯加人民将旅人蕉誉为自己的“国树”。现在,我国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植物园里也有这种别致的观赏植物。
13、文中的“沙漠饮水站”指的是什么?( )
A、树木 B、观赏植物 C、旅人蕉 D、草本植物
14、文中加引号的“水龙头”指的是什么?( )
A、叶柄基部 B、叶柄上划出的小口 C、流出的水 D、旅人蕉的茎干
15、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概括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旅人蕉为什么会就被当地人称为“国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画一画旅人蕉的样子。
(二)阅读《左权的英雄事迹》,完成答题。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他学习刻苦,精于钻研,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空前严峻。鉴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连日开会研究对策。一切部署完毕,八路军总部各部门于5月23日奉命转移。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合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极度危险的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有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彭德怀关注着合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指挥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国,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火力更加凶猛了。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过早地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批准,1942年9月18日,辽县党政军民等5000余人举行了辽县易名典礼。从此,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8、第二自然段中“对比悬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这句话中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敌人很强大,无法战胜。
B、我方兵力少,抵挡敌军非常吃力。
C、把群众安危放在第一位。
D、左权同志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全。
20、对画“______”部分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左权将军身先士卒,英勇无畏。
B、左权将军的指挥很好地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C、左权将军在危急时刻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D、当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将士能指挥了。
21、对短文最后一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隆重纪念左权将军。
B、为了纪念左权将军,人们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C、辽县党政军民举行了辽县易名典礼。
D、辽县为什么改名。
22、第四自然段中的“极度危险处境”指的是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
23、简要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短文既概括了人们突围的场面,又写了左权将军指挥突围的过程,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你想对我们的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6、习作与表达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A错误。岷山(mǐn)应为mín。
B正确。
C错误。璀璨(cǔi)应为cuǐ。
D错误。黑魆魆(qū)应为xū。
…………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