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28601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2-05-29 七年级下册 0 1,33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

1.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明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宦官是皇帝的忠实爪牙

C.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D.八股取士降低官员素质

3.“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膚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那么,明太祖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    )

A.御史大夫        B.御史台        C.锦衣卫        D.东厂

4.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5.有学者指出,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宜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    )

A.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对华的武装侵略         B.加深中国对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认识

C.加强了中华文明与亚非大陆的联系         D.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导致未能持续

6.下列名人与成就均属医学领域的是(    )

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②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           ④徐光启——《农政全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

A.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相关的领域             B.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C.明清时期迅速转化为近代科技             D.注重对自然界的探究

8.201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124年前沉没的经远舰。”此次打捞出水的部分残件为研究经远舰提供了(    )

A.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

9.科技成就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历程里,造纸术的改进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各朝的天文机构由高级官员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

A.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

C.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科技发明者的辛勤付出

10.依据下面材料判断,“闯王”是(    )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明末民谣

A.陈胜         B.张献忠         C.张角         D.李自成

11.金殿公园是昆明的著名景点,坐落在昆明市区东北郊的鸣凤山麓,现存金殿由平西王吴三桂所建。吴三桂获封平西王是因为他(    )

A.统一女真各部,威胁明朝北疆         B.消灭群雄,建立后金

C.率领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D.引清军人关,并与李自成作战

12.“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军压境的有利态势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

A.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B.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C.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D.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13.明清时期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A.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的叛乱行动

C.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14.“中国历史上的边疆观已经历了2000多年。它与王朝国家的边疆形态、边疆治理和边疆政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下列关于各朝代的边疆治理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B.唐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政务

C.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琉球和澎湖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5.下图为清政府下令颁置的“金奔巴瓶”,清政府这一措施突出反映了(    )

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B.西藏地区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C.汉藏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D.清政府尊重藏族地区宗教

16.在平遥古城,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比如“以义制利”是晋商的基本原则,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升昌仍坚持兑换等。由此推断,我们要探究的主题精神是:(    )

A.工商皆本        B.诚信为本        C.商业发展        D.古城开发

17.清朝《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展示了苏州斜桥商市。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18.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朝开荒执照”。该图说明(    )

A.清政府施行垦荒政策

B.清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C.清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D.清政府推广种植甘薯

19.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忧患,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A.闭关锁国,八股取士        B.对外开放,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小农经济

20.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觐见乾隆皇帝。当马戛尔尼炫耀地展示他带来的地球仪时,满朝大臣看到“日不落帝国”居然占据了地球仪上那么大块的地方,他们感到的不是疑惑,而是愤怒:怎么能把天朝大国画得这么小!这表明清廷官员(    )

A.已经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现状           B.对英国的侵略野心缺乏警惕

C.对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无所知           D.对西方工业文明持排斥态度

21.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举人王锡侯撰成《字贯》40卷,因范例中写有康熙、雍正庙讳(本朝君主宗庙里供奉的祖先名字)玄烨、胤禛及乾隆帝名弘历,被仇人告发,处以大逆罪,全家被抄斩。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是封建时代人与人平等的现象之一           B.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对政治的影响

C.只有在清朝才可能存在文字狱的现象         D.说明了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和皇权至上

22.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焚毁不利书籍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23.清朝小说发展到最高峰。代表作品为(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4.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三顾茅庐——《三国志通俗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25.之所以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因为它(    )

A.篇幅很长,共120回            B.贴近生活,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D.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人物多达700多人

二、综合题(共4题,满分50分)

26.南京,是我们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有“六朝古都”之称。这里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李萌同学计划利用假期前往南京做一次游学旅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每个空格2分)(10分)

(1)灵谷寺。寺中玄奘纪念堂供奉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____________取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分)

(2)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隋炀帝时,__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到了明朝,科举考试演变为____________取士。

(3)明孝陵。这是明朝皇帝____________和皇后的合葬陵墓。他于1368年建立明朝,在积极恢复发展经济的同时,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强化皇权。

(4)宝船厂遗址公园。1405年起,明政府先后七次派____________乘坐这里生产的宝船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2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请你依据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参与下列探究活动。(13分)

(1)【民族交往】

材料中图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根据图一、图二,归纳古代民族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4分)

(2)【边疆管理】

元朝、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们统治时期,都设置了机构,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善下表的内容。(3分)

元朝 清朝
东南 设置①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的军政事务 设置②__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西南 设置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 设置③______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捍卫主权】

根据以下图片信息提示,写出明清时期我国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4)【总结提升】

通过以上探究,请你谈谈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2分)

28.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5分)

(1)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那两个朝代开创的?(4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2分)

(3)图四中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5分)(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存在哪一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分)

29.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某校九年级的同学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回望历史上的“三大盛世”。(12分)

(1)【图片看历史】甲同学展示了两组图片:

…………

参考答案

1.D

【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地方官员“不胜谄事”,对出身举人的地方官员则随意提出要求。这实质上反映出进士的功名比举人的功名更具威望,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的信息,故B错误;出身等级不可能决定行政能力,故C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考生可结合材料“不胜谄事”“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进行分析。

…………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860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