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名著阅读指导《艾青诗选》
一、艾青简介
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二、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二)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三、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艾青诗选》阅读练习真题再现
(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 ,号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品是《 》,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 》和《 》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20 世纪30 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和“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3.艾青于1910 年阴历2 月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4.“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出自艾青《 》
5.艾青的《 》歌颂了毛主席。
6.“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 》。
7.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它们的核心是 。
8.荫路种夹竹桃,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平常所见的夹竹桃都是种在大花盆里,只有一人高.种在街上,那该有多高,而且花要比杜鹃大得多,条条街上都种了夹竹桃,该有多美。于是,我的脑子里,湛江和夹竹桃就连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我对湛江久久地响往。出自艾青的散文《 》。
9.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10.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1.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 。
12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选自艾青的《 》。
13.艾青被人们称为“土地的歌者”是因为创作了诗歌《 》。
14.在《冬天的池沼》一诗中,诗人是以 的形象来比喻冬天的池沼的形象的。
15.《 》一诗是艾青的10多部叙事长诗中,最为优秀、最有影响力的一部。
16.《芦笛》一诗是艾青为纪念法国诗人 而作的。
17.被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是艾青的《 》。
18.艾青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胡风称为“ ”。
19.1939年,艾青的第二本诗集《 》和长诗《 》出版后,被大家公认为新诗20世纪第三个十年最具影响力的代表诗人。
20.艾青在《煤的对话》一诗中,以“煤”来写 ,从而赞颂了不甘平庸,不愿受压迫,抓住就会执着进取的精神!
21.1937年4月,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创作了诗歌《 》。
22.1938年2月,战火迅雷般逼近了黄河,艾青在古老的潼关写下了《 》一诗,其突出意象为土地。
23.《树》这首诗,最初收入诗人在重庆出版的诗集《 》中。
24.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的艾青诗歌是《 》。
25.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 、 、 ”的诗歌美学主张。
26.“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选自艾青的《 》。
27.艾青诗歌的感情色彩是 ,加上 和 ,形成艾青诗歌特有的个性风格。
28.艾青来到根据地后,一洗过去那忧郁、悲哀的色彩,变得明亮、欢快了,创作出《 》、《太阳的话》《毛泽东》等有影响的作品。
29.20世纪30年代刚走上诗坛的艾青,作品凭借 的抒情风格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30.《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 精神和 精神。
31.艾青,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2.《我爱这土地》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
33.《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 的人们。
34.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诗歌卓然成家,实践着他“ ”的诗歌美学主张。
(二)简答题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3.《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4.“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鱼化石》。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品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和《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艾青诗选》阅读指导及练习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