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节选)》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急情景,为下文写木桥倒塌埋下伏笔。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的“吼”,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体会下老汉的心理活动,并试着写 一写。
3、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她的 _________________。故事到这里结束,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 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关系。文章这样安排结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该文段,我不禁心潮澎湃,面对无情的洪水,老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 桥梁!我想对老支书说:“老支书,您是__________!老支书,您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帮助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②村民搭建的爱心桥
③一座坚固结实的木桥 ④舍己为人,用生命谱写大爱的桥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打油,就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的一生最(突出 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赞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那里闹灾荒,他因私自开仓救济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就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 财产),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5、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⑴后来中(zhōng zhòng)了进士 ⑵散(sǎn sàn)发
⑶他身背(bēi bèi)一个长口袋 ⑷号(háo hào)称
6、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画上横线。
7、把文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⑴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自成一家。 (__________)
⑵指充满了美妙的情趣。 (__________)
8、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9、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拟人 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快要倒塌
2、第一次“吼”时老汉认为身为党员就要作出牺牲,应该先把乡亲们救出去。第二次“吼”时老汉希望儿子活下去。
3、丈夫 儿子 父子 结尾虽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
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桥(节选)》同步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