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名校优选精练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积累运用
一、用“ ”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叶柄(bǐn bǐnɡ) 弯曲(qū qǔ) 逊色(xùn shùn)
骤然(zhòu jù) 位置(zhí zhì) 投降(jiànɡ xiánɡ)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8分)
1、我们踏着mù sè( )登上了lú shān( ),眼前的美景与我们在山脚看到的截然不同,我不禁yín sònɡ( )起宋代诗人苏轼tí xiě( )的诗句“横看成岭cè( )成fēnɡ( ),远近高低各不同”。
2、蟋蟀不选择现成的洞穴,而是选择在排水yōu liánɡ( )的地方,用钳子似的大颚挖掘自己的zhù zhái( )。
三、字词综合练习。(11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容的了。
2、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5分)
(1)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 )
(2)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 )
(3)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 )( )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3分)
要是……就…… 如果……那么…… 不光……还……
(1)课堂上,我们( )要聆听老师的教导,( )要仔细地听同学的发言。
(2)人应该有一点奋斗精神,( )一遇到困难( )退缩,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3)( )我们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 )一定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四、句子练习。(8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改为拟人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仿写句子)(2分)
(1)香山的枫叶红得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2)花坛里的花香得____________,闻着让人陶醉。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写一写你所观察到的某种景物的动态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状状观察老师泡茶后,写了一段话。将“芽儿挨着芽儿,一片推动着另一片”这句话放在这段话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开始沏茶了,老师先去接满滚烫的热水,再把茶叶投入杯子中。②茶叶们柔柔地舒展着。③茶叶吸足了水分,轻盈润泽地在水中漂来漂去。
A、第①句之前 B、第②句之后
C、第③句之后 D、第①句之后
五、积累展示。(11分)
1、我们一般把马住的地方称为( )(1分)
A、厩 B、窝 C、洞 D、穴
2、我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2分)
3、《雪梅》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2分)
4、《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蟋蟀的住宅》改编自__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________的《昆虫记》。文中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2分)
6、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练习。(8分)
1、标准对数视力表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2分)
2、状状只能看清表中圈起来的以上部分的“E”,这一现象说明他的眼睛可能已经_________了。(2分)
3.下列可能会造成状状这种情况的行为有( )(多选)(2分)
A、在强光下看书。
B、长时间玩电子产品。
C、挑食,营养不均衡。
D、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4、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请你设计一条
宣传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感悟
七、课内阅读。(9分)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画“ ”的句子中“漾起波纹”形容满墙绿叶在风中起伏,如同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 )(2分)
A、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B、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C、爬山虎在风中的情景。 D、爬山虎的叶子好看。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蝉的地穴
[法]法布尔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蝉就占领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qiānɡ),窠(kē)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最多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是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有改动)
1、作者经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发现了蝉的哪些秘密呢?结合短文内容完成表格。(5分)
蝉初次出现的时间 | 夏至 |
幼虫爬出的位置 | |
蝉的习性 | |
做隧道的方式 | |
蝉的隧道的深度 | |
做隧道时,泥土不塌的原因 |
2、“蝉的隧道最多深十五六英寸”中“最多”二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去掉。去掉后和原句都说明蝉的隧道的深度是十五六英寸。
B、不能去掉。“最多”点明了蝉的隧道的深度范围,这样表达更严谨。
3、本文在写法上与《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天地
九、习作表达。(30分)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连续观察过某一种事物或现象吗?请你以“观察日记×则”为题,把你观察到的有趣事物或现象记录下来。注意格式正确,写出事物的特点或变化;适当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感受;3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bǐnɡ qū xùn zhòu zhì xiánɡ
二、1、暮色 庐山 吟诵 题写 侧峰
2、优良住宅
三、1、D 2、(1)草率 寒冷 (2)光滑 (3)肮脏 潮湿
3、(1)不光 还 (2)要是 就 (3)如果 那么
…………
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名校优选精练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