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物质的比热容-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2日
资源编号 103361

第09讲 物质的比热容-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2025-08-02 九年级上册 0 52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第01讲 杠杆-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第0...

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09 物质的比热容

内容导航——预习三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 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练习题 讲典例:教材习题学解题、快速掌握解题方法

练题型 强知识:9大核心题型精准练

第二步:记

串知识 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三步:测

过关测 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 热量

1、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
(1)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因此,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论热量,离开热传递过程谈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2)我们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具有热量的多少。热量只能与表示过程的词语连用,如“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知识点二: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温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2、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

气候

①夏天,太阳光照射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在升高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

热。

②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住在海边的人

们又不觉得特别冷。

(2)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①作冷却剂时,是让水吸收带走更多的热量。

②用来取暖时,是让水放出更多热量供给人们,另一方面。

(3)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如为什么海水与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升温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降温慢。

知识点三:热量的计算

1、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为:Q=cm(t-t0);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为:Q=cm(t0-t)。

(1)其中c——物体的比热容——单位J/(kg•℃);m——物体的质量——单位kg;t0——物体原来的温

;t——物体后来的温度

(2)若用△t表示物体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物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或物体温度降低过程放出的热量可以统一写为:Q=cm△t。

(3)公式可以变形为、、。

2、应用热量公式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识别和恰当地使用有关“温度变化”的用词,一定要分清初温、末温,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温度含义,要根据题意作出正确的判断。

(2)应用热量公式的条件是物质的状态不能改变,若不考虑这个因素,计算结果就会出现错误。
(3)在使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如温度t的单位用℃,质量m的单位用kg,比热容c的单位用J/(kg•℃),热量的单位用J;其次,对有关温度的文字叙述应特别谨慎,不可乱套,注意分清“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都是温度的改变量△t,而不是温度t;而“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的才是物体的末温t。

3、热平衡的应用

(1)热平衡: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即Q=Q,把这个关系叫热平衡方程。
(2)热平衡方程式: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当两个物体温度达到相同时,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有Q=Q,称为热平衡方程,在热量计算题中,常采用此等式。

※注意此方程只适用于绝热系统内的热交换过程,即无热量的损失;在交换过程中无热和功转变问题;而且在初、末状态都必须达到平衡态。

①系统放热,一般是由于温度降低、凝固、液化及燃料燃烧等过程。

②而系统吸热则是由于温度升高,熔解及汽化过程而引起的。

 

教材习题01

如图所示,拖拉机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你能说说用水冷却的优点吗?

解题方法

从水的比热容特性角度分析。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相较于其他常见物质,比热容较大。根据Q=cmtQ为吸收或放出热量,c为比热容,m为质量,△t为温度变化量 ),相同质量m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相同温度△t时,水因c大,能吸收更多热量Q,所以用循环水冷却发动机,可有效吸收热量,保证发动机在合适温度工作。

 
教材习题02

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的水,吸收1.26×106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解题方法

利用吸热公式Q=cmt变形求解。

 

题型一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某小组分别在相同容器中加入质量均为100g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加热器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且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测得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c=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油吸收的热量

B.A是油的升温图象,其比热容为2.8×103J/(kg•℃)

C.1~2min,水吸收的热量为1.4×103J

D.另一小组用该装置实验,得到水和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均为A,则m:m=3:2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甲、乙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c=4.2×103J/(kg•℃)]

(1)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________ 两图进行实验;

(2)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若其中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 J/(kg•℃)。

3.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

(1)实验前应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 相同的水和煤油。

(2)本实验选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实验中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说明 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上,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 _______ (填物理量的名称)来描述。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煤油 20 22 24 26 28
20 21 22 23 24

(3)下列现象不能用本实验的结论来解释的是 _______ 。

A.夏天在教室洒水降温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4)酒精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固态时的比热容 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从第11min到第19min,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将_______(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弱”)。

题型二 比热容的概念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B.同温度、同质量的不同物体,比热容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比热容不会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我们早餐常常吃油条,将和好的面拉成长条状,放入沸腾的油锅中,一会就会变大、变黄,成了香喷喷的油条。油锅里的油升温比较快是因为它的比热容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面被拉长却不断是因为分子间具有 _______ 。

题型三 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街头“糖炒栗子”是很多人喜爱的零食,为了让栗子快速、均匀加热,常常将砂石与栗子混合在一起翻炒,这主要是利用了砂石(  )

A.比热容较大,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高

B.比热容较小,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高

C.比热容较大,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低

D.比热容较小,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低

7.在晴朗的夏日,根据如图所示地形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昼夜温差大于B地              ②B地昼夜温差大于A地

③白天近地(海)面的风向为由A吹向B④夜晚近地(海)面的风向为由A吹向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B表示的是          (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题型四 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实际应用

9.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景。初春时昼夜温差大,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冻伤,常常傍晚往农田里灌水,白天再将水放出。原因是由于(  )

A.水的温度比泥土的温度低       B.水的内能比泥土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的密度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的比热容大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许多城市大力开发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来调节气温,这是利用了水的 ______________较大。到了大地回暖的春天,冰封的人工湖逐渐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热量

1、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
(1)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因此,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论热量,离开热传递过程谈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2)我们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具有热量的多少。热量只能与表示过程的词语连用,如“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09讲 物质的比热容-2025年新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精品讲义(苏科版 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36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