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1. 默写古诗《十五望月夜》,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 根据语境写词语。
小学生活是我们人生 中最美一段航程,同学们 间充满了浓浓的情谊。大家一起见证浪花的欢笑,承受风雨的。尽管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艰难与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 ,地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炽热(chì) 抽噎(ye) 藤蔓(màn) 鸿鹄之志(hú)
B. 锲而不舍(qì) 挑剔(tì) 教诲(huì) 头晕目眩(yūn)
C 捕捉(bǔ) 刚劲(jìng) 偏颇(pō) 万象更新(gēng)
D. 缀满(zhuì) 惬意(qiè) 黄焖鸡(mēn) 重见天日(chóng)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的时候,我们既要读进去,也要根据所读内容想开去。
B. 小说中的人物直接描写、环境的渲染、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可以用来塑造人物形象。
C.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D. 点面结合都是用来写大场面的,我们平时习作用不到。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5.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校园里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安静的环境)
6. 父亲对母亲说:“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7. 毕业在即,难忘小学生活中李丽同学在知识竞赛中 _________,王慧同学在诵读比赛中 _________,张华同学在讲故事比赛中 _________。(填写与“夺得第一”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8. 引用名人名言,写出读书的好处。
我爱读书 _______________
9. 根据语境填空。
(1)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无数先烈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诗句“捐躯赴国难,_______”展现了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
(2)诗人创作诗歌时,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物”上。《石灰吟》中,诗句“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墨梅》中,诗句“________,_______”借写梅花的品格,写出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3)读文明理。“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曰:非然也。”《学弈》这几句话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10. 整本书阅读。
(1)《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讲述了小男孩 ________变成 ________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品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
(2)六年时光,我们与书相伴,你最喜欢的一部中国名著是《________》,书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 ________,他(她)的性格特点是 ________,最能表现他的这种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是 _________。
(3)读经典名著时,要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你用过的读书方法有:_______(至少写两个)
11. 文言文阅读
寇准读书
ㅤㅤ初,张咏在成都,闻寇准①入相,谓②其僚属③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ㅤㅤ及④准遇咏,问曰:“何以教准?”咏徐⑤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⑥,归,取而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摘自《宋史•寇准传》,有改动)
【注释】①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谓:对……说。③僚属:同僚下属。④及:到了……的时候。⑤徐:慢慢地。 ⑥谕:明白。
(1)下列语句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B.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C.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D.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2)“取而读之”,“之”在文中指的是 _____。
(3)结合注释,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_________
(4)文中的寇准是个 ________的人。
12.
春天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尽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我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
③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棒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我便怀抱着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对文章第①自然段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_
A.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
B. 乡村的各个角落都有香椿树。
C.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春天到了,“我”天天盼着吃香椿。
(2)第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B. 承上启下,过渡
C. 照应题目,深化主题
(3)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炸香椿、________等内容,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
______________
②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加盐腌一下。
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目是“春天的味道”,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味道?
_____________
13.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难忘的,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习作,请你选择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规范、整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
参考答案
1.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
|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
|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
|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
|
唐 代 王 建
|
十
五 夜 望 月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默写。
解答时,要做到认真默写,做到准确,即不要写错字;规范,即笔画要清楚;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书写时注意“庭、栖、鸦、露、望、落、谁”等字的笔顺及笔画。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