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2日
资源编号 99841

专题03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5-05-12 小升初 0 47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

专题03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提问方式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2.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3.下面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答题思路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小学阶段常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三个构成要素:

①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②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③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比喻的类别: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②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③顿时,石头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①弟弟成了泥了。

②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③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①一轮弯刀挂在夜空上。

②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辨析比喻句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

①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就不是比喻句。

2.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在造句和仿句时一定要抓住相似点,这样比喻才更加生动形象。

3.并不是所有带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① 他像他爸爸一样瘦。 ——表示比较

② 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表示猜测

③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 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

(二)比拟:就是通过联想,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①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②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

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巴里塞灌呢!

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①亲爱的花朵啊,你的舞姿是多么的优美啊!

②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里,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辨析比喻与拟人

比喻是“打比方”,重在突出相似点。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给物加上人的神态、动作、情感。“人”不会在句中出现。

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解析:把宏儿写成小鸟儿,能“飞”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解析: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用的是拟物。

比拟的作用:

(1)运用比拟,有利于调动想象,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运用比拟,有利于烘托气氛,抒发强烈的感情。

(三)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①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②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①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②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四)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①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③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④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五)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①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六)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作用: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七)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①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③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④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八)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映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03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984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