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我们身边的书、桌子、电灯、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
2.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它是咸的;铁锅是由坚硬且传热快的金属做的,而锅把手是由可以隔热的塑料或者木头做的。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如烧开的水、融化的冰,没有产生新物质;苹果变色、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灭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5.烟花爆竹内部的主要成分是火药。当点燃火药时,生成了气体等新物质,同时发光发热,说明火药发生了化学变化。
6.铜狮生锈主要是青铜器暴露在空气中,在空气、水等作用下,形成了覆盖在器物表层的绿色新物质。
不同的变化:比较下面的几种变化,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烧开的水 慢慢融化的冰块 咬过后放置的苹果 生锈的铸铁锅
结论:烧开的水、融化的冰,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苹果变色、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二、产生气体的变化
1.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如产生气体,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能使密封袋鼓起来,这说明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4.鸡蛋壳或贝壳浸泡在白醋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同状态的二氧化碳有不同的用途。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冷藏食品,高纯度的二氧化碳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气态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灭火器和饮料;液态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
1.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准备六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三个瓶盖。在每组的三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白醋。观察现象,发现第一组滴入水后,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会有一部分(或全部) 溶解在水中;第二组滴入白醋后,白砂糖、食盐也会溶解,但装小苏打的瓶盖中会有气泡产生,说明产生了气体。
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气体,这种气体是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而在其他五个瓶盖中,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收集产生的气体: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滴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先封好袋口,再打翻密封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可以观察到密封袋逐渐鼓起来,同时会听到“哧哧”的声音,说明有气体产生。
结论:小苏打与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气体。
3.观察白醋和鸡蛋壳、白醋和贝壳发生的变化:把鸡蛋壳、贝壳浸泡在白醋中,会看见鸡蛋壳、贝壳上出现很多小气泡。
结论:鸡蛋壳和贝壳浸泡在白醋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气体。
三、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产生新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3.蜡烛燃烧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有气味,蜡芯变黑,会产生水蒸气、炭黑、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4.铁生锈,是因为铁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
5.铁锈是一种红棕色的物质,比较脆,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6.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使面团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变得蓬松、多孔。
7.虾煮熟颜色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8.很多化学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十分有益,如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能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洗涤用品可以把衣服上的汗渍、果汁等污渍洗涤干净等。
9.有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会危害到我们的生活,如铁生锈、酸雨,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1)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注意玻璃杯需要悬空,不能把蜡烛封闭。观察玻璃杯内壁的变化,可以发现玻璃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内壁凝结成小水珠。
(2)用试管夹夹住一块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注意不要被烫伤,观察玻璃片的变化。会发现玻璃片与火焰接触的地方变黑,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这种物质是炭黑。
结论:蜡烛燃烧会产生水蒸气、炭黑等新物质。
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可以发现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结论:加热白砂糖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四、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如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出现声音或气味等。有时这些现象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观察铁钉生锈这个实验中,加入量筒里的水最好使用凉开水,这样水中的空气会变得很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否则,水中的空气也可能使完全浸入水中的铁钉生锈。干燥的量筒中最好放一些干燥剂, 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使铁钉生锈。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时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红墨水扩散到了清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4.电灯能发光、发热,这是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5.泥水静置后,泥沙沉淀在瓶子底部,水变得清澈,这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6.烧水的过程中会有小气泡从水底冒出来,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放在干燥处; (2)刷上油漆;(3)电镀; (4)完全放入食用油中;(5)覆盖搪瓷等。这些方法是将铁制品与水、空气隔绝开,使铁不具备生锈的条件。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