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5月18~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下图为“中亚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亚地区( )
A.山地为主 B.西高东低
C.多外流河 D.气候干旱
2.中国与中亚五国达成的共识,包括了许多共同领域的合作,其中有( )
A.节水灌溉 B.热带农业 C.海洋开发 D.内河航运
多彩亚洲,山河相连,文明共存。读“亚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四组河流中,流向大致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江、印度河 B.黄河、湄公河
C.恒河、鄂毕河 D.叶尼塞河、勒拿河
4.影响河流流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读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的共同环境特征是( )
A.全部位于低纬度 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终年高温炎热 D.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6.从黄河流域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其他古老文明区,必须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
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区位于( )
A.大洋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南北低 B.中间高,东西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中部低,四周高
9.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阿拉伯高原 B.印度河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达到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目的。如图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分布示意图。图中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是( )
A.地处湿润气候区 B.有大河流过
C.以游牧业为主 D.处于中高纬度带
11.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达到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目的。下列建筑景观不属于亚洲的是( )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P大洲位于亚洲西北部,该大洲是( )
A.非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读亚洲地图,完成小题。
14.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15.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下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
A.甲地为-6℃ B.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
C.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西南部差异小
18.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河流
19.朝鲜半岛( )
A.地势西高东低 B.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
C.丙地地处山地 D.丁地附近河流流速慢
下图为中亚地区地理位置及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据图推测中亚地区( )
A.矿产丰富 B.森林茂盛 C.多内流河 D.人口稠密
21.第二亚欧大陆桥( )
A.连接北海和黄海 B.穿越大高加索山
C.跨过伊洛瓦底江 D.沿途企鹅活动频繁
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90%,其中约一半海拔3000米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分析图文信息,推测塔吉克斯坦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的( )
A.西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东北部
23.塔吉克斯坦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主要原因是( )
A.年降雨量大 B.冰川分布广 C.高原湖泊多 D.地下水丰富
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
①河流短小②气候复杂③地形多样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1.据图可知,中亚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A错误;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推知,中亚地势西北低,东南高,B错误;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多内流河,C错误,D正确。故选D。
2.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五国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灌溉水源不足,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所以节水灌溉是其共同合作开发的领域之一,A正确;中亚五国位于内陆地区,也没有热带分布,与我国共同领域的合作,不可能涉及热带农业和海洋开发,BC错误;中亚五国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河流流量小,航运价值不大,D错误。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