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9 论点与论据-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资源编号 95466

专题29 论点与论据-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02-19 中考 0 69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29 论点与论据

考向1:归纳中心论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陆俭明

①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与根基。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既有光辉灿烂而又神奇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各民族交织、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无论是我国的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汉语来记录、来传承的,这充分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

③关于语言的功用,人们常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记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在当今社会,语言还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更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语言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已成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考核大多首先看他的语言素养与语言能力,包括母语和外语、口语和书面语。语言对个人的重要性,三位名人说得很明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21世纪的年轻人起码要掌握三种语言,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⑤从国家层面来说,语言越来越重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将确保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大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如今,处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语言能力跟国防、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信息获取的能力,跟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跟国际竞争能力都成正比;国际交往、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支撑。而语言跟经济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语言产业可以直接为国家创造可观的产值。《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为384亿元,2020年语言服务产值虽受疫情影响会有所下降,但报告预计也将达到366多亿元。在这次全国脱贫攻坚战中,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在农村地区推广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推广通用语言文字,这对脱贫、对振兴乡村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⑥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说,语言也起着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语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础。八年多来的事实表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因为语言具有情感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语言铺路搭桥。任何外语教学,包括国际中文教育在内,教员在教授某种语言、学生在学习某种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文化上和价值观上的沟通。通过语言和语言教育达到各国之间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

⑦语言文字对个人、对国家、对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敬重祖国的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都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是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

⑧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有的名篇名段需要适度背诵。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益经验。阅读对于孩子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也可以让人们特别是让孩子从传统文化、从外国文化中获取智慧,打开丰富多彩世界的大门,给我们提供精神滋养。所以我们的先辈和前辈一直以来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欧阳修告诫我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著名国画家李苦禅也告诉我们:“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⑨读书关乎个人的精神气质,全民的语文素养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选自2022年1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语言的重要性的?

3.选文第⑧段引用名人名言,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阅读《奋斗自强天地宽》,完成下面小题。

奋斗自强天地宽

①央视播出的《朗读者》里,有一位身体瘦弱、坐着轮椅的嘉宾火了。他是清华大学研二的学生矣晓沅。6岁时,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又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从此只能靠轮椅生活。

②身体的残缺,让矣晓沅的世界一下子变小了。寝室、教室、食堂,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扶轮而行,他磨炼心智,全力投入学业,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辩论赛等。因成绩优异、全面发展,他获得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③与矣晓沅类似,半岁时北失聪的清华大学博士江梦南,也从没放弃过奋斗。她靠学习后语、看老师板书和课下自学追赶同龄人,高考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又通过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选拔。

④奋斗自强弥补了自身的身体缺陷,探索出了和健全人一样宽广的世界。当奋斗的目标从改变自己延伸到帮助他人和改变社会,他们的世界就变得更大了;大学期间,江梦南多次到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鼓励和帮助身体有残障的儿童;矣晓沅现在主攻人工智能方向,想通过科学技术帮助更多身体不便的人,传递爱的火炬。

⑤与他们类似,这样的榜样还有很多——

⑥霍金21岁时患上“渐冻症”,后来全身瘫痪,不能说话,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他同样通过奋斗自强,深耕科研,为我们揭开浩瀚宇宙的奥秘,拓展了物理学的知识边界。史铁生20多岁时因病坐上轮椅,但他用文字的奋斗反抗命运的安排,自己彷徨在苦痛边缘,却带着乐观的态度看待命运与现实,用文学启迪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灵。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他们通过奋斗,突破的是身体缺陷带来的限制。而对于广大身体健全的青年来说,奋斗的过程中也需要突破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各种限制。

⑦奋斗的第一层境界可称作“忘物”,即摆脱来自外界的限制。史铁生曾把生命分为“有限的身在”和“无限的行魂”种,想活成后一种样子,就不能把生活中种种不便和困难当做放弃努力、不再奋斗的借口,而是用心享受奋斗过程中的趣味和快乐,不在意外界的限制和阻碍。前阵子走红网络的“最美搬运工”朱芊佩,让人最为感动的,正是那种卖力干活、自立自强的奋斗之美。

⑧奋斗的第二层境界是“忘我”,即摆脱自我设限,立鸿鹄志、长真智识、有恒一心。忘我的奋斗者在逆境中不断战胜自我,在专注中忘记自我,用奋斗这块敲门砖叩响梦想的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黄泓翔,毕业后放弃在美国的高薪职位,选择了在非洲大地上从事动物保护工作。他曾化身买家,参与调查机构的“卧底”,用自己的奋斗,捍卫生命的尊严。

⑨奋斗自强,天宽地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守梦想、努力拼搏、全力奉献,就是奋斗者最美的青春誓言。愿每个青年都能怀揣一颗奋斗的心、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要实现的梦想,跨过高山大海,踏过满途荆棘,昂首阔步走向人生高处。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前阵子走红网络的“最美搬运工”朱芊佩,让人最为感动的,正是那种卖力干活、自立自强的奋斗之美。(     )

(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6.阅读①-⑥段,简要概括所举人物事例的“类似”之处?

7.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说说怎样才能活成“无限的行魂”的样子?

考向2:辨析论据类型,补充论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辛文

①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创作的高峰期,几乎每天都会在稿纸上耕耘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酸痛也不放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以创作高产闻名,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写作,必须写10页稿纸,一页400字;另外,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跑步,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他们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自律”二字。

②自律,就是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律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自律不仅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更会培塑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真正的优秀,往往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死”出来的。“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无论是航天英雄、奥运冠军,还是大国工匠、军旅标兵,没有昨天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扛过的压,怎能成就今天的强大和与众不同?

③然而现实中,有的人想得多、做得少,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他们总是将大把时间用在玩游戏、刷视频、“追剧”上,却不肯用心去读一本有用的书;总为现状焦虑不已,却没有勇气改变自己;总做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的梦,却不肯为梦想付出汗水……缺乏自律,不能克服弱点,目标即使再宏大,也只会变成空谈。作家沈从文有句箴言:“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一个人只有对自身弱点有自知之明,并下决心战而胜之,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④自律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自律的人,必然是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自然知道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比如,追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学习,坚持有规律作息、有目的锻炼,远离各种不良嗜好等,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养成习惯。网络上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事情永久地改变了你?”一个点赞数量很高的回答是:“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个人的理想有远近,目标有高低,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实前行,就一定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⑤社会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横山法则”,意谓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欲望只有自律才能达成。“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个人要想稳得住心神、站得住脚跟、挺得直腰杆,须臾离不开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只有把外在约束化为内在自律,经常自省自警,做到慎独慎微,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内心,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刊载于20022.7.5,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清晰地论述了如何做到自律以及自律的意义。

B.自律能够培塑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律之人知道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C.第④段“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D.“横山法则”强调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这需要外在力量和自我控制共同起作用。

9.★在各类读本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自律的人或事,请你再列举这样一个例子,作为本文第段的事实论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心怀梦想不懈追求,谁都可以创造奇迹

方正

①有梦想并不懈追求的人有多大魅力?22岁贵州小伙陈江山在网上的爆火说明了一切。陈江山18岁时接触古筝便喜欢上了这种民族传统乐器,梦想着成为一名古筝老师。但囿于家庭条件,年纪轻轻的他就要跟随哥哥四处打工。即便生活漂泊不定,陈江山也没有搁浅自己的梦想。4年来,他靠着老师赠送的古筝,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自行学习,不仅学会了很多高难度曲目,还经常在工地给工友们演奏。

②陈江山坚持梦想、自学成才的事迹引来众多网友点赞。有人赞他“有理想有目标,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有人鼓励他“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需为梦想出发”,还有人表示要像他一样,“生活再难,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陈江山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也再次诠释了一个至浅至真的道理;心怀梦想并不懈追求,谁都可以创造奇迹。

③梦想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有梦想,谁都可以了不起。没有梦想的人生,犹如没有方向的航船,只能随波逐流。而有了梦想,往往能让一个人明晰奋斗方向、拥有奋斗动力。“想当一名古筝老师”的愿望支撑着陈江山于艰辛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古筝,向梦想一步步靠近;一生追求“让中国人吃饱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推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为更多人送去了口粮; 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能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还能让一个民族因为拥有无数心怀梦想的人而生生不息、日益强盛。

④有了梦想,还要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不加以奋斗的梦想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锚定目标、不懈奋斗,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正是因为4年间坚持学习、不懈练习,陈江山的古筝技艺才日渐娴熟,进阶到演奏高难度曲目;如果没有“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的不懈守望,如果不是在14万株稻穗中找到了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的科研攻关就难以迈出关键一步;中华民族的崛起更是如此,如果不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中国何以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唯有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我们才能靠近梦想、创造辉煌。

⑤“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从打工小伙陈江山,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崭新中国,皆因梦想而朝气蓬勃,因奋斗而走向辉煌。在新的征程上,让我们坚守梦想,继续砥砺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10.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1.★为第段空白处补充事实论据,你认为下面哪个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甲】

明初宋濂不畏贫穷、不畏生活艰苦,勤奋学习,乐以忘忧,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乙】

少年时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带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同时期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丙】

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最终于2008年建成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山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1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①2023年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悉心叮嘱:“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言语谆谆,似春风雨露,护佑幼苗茁壮成长。树木竖正,才能成栋梁;人也要树正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因此,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②育人立德,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理想信念之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童年是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帮助少年儿童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少年儿童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让向阳而生的“小树苗”努力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

③育人立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他的学生大都多才多艺。非学无以广才,既要勤学书本知识,也要多学课外知识,努力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体育锻炼能够让少年儿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还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才能帮助少年儿童在人生旅途上选对路、起好步,得到全面发展。

④育人立德,还要把握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禀赋各有差异、综合素养各有千秋的学子,我们必须包容学生的差异和不足,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个“小树苗”都能向阳生长;我们必须呵护学生多元多样的志趣,使学习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业有成、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事业久久为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的甘霖滋润,也需要全社会共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

⑤种下“小树苗”就是种下新希望。中国未来大有希望、大有可为。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出发,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16.★分析下面这段材料最适合充当选文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善于种树,其种树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参考答案

1.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意思对即可)

2.个人层面;国家层面;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3.作为道理论据,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解析】1.本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依据标题“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和第⑦段“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敬重祖国的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都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是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来提炼概括作答。如:我们每个人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来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或用标题“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29 论点与论据-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546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