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提高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统编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些古训主要告诉我们要( )
A.努力学习掌握全部知识 B.学习没有终点
C.抓住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D.以学习知识作为目标
2.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以下关于学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学习就是指在学校里学习书本知识
B.现在是终生学习的社会,我们要终生学习,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C.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D.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3.“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这个世纪少年,使命永远放心间,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MV《少年》感动了无数网友,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B.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实现了全部奋斗目标
D.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创新,做自信中国人
4.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来自浙江的“00”后小伙马宏达靠着自己平时的勤学苦练,“刮腻子”刮成了世界冠军,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比赛中,他的操作误差不超过一毫米。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人民的切身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③选择职业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要提高各方面素养,弘扬工匠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教育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8%的初中生感觉学习压力比较大,20%的初中生表示一般,自己还能够承受。而认为自己学习压力非常大,有点力不从心的占2%。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可以( )
①放飞自我,合理发泄压力
②合理调整学习目标
③向老师求助,缓解学习压力
④顺其自然,不要理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古语蕴含的道理是( )
A.生活中有苦乐 B.实践获取真知
C.学会终身学习 D.正确认识自己
7.、以“匠心逐梦・强国有我” 为主题的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长沙举行,进一步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 )
①启示我们要勤奋学习,重视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②说明国家发展需要各种职业,我们应做好职业选择
③要求我们培养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④表明选择职业必须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随着2025年中考的临近,学习节奏越来越快,部分同学感到“压力山大”。对此,你的建议是( )
A.平时放松减压,考前疯狂刷题 B.一切顺其自然,大胆率性而为
C.每天高度紧张,顽强拼搏到底 D.积极调整心态,坦然乐观面对
9.初中毕业后南下打工,之后进入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求学……如今,她不仅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师,还夺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我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20岁“打工妹”姜雨荷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走红网络。这启示我们( )
①无论什么样的职业都可以为国家作贡献
②先就业,对学习感兴趣了再学习也不迟
③学习是长期的过程,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
④只要发扬工匠精神就能成为高技能人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进入九年级,小单的学习压力很大。每次考试前他都很焦虑,总是会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疯狂”突击”。作为小单的朋友,你应该劝解他( )
①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过度的考试焦虑则降低学习效率
②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突击”也能考高分
③考试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很正常,不必在乎成绩
④不要总想着考试,可以听听音乐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11.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网络时代来临,网络经济日趋繁荣,带动了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领域的火爆。也出现了不少一夜成名的网红,他们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对此,小波认为,网络直播职业不用辛勤劳动,也可以轻松赚钱,实现人生的价值。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2.(责任意识)某校初一(8)班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下列是班会的部分环节,请你参与探究。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青年要茁壮成长,正确认识自己是必经之路。
(1)【我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正确认识自己的原因及做法。
青年人是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活力源泉,是接续奋斗伟业、实现民族复兴的接班人,更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主力军。正因为如此,青年人理应责无旁贷把“强国有我,做更好的自己”作为历史担当,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我分析】请你谈谈如何将“强国有我,做更好的自己”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强国有我,战无不胜!”这一句句的青春誓言振聋发聩,感染着每一位中国青年。
(3)【我践行】实现强国梦想,我们中学生应付出怎样的努力?
13.一节好的公开课是评判老师教学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春伊始,张老师就上了一堂有趣的道德与法治课,假如你是本班的政治课代表小珂,请你协助张老师完成这堂道德与法治公开课的备课。
课前——每日时政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请你帮小珂写出该时政热点的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带给我们哪些启迪?
课中——知识总结
①中华民族精神 ②时代精神 ③改革创新精神
(2)张老师不小心删除了这页PPT,请你帮她重新填写上面的内容。
课后——总结提升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远大抱负,希望自己能在2023年6月份的中考考场上书写自己的满意答卷!
(3)张老师让小珂回答她书写青春答卷的做法,请你猜一猜,小珂是如何回答的呢?
14.【大难显担当 职业需规划】
材料一 2025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向土方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派遣城市救援队和医疗队,提供土方急需的救灾物资;中国社会民间的爱同样炽热,浙商群体生产2万多只总价达25万美元的真空保温杯专机运往土耳其;300多名在土中资企业员工全力协助专业搜救,中国救援队在抢险过程中运用到了很多“神器”,有电动剪扩钳、起重气垫以及生命探测仪等进行高效救援;中国救援队务实而专业的救援,让灾区人们和世界各地网友感受到中国的温情与力量。
(1)材料一体现了九年级下册教材哪些知识?
材料二 能写代码,写作业,能做题,写剧本甚至能代写辞职信……ChatGPT最近爆火!上线短短两月已获1亿月度活跃用户,它已经被称为是“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APP”,同时还让文字工作者程序员等从业者有饭碗端不住的凉飕飕感。最关键的是,它能模拟人类的“神经网络”,像个没有感情的学霸一样学习,能模拟人的脑神经系统,去“真听真看真感受”,还能持续不断地吸收改善知识储备,然后与人对话。
(2)面对未来的职业,需要我们更早去规划,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哪些准备呢?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B:依据题文描述,“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一古训主要告诉我们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学习没有终点,故B说法正确;
A:掌握全部的知识的说法过于绝对,A说法错误;
CD:题文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 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