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基础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统编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职业选择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闽闽:只有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才能培养敬业精神
B.蓉蓉:父母社会经验丰富,要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C.星星:未来从事体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D.成成: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实际能力和经验
2.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要求我们要( )
A.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B.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C.刻苦学习,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D.善于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
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的这些表述告诉我们( )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未来的中国青年,必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②每一代青年人的际遇和机缘都相同
③唯有青年才是国家的栋梁和人才④百年接力,强国有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5年2月某校计划开展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下面是拟定的活动流程,你认为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抽取部分班级代行方案
②根据调查数据,拟定劳动教育方案
③对全校学生劳动参与情况进行分析
④修改完善方案,在全校施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5.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千人代表献词,许下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少年肩负的崇高使命是( )
A.坚定高度的文化自信 B.立志向、练本领,自觉担当大任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加强理论武装
6.初中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也可能是有些遗憾的三年。未来的路,你会有多种选择。面对选择,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B.多方面收集信息
C.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D.掌握选择的策略
7.下列做法中对于解决下图漫画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
A.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不必过度紧张 B.保持身体放松
C.增强自身实力,全面发展自己 D.要转移注意力,不关注考试
8.“2025年中考越来越近了,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经常失眠,还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我快崩溃了。”假如你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你会( )
①告诉他学习上还需要不断加压,压力越大,动力越足
②帮助他转移注意力,缓解考试焦虑的情绪
③告诉他学习其实没有什么用,完全可以放弃
④做一个耐心的听众,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随着2025年中考的日益临近,有些同学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情绪紧张,心烦意乱,记忆卡壳等考试焦虑现象,为了缓解考试焦虑,下列建议可取的是( )
①要善于总结和思考,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内心压力,增强学习动力
③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适当调整自我期望
④自怨自艾,荒废学习,逃避考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25年3月九年级某班同学对“新就业形态下的职业准备与升学选择”展开讨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小丽;职业需坚守,一旦选择,不可改变
B.小林:择业需慎重,结合实际,放眼未来
C.小婷;中学学习有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
D.小杰:职业教育无前途,学不学习无所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11.2022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不得将房屋租借给无资质机构或个人开展校外培训;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等。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基本建立。到2024年6月,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对此,有同学认为:国家实施这些举措将杜绝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就能消除学生学习压力。
请你对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12.☆磨炼心理素质☆
2025年中考临近,鲁宁遇到了诸多问题:迎面而来的中考压力使他近几次的阶段性考试接连失利,他总是垂头丧气,暴躁易怒,甚至对中考失去信心;父母细心问候,他却视而不见,并且顶撞父母;在家里自己学习时偷偷上网,迷上了网游,又到阶段性检测了,他竟然要求同学给他传递答案!
针对鲁宁面临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他应怎样磨砺良好的心理素质?
13.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教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把教育脱贫攻坚的经验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不断深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把教育脱贫攻坚的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必须贯彻落实什么战略?
(2)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教育?
(3)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有何建议?
14.【富强与创新】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如磐石、从未改变。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和十四亿中国人的勠力奋斗下,中国一定会走向更伟大的胜利。
(1)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三次伟大的革命?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既是冰雪健儿比拼的舞台,又是科技成果展示的秀场,众多新科技惊艳亮相。首次实现了5G全覆盖;可在1秒内完成入场者身份验证、智能测温、健康码查询等8项流程,实现安全、便捷、快速通道……
(2)运用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你可以领悟到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共享成果促发展,全面小康赢民心。请简要分析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理由。
(4)青少年怎样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要求?
15.“感动中国人物”:王广杰
王广杰光荣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银发直播”集体奖。王广杰是原济宁第三职业中学的教师,退休后的他对教育事业和电学的热爱却一直没有消失,年近八十的王老师将讲台搬到了网络,每晚七点半到九点准时出现在直播间讲课,义务科普电工和电学知识。“我一点也不累,我愿意奉献。”在他看来,这是最先进的方式,可以将自己教了这么多年书积累下来的知识传递出去。
请表达你对这位榜样人物的敬佩之情。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做好职业选择。
D: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实际能力和经验,慎重选择,D说法正确;
A: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要综合考虑,故A说法错误;
B:自己要有主见,完全听从的说法不可取,故B说法错误;
C: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事何种职业,都不影响自身价值的实现,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