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词三首》-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3日
资源编号 93340

第1课《古诗词三首》-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5-01-22 四年级下册 0 48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第1课《古诗词三首》-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1课《古诗词三首》

1.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一、课文内容解读。

本课为两首七言绝句、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二、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

辛弃疾(1140-1207),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其中,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三、相关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组诗。作者在早年游历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宿新市徐公店》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写下了这首诗。

吴音,一般指吴地的方言,古诗道“醉里吴音相媚好”,描述的就是吴越的方言。吴音是吴语的古称之一,也称江南话、江东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通行于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代表方言为苏州话和上海话。使用人口近一亿,与吴越文化血脉相承。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我已读了(    )遍诗文,我能把诗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诗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

2.识字表写拼音。

(    )  (    )  (    )  (    )  (    )  (    )

杂       篱        徐        疏        锄        剥

3.看拼音写词语

zá luàn      xī shū      lí ba     qīng tíng      hú dié

(       )  (      )  (     )  (        )  (      )

sù shè      xú xú      shū hū      máo wū    fáng yán

(      )  (     )  (      )  (      )  (        )

lǎo wēng      lài pí       bō kāi

(        )  (      )  (      )

4.辨字组词。

徐(    )    篱(    )    疏(    )    锄(    )

涂(    )    离(    )    流(    )    助(    )

5.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

(2)树头新绿未成阴:______

(3)白发谁家翁媪:_______

(4)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在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2)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3)最讨人喜欢的小儿子不懂世事,只是一味地调皮玩耍,他正在溪边趴着剥莲蓬吃。

2.了解诗人。

(1)范成大,号______居士,与______、______、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杨万里,号______,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3)辛弃疾,号____,南宋____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______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______。

3.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三首》中三首作品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杨万里、宋代的范成大、宋代的辛弃疾。

B.《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兴”的读音为xìng。

C.《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D.“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翁媪”指的是老翁、老妇。

4.根据情境描述,写出相应的诗句。

(1)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2)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3)大儿子在溪东田间锄草,二儿子在院里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趴卧在溪边正剥莲蓬。

5.按要求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迁移运用。

同样的季节,给人的感受却是不同。初夏时,看到满树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会吟诵出“________,________。”;看到连日的雨水,抑或是灿烂的骄阳,可能会想到“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3)淳朴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范成大笔下,这幅画有花有果,有形有色——“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辛弃疾笔下,这幅画有声有色——“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_____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日长篱落无人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3.“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用___(A.动态    B.静态)的“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___,这种写法叫作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4.读范成大写的另一首诗中有“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二)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自然景色和______的欢乐情景, 反映了作者对_________喜爱之情。

2.本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景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田园风光画面。

(三)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横线上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亡赖”原意是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形象地刻画出小儿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小儿的_______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一句描写了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美丽环境。

B.大儿子不擅长种地,你看他正在溪东边锄豆子呢!

C.“卧”字用得极妙,一个字就使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

D.这首词表现出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的情景,为他们写一段对话。

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1)略(2)略

(3)宋  杨万里  宋  范成大  宋  辛弃疾

2.zá  lí  xú  shū  chú  bō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四年级下册 第1课《古诗词三首》-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34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