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5日
资源编号 83389

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08-24 七年级上册 0 49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第1课《春》-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第2课...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5课《秋天的怀念》

基础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恨(zèng)        沉寂(jì)        瘫痪(tān)

B.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

C.烂漫(màn)        创伤(chuàng)    暴怒(bào)

D.仿膳(shàn)        恢复(huī)        豌豆(wǎ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脾气  侍弄  甜美  憔悴

B.敏感  飘落  墙璧  艰难

C.恢复  热烈  踩扁  诀别

D.砸碎  高洁  昏迷  狠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期遭受着病痛折磨,原本生龙活虎的他已经变得憔悴不堪。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去解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梦想不是一场比赛,制定不出比赛的标准,也根本无法比赛。

②不要为了梦想去“直奔主题”,那会失去很多人生的阅历和积淀。

③梦想从不卑微,你只要牢牢拥有它,追逐它,它就是高贵的。

④当有一天你实现了那个说不出口的梦想,你会“呵呵”地笑出声来,快乐充盈着每一个细胞。

⑤只要你心中梦着、想着,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希望着、美好着。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提升练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好好活。

(1)简要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一句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拓展练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

(原文有改动)

【链接】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7.阅读《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                      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晚上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初夏的时候                          心如刀割

 

8.下列对《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⑦段采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补充交代了积压在她心里的问题得到了答案这一内容。

B.文章中的外婆,母亲和“她”都是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C.本文以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展开对“母爱”的回忆,表现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理解和层层深入的认识。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与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9.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划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划线句,在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性,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憎zēng;

C.创chuāng;

D.豌wān;

故选B。

2. 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B.“墙璧”应改为“墙壁”。其余三项正确。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338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