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按原文内容填空-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0日
资源编号 92493

专题10 按原文内容填空-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5-01-10 三年级上册 0 50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专题01字音辨析-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

                             专题10 按原文内容填空                           

按原文内容填空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名人名句的积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做这道题目首先读透题目,回忆课文中重要的知识(包括名人名句),然后按要求填在相应的句子中。

一、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背诵是关键,理解是核心,书写是关键。

答题要求: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错。

二、常见题型及解答要点

1.依据课文上下句默写

试题为考生准备好上句或下句,由学生接句,这是古诗默写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题型。回答这类试题,关键的要领是注意书写中不要出现错别字。            

2.理解性默写

试题为考生提供诗文的意思,要求考生根据意思的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语句。回答这种试题,一方面要注意书写中不出现错别字,还要注意对诗文的意思进行准确把握。

3.情境性默写

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景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

4.开放性默写

试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答题的方向,对试题的答案没有确切的要求,考生答出相关内容即可。解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古典诗文越多,解答这种试题才会得心应手。

如:

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加油吧!同学们。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2)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4)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5)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名言“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中,我感受到爱是尊重:从《墨子》“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中,我们学习到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6)“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学的关于“理”的谚语有“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

(7)这学期我们认识了“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可爱牧童;认识了《灰雀》中__________的小男孩:懂得了“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3)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4)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8)光_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儿____________。

(9)《秋天的雨》,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___________和秋天___________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3.按课文内容与积累填空。

(1)赏美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__________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从一首_______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_____________。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的雄峰,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到此又回旋向北,我不禁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的孙中山,__________的蚂蚁队长,_____________的赵一曼,_______________的白求恩,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3)亲师友:本学期,我学会了很多和同学的相处之道。课堂上,应该主动参与讨论,因为__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赛场上,我应该与大家齐心协力,因为__________,泰山移;平常与同学交谈中应该不说生气的话,因为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4)诵古诗: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吟双泪流。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夹岸桃花蘸水开。一曲高歌一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应说着远行人。

4.课文内容回顾。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感觉自己坐在_____________,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_____________,第五次擦燃火柴,她幻想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想要站起来,于是努力生长,长成了___________;它想跑来跑去,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___;它变老了,想要停下来,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__,它坐着吃力,想要躺下,于是被做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出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_的景色,文末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座巨大的_____________。

(4)祖国处处是美景,从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及“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欣赏了天门山和白帝城的美景;从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领略到西湖的风光;从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

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体会洞庭湖的秀美。

(5)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___________。

(2)“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这是_____代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一诗中的诗句。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金色的草地里,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的蒲公英;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____________,一半是____________;我们还知道_________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爸爸告诉我:“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集体的巨大力量,克服困难。”这让我想起了俗语“人心齐,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6.积累与运用。

(1)诗中有画:看到傲立风霜的菊花,我会想到“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看到平静无风的洞庭湖,我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中有情:“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的是叶绍翁的思乡之情;“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抒发了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2)名言警句是智慧的结晶。面对总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同学时,你可以告诉他:___

_______________,万古胜负在于理。听到有同学说话伤人时,你可以提醒他:__________

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3)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有美好品质的人,如_______________的列宁,_____________的司马光,_______________的白求恩,______________的赵一曼。

(4)这学期我们读了很多童话故事,故事中充满了爱与美。我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________

________,我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我们在长江顺流而下,便会吟诵:“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常常教育我:“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就是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懂就要问的______,爱鸟更爱孩子的______,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______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故事。

(4)你看,它把黄色给了______,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______。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______,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5)读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我知道,除了汉族以外,还有______族。(填上一个即可)

(6)《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听了______的请求而没有倒下。(填上一个即可)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红头在黄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被牛吃到嘴里→牛肚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____________。

(2)“仁者_______,有礼者__________”是说仁慈的人能爱别人,有礼节的人能敬重别人。

(3)看到秋风吹过江面,离家的叶绍翁想家了,不由写出了“萧萧梧叶________________,江上秋风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看电视时,见到满山红红的枫叶,我不由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美丽富饶,被人们广为赞颂(sòng):苏轼(shì)把_______比作美女西施(shī),著名诗人刘禹(yǔ)锡(xī)把_______比作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我国南海西北部的_______物产丰富,它的海里被人夸赞为“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人说,我国东北的_______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5)群儿戏于_______,一儿_______ 瓮(wèng),足_______没水中。众皆_______去,光_______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g),儿得活。

…………

参考答案

1.两岸青山相对出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年好景君须记   遥望洞庭山水翠  有礼者敬人

爱人  爱其身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古胜负在于理  忽然闭口立  诚实善良  理不辩不明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盛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上册 专题10 按原文内容填空-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知识点衔接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249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