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9日
资源编号 89253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2024-11-28 八年级上册 0 5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一、选择题

1.某市场拥挤的交通和不断的鸣笛声让周边的群众和商户烦恼不已。市场执法人员为了让该市场井然有序,要求进入市场的车辆一律不鸣笛,并在市场内划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通过持续有效的治理,市场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这说明(    )

A.社会规则的制定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社会规则有利于调整和保障社会秩序

C.不文明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良好秩序的实现必须依靠强制性措施来维护

2.“阅读材料一提取信息一表述观点”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针对下列材料的阅读及信息提取,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公共交通工具“霸坐”现象的出现;公共汽车抢夺方向盘事件被曝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有人骂脏话、殴打他人、粗暴处理,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大矛盾。这启示我们(   )

①要培养友善待人的品质②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③要培养社会公德意识④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依法严惩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图漫画实行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这一新规(    )

A.反映了规则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B.反映了规则一旦不合理,就应立即废止

C.表明了所有规则都是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

D.表明了规则和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5.对于下边漫画《谦让》所反映的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礼貌待人,信守承诺                           B.谦逊待人,平等交流

C.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D.真诚待人,欣赏他人

6.2岁萌娃给门口休息的工人师傅端椅子;年轻人帮拾荒老人推上坡的板车;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跟保安大叔相互打招呼…对于这些温暖的新闻,你的看法是(   )

①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③文明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小朋友更有道德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中华古诗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符合“礼”的要求的是(    )

A.小赵乘公交车上学,抓紧时间在车上把早餐吃了

B.小钱一家在餐馆就餐,吃饭前小钱要了一副公筷

C.小孙到朋友家做客,进门脱掉上衣光膀子吹空调

D.小李从背后拍打老师的肩膀,要给老师一个惊喜

9.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聊城市民的好习惯,营造了全民动员的文明氛围,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下列市民的行为符合“创城”要求的是(    )

①王先生在小区里遛狗时不拴狗绳

②大学生小赵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③李叔叔将私家车停放在禁停路段

④小青和同学清理楼道里张贴的小广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浙江台州19岁男孩王伟旗的父亲因为尿毒症去世,留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借钱的亲戚朋友主动开口免债,但王伟旗不答应,坚持打工赚钱还债。王伟旗(   )

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②勇对挫折,自立自强

③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④奉献社会,不计代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候需要运用诚信智慧。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小利的奶奶生病了,家人对她隐瞒病情

B.小明没完成作业,他却告诉老师忘了带

C.小李的工作涉及国家机密,遇到与工作相关的话题,他刻意回避

D.一位陌生网友要小雨的电话号码,小雨以保护隐私为由予以拒绝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搭配合理的是(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若没有礼貌,就谈不上有道德修养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对下列案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下列图示共同体现的道理有(   )

①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案例与某校九年级同学布置的模拟法庭所审案件相匹配的是(    )

A.被判处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

B.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C.张某和李某关于“越界”红枣归属问题的纠纷

D.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案件

17.对下列案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解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8.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以下案例:张某与谢某是好朋友,张某多次向谢某借钱,共计10多万元。谢某索要时张某一再拖延拒不还钱。同学们就此案例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华:谢某应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小琴:谢某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财产纠纷

③小刚:诉讼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

④小烈:张某借钱不还的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2023年1月18日,河南省许昌市见义勇为协会举办2023年见义勇为英模新春慰问活动。活动上,英模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将倍加珍惜荣誉,携手共进、奋发努力,继续发挥好模范表率作用。致敬见义勇为英模,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A.是大人们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B.容易受到伤害,吃力却不讨好

C.需要我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D.青少年要灵活应对,见义智为

20.林女士在直播平台买了一袋香米,到货后发现香米变质了。对此,她正确维权的方式是(    )

A.拨打119投诉电话                              B.自行与客服协商解决

C.对商家进行恶意差评                          D.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1.为解决下边漫画中的“烦恼”,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用“黑科技”把音乐关掉         ②和跳广场舞者协商

③宣传“新噪声法”               ④关上窗户忍气吞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表述观点”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针对下列材料的阅读及信息提取,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3.法律也可以这样学。某班开展“违法行为”的议题探究,请你参与,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什么是民事违法?小郑认为下列三个案例中属于________民事违法。

②小郑想了解有关此违法行为的更多知识,在书店下列书籍中,他应该选择购买________。

a.刑法    b.民法典    c.治安管理处罚法

A.①—a  ②—b   B.①—c  ②—b          C.①—a  ②—a          D.①—b  ②—c

24.下列古典名句中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③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美德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客观评价自己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围绕以下案例,下面观点正确的是(   )

①他没有遵守法律规定,理应为错误付出必要代价

②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他的行为触犯法律,危害了公共利益,是违法行为

④他没有正确处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守底线才享自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判断说理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初中生小福为帮好朋友排解不好心情,爽快答应“逃课”陪他去户外散心。

判断:          

理由:          

(2)下图中初中生小闽的做法。

判断:          

理由:          

三、分析说明题

27.公园是供群众游乐、休息以及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的公共园林。目前,有的公园还存在噪音扰民、唱歌卖艺、不雅舞蹈等现象,这些现象扰乱了公园秩序,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正常休闲和社交,同时也增加了治理成本;相反,另一些公园秩序井然,成为市民最佳游憩地、幸福生活展示地,成为身边的诗与远方。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社会秩序的意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网络直播迅速兴起,但网络平台主体责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齐,直播打赏乱象频生,部分主播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现象多发频发,导致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八年级学生小佳沉述打赏主播,不仅学习受影响,情绪和交友也出现障碍,甚至在一个月内将自己的零花钱和父母的血汗钱偷偷打赏给了主播。

材料二  2022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央文明办、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强调:禁止网站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

(1)小佳认为,打赏自己崇拜的主播是我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关。请你对小佳的言行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就“自觉遵守规则”对小佳进行规劝。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5月6日,长春市某小区居民王某,编造虚假信息并通过手机传播谣言,严重扰乱公共秩序。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给予王某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王某的行为是哪种违法行为?王某承担了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2)请你运用自由与社会规则关系的知识对王某进行告诫。

(3)结合生活经验,请你推荐两种辨别网络谣言的小妙招。

30.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问题作出分析。

镜头一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镜头二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1)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上述三个镜头中的行为违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以下是九年级学生李某的成长变化轨迹。

(2)结合李某的成长变化轨迹,运用所学知识,从个人角度分析怎样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作用。

B:市场执法人员通过一定的规定要求,市场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说明社会规则有利于调整和保障社会秩序,故B说法正确;

A:社会规则的制定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故A说法错误;

C:犯罪行为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不文明的行为不一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故C说法错误;

D:必须依靠强制性措施,说法绝对化,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925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